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首席执行长马尔乔内大举押注中国,向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投入数亿美元以扩张其吉普品牌业务,但价格下滑等因素意味着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突破可能会很困难。
图片来源:EDUARDO MUNOZ/REUTERS
ERIC SYLVERS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5月 09日 12:27
身为资深扑克玩家的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iat Chrysler Automobiles, FCAU)首席执行长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大举押注中国,向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投入数亿美元以扩张其吉普(Jeep)品牌业务。
然而,价格下降,与之竞争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上市激增,并且菲亚特克莱斯勒在中国起步较晚:这些因素意味着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突破可能会很困难。菲亚特克莱斯勒是底特律三大汽车厂商中实力最弱的一家。
菲亚特克莱斯勒中国战略的一项核心举措是,斥资7.5亿美元扩建一家当地工厂生产吉普车,从而避免进口车所需缴纳的高额关税。
菲亚特克莱斯勒是美国大型汽车生产商中盈利表现最差的一家,并且吉普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也在经过几年的强劲增长后开始下滑,因此上述举措对于马尔乔内尝试改变这一状况的努力非常重要。去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在北美市场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为7.6%,低于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 GM)的11.2%。目前仍拿不到菲亚特克莱斯勒中国业务的相关数据。
吉普品牌首席执行长麦明恺(Mike Manley)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是该公司实现2018年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把握SUV大受追捧的机会,各汽车生产商纷纷推出新车型,其中包括十几个价格较低的国产品牌,面对这种局面,吉普似乎正在努力打造一个稳固的小众市场。
但是马尔乔内有着更远大的目标。他计划到2018年把吉普在中国的销量提高逾两倍,达到50万辆,相比之下,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 VLKAY)花了10年时间才实现了这样的目标。2016年,吉普在中国的销量同比增长一倍,全年超过13万辆。但在2015年,吉普的销量曾大幅下滑,因为当时消费者在等待价格更低的国产车型上市。马尔乔内需要把今明两年在中国的销量都提高一倍才能实现他的目标。
这个目标恐怕不易实现。过去10年间,外国汽车生产商在中国投入了数百亿美元,一番攻城略地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现在已经饱和。虽然销量仍在上升,但主要受政府针对小排量汽车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这些政策优惠的力度会在2017年降低。市场研究机构IHS Automotive预计,今年的汽车销量增长可能会陷入停滞。
麦明恺称,很明显,如果五年前就开始在中国生产汽车形势会更好,但现在的增长情况仍比较健康,该公司的品牌和车辆具备良好的条件展开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