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油价对中东政治问题的敏感度,在美国向叙利亚发动导弹袭击后,油价上涨2%并不令人意外。不过除非伊朗或该地区其他产油国做出反应并导致紧张局势显著升级,否则这次空袭不太可能推动油价长期大幅上涨。
图片来源:CHUCK BURTON/ASSOCIATED PRESS
NATHANIEL TAPLIN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4月 07日 18:34
鉴于油价对中东政治问题的敏感度,在美国向叙利亚发动导弹袭击后,油价上涨2%并不令人意外。不过除非伊朗或该地区其他产油国做出反应并导致紧张局势显著升级,否则这次空袭不太可能推动油价长期大幅上涨。
石油市场的基本格局依然保持不变:强劲的全球经济增长推高石油需求,同时美国生产商正通过增加供应予以应对。过去18个月,市场情绪的周期性波动未能使油价脱离每桶45-60美元的交易区间;在该价位附近,美国页岩油生产似乎变得更有吸引力。周五亚洲交易时段,西得州中质油涨1.2%,至每桶52.33美元。
市场怀疑油价不会持续上升的一个原因是,作为石油需求最旺盛的地区,美国也在扩大石油供应。3月份美国周石油需求量同比增长约0.5%,相比之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份的周需求量均同比下降约1% -2%。不过同期美国石油产量从下降3% -5%转变为增长2%,而且几乎没有迹象显示美国的钻井活动在放缓。
尽管美国汽车用户仍容易受到中东石油供应的影响,但在过去几十年间,这一因素的影响力已经大大减弱。即便在2014年油价崩盘之后曾出现过局部复苏,但美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规模仍较2003年的峰值下降了三分之一。
而在太平洋的对岸,中国的需求目前看来并不稳定。尽管春节假期的影响使得对1、2月数据的评估变得复杂,不过初步数据表明,在经历了2016年第四季度的大幅增长之后,需求目前有所减弱。如果这一趋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得到确认,那么油价想要进一步上涨恐怕比较困难。
此外,就叙利亚石油产量而言,该国仅有3万桶/日左右的产量水平,占全球产量的0.03%。尽管叙利亚长期持续的悲惨境况看不到尽头,但至少就目前而言,石油市场所受的影响应该仍然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