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中国的资本管控已经导致中国公司对欧收购规模较去年同期创纪录的水平大幅下滑90%,而一些备受瞩目的大型并购交易也因此陷入停滞。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和中国财政部长肖捷本周将在柏林的G20财长会议上举行首次正式会晤。 图片来源:KEVIN LAMARQUE/REUTERS
WILLIAM WILKES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3月 17日 09:59
数据显示,中国的资本管控已经导致中国公司对欧收购规模较去年创纪录的水平大幅下滑90%,而一些备受瞩目的大型并购交易也因此陷入停滞。
此外,欧洲和美国担忧,中国公司正在积极收购拥有关键技术的公司,而这些技术对西方国家的安全和制造业实力而言至关重要。这也是交易受阻的一个原因。
中国政府去年11月出台新规,收紧境内企业的境外人民币付款,希望藉此提振国内经济。这项举措虽然稳定了人民币币值,却导致数宗交易停滞不前,因为中国买家现金不足。
数据供应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中旬,中国公司对欧洲公司的收购下降至54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公布的交易总额为544亿美元。数据显示,即便不将2016年2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Chemical Corp.)拟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公司先正达(Syngenta Ag, SYT)的交易算在内,中国公司对欧洲公司的收购也下降了50%。
中国海外收购交易锐减是否足以安抚紧张的西方国家领导人尚不得而知。二十国(G-20)财长会议本周五将在德国巴登巴登召开,中国贸易问题预计将成为重要议题。此次会议将是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和中国财政部长肖捷的首次正式会晤。
欧盟国家政府对来自中国的收购交易日益警惕。出于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美国政府去年年末阻止了一家中资公司收购德国芯片制造商Aixtron SE的交易。
中资公司收购德国机器人制造商Kuka AG的交易同样也触动了德国经济部的神经,德国经济部试图为后者寻找一个欧洲买家但最终失败。外界认为,Kuka对德国汽车制造业的未来至关重要。
据柏林的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副总裁孔弼永(Bjorn Conrad)称,中国旨在主导高端制造业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引发了欧洲对中国收购Aixtron和Kuka等公司的担忧。
上述由中国政府倡导的计划明确指出,中国应该通过收购更先进的海外公司来获得外国技术。此举推动中国公司(通常受到政府资金支持)在2016年以每周一家的节奏收购德国竞争者。
孔弼永称,如果收购发生在欧洲国家之间,此类由政府资金支持的交易是被禁止的。
在德国,今年截至3月中旬,中国公司收购交易的规模为9.0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5.44亿美元下滑75%。在这9.02亿美元中,中国海航集团(HNA Group)购买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AG, DBK.XE, DB)股票所花费的8.13亿美元占绝大部分。德意志银行上个月披露了这笔交易,当时海航集团对德意志银行的持股比例超过3%,该行并未表示这些股票中是否有去年买入的。
德意志银行发言人称,关于海航集团何时买入了上述股票,公司没有记录。在投资者买入股票时,德国公司不会进行记录。
除了导致新收购交易暂停,中国的资本管控也令2016年宣布的一些大型交易遇阻,欧洲公司怀疑中国买家能否获得完成交易所需的现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