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周五表示,欧佩克成员国1月份减产幅度达到承诺规模的90%,执行率创纪录高位。其中,沙特、卡塔尔和安哥拉实际减产幅度超过了它们所承诺的水平。
图片来源: ASSOCIATED PRESS
BENOIT FAUCON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2月 10日 18:06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周五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欧佩克)成员国减产幅度达到承诺规模的90%,执行率创纪录高位。
去年11月30日,欧佩克同意从今年1月份开始将日产量减少120万桶,以结束持续的原油供应过剩局面。去年12月,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承诺将日产量削减55.8万桶。
IEA在其备受关注的月度报告中称,1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较上月减少100万桶,至3,206万桶。IEA表示,首月的执行率无疑位于欧佩克减产历史上最高水平之列。IEA向工业化国家提供有关能源政策方面的建议。
IEA称,如果1月份的减产执行率得以保持,石油市场日库存量将下降60万桶。
不过,各个成员国的减产协议执行力度不一。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安哥拉实际减产幅度超过了它们所承诺的水平。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在其去年10月份产量参考值的基础上日减产56万桶,较其减产目标多出7万桶。
但伊拉克实际减产幅度只有其承诺水平的一半,而最先呼吁限产的成员国委内瑞拉实际减产幅度只相当于其承诺减产规模的18%。另一方面,被豁免减产的利比亚和尼日利亚提高了原油产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成员国减产行动的影响。
非欧佩克产油国也达成了减产协议,俄罗斯此前承诺将分阶段承担一半以上的减产规模,但实际日减产10万桶,只相当于其承诺减产规模的三分之一。
不过IEA称,总体来看,1月份全球原油日供应量下降了近150万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