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来说,退出已经名存实亡的TPP也许是他有关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和保护美国就业的承诺中最容易兑现的部分。相比之下,对抗中国以及重新协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诺言将更难实现。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展示他签署的有关让美国退出TPP的行政命令。 图片来源: RON SACHS/PRESS POOL
JOHN LYONS / WILLIAM MAULDIN
华尔街日报 2017年 01月 25日 10:43
对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来说,退出已经名存实亡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简称TPP)也许是他有关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和保护美国就业的承诺中最容易兑现的部分。相比之下,对抗中国以及重新协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简称Nafta)的诺言将更难实现。
推翻现有贸易规则可能会给那些依靠向加拿大、中国和墨西哥出口商品的美国企业造成不利影响,这三国是美国商品和服务的最大进口国。此外,鉴于全球贸易是在二战结束后逐渐制定的规则框架下进行的,因此,很难在不触发可能带来意外后果的连锁反应的情况下修改贸易条款。这可能会令特朗普政府争取现有贸易伙伴作出经济让步的难度加大。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教授、美国贸易政策历史学家Douglas Irwin认为,特朗普政府官员对于这样做需要付出的代价没有一个现实的认识。他称,这需要花时间并且非常复杂,风险是能否确保所做的事情不会完全破坏美国经济。
特朗普周一正式宣布美国退出由12国协商的TPP,扼杀了一项奥巴马(Obama)政府早已放弃获得国会批准希望的贸易协定提议。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对TPP进行谴责,称该协定是美国进行的以牺牲本国制造业为代价而造福发展中低收入国家的贸易谈判的象征。
对于特朗普来说,下一步行动似乎是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国领导人会晤,针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展开至关重要的重新谈判。这个有着20年历史的贸易协定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成为批判靶心。
支持贸易自由化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资深贸易专家Gary Hufbauer称,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而且谈判过程会很艰难,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将这一贸易谈判的模板应用于其他国家。
特朗普在周一宣布美国退出TPP时明确表示,他更希望一次只和一个国家就贸易协定展开谈判。但多边贸易协定的支持者称,在多边贸易谈判的过程中更容易提出劳工及其他准则问题,而且扩大贸易区域能够吸引意向不强的国家加入,这也是日本同意将长久受到保护的国内农业和零售领域开放以加入TPP的一大原因。
然而,许多保守派人士则更倾向于双边协定,理由是多边协定可能会削弱单个参与国的主权。特朗普的助手也曾建议,他们发现一次和一个贸易伙伴谈判能够给对方施加最大的影响力,从而让己方拥有谈判优势。
共和党议员似乎已接受特朗普的双边谈判做法,这与奥巴马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奥巴马把重心放在广泛的区域谈判上,目的是在各参与国之间实现叠加的经济收益。
Hufbauer称,现行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甚至可能被分解为两个双边贸易协定,一个与墨西哥,一个与加拿大。
特朗普和他的顾问团队还暗示,希望修改汽车原产地规则,并可能涉及其他产业,另外还希望建立相关制度,惩罚被指操纵汇率的国家。他们还表示,计划解决对美国制造商不利的关税,包括墨西哥增值税。
这些目标每一个都可能在美国甚至北美地区引发争议。2015年墨西哥与日本围绕汽车原产地规定(规定零部件的来源地)发生的争执就险些让TPP谈判搁浅。
也是在那一年,美国国会因为汇率操纵问题陷入分歧,几乎导致一项贸易法案泡汤,这项法案赋予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现任总统特朗普更大的协议执行权。律师们说,边境税务问题上的分歧可能使特朗普政府与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发生冲突。
即使与加拿大和墨西哥政府的谈判能够迅速推进,就像2003-2004年美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谈判那样﹐新的Nafta也不太可能赶在2018年国会选举的时候出炉。
贸易律师们表示,特朗普可能会把新的Nafta条款引用到与韩国的围绕已有贸易协议的重新磋商中,在与日本和越南等亚洲国家商讨新的双边协议时也可能引用,甚至会用到与寻求脱离欧盟的英国的贸易谈判中。
为了帮助渡过潜在的不稳定时期,特朗普正建立精通国际政策和中国商务的贸易顾问团队。
其中包括Wilbur Ross和Robert Lighthizer。前者是特朗普提名的商务部长,其提名周二已在参议院获批;后者是特朗普提名的美国贸易代表,他是精力充沛的贸易律师,国会两党成员对其提名都表示欢迎。
特朗普政府指责中国和墨西哥夺走了最多的美国就业岗位,应对这两个国家是特朗普如何有效重塑美国贸易面临的真正考验。中国和墨西哥与美国的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美国进出口总额的30%左右。
特朗普曾威胁,如果中国不停止对钢铁行业进行补贴等行为,将对中国商品征收45%的关税。尽管特朗普有提高关税的空间,但这种全面的关税可能让美国违反WTO的规定,进而引发中国和其他国家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
特朗普还誓言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理由是中国在过去几年采取了让人民币下跌的政策。这种认定将为美国对中国征收更多关税创造条件。不过考虑到中国最近一直在寻求避免人民币下跌过快,特朗普政府给中国贴操纵国标签可能存在困难。
提高关税也可能导致美国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间出现贸易战。这将影响在中国开展业务的美国公司并伤害韩国和日本等美国盟友,韩国和日本为中国出口商品提供了很多配件。这种结果可能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安全利益形成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