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2|回复: 4

冬天你必知的保暖重点及误区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8 03: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寒”刚过,“三九”即至,“冷在三九”这句话相信不少网友都听过,冬季最冷的时节已然到来了。保健专家特别提醒,寒冷的气候使人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血液循环发生改变,易染疾病,因此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及早防范,才能平安健康地度过三九天。   你必知的保暖重点   冬季气候寒冷,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体温调节能力与耐寒能力均下降,人体易受寒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小孩与体质虚弱者。因此,要想平安地度过寒冬,必须重视保暖,而头、背、足则是保暖的重点。   ★头暖   冬季如不重视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天选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   ★背暖   冬季里如背部保暖不好,则风寒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诱发许多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及旧病复发。因此,人们在冬季里加穿一件贴身的棉背心或毛背心以加强背部保暖,是必不可少的。   ★脚暖   俗语说“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凉,便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引起上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抗病能力下降,以致隐藏在鼻咽部的病毒、细菌乘机大量繁殖,引发人体感冒或使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痛经、腰腿痛等旧病复发。因此,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并经常洗晒。平时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另外,临睡前用热水烫脚后以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你必知的保暖误区   ★开窗通风不会感冒   在家里,热烘烘的暖气把室内变得温暖如春,为了“隔绝”外面的冷空气,很多家庭门窗紧闭,然而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家庭成员中患感冒、咳嗽、咽炎的次数也多了。冬季关闭门窗,的确会减少空气对流,保持室内温度,但由此带来的环境危害更大。尤其是在新装修的房屋中,家具、油漆、地板、地砖等会释放出甲醛、氡、苯等大量有害气体。烟雾、尘埃、人体本身的排泄物等等也会对呼吸道造成影响。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居室通风,每天开窗2-4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不仅有利健康,还能使人心胸开朗,精神振奋。特别提醒的是,使用空调的家庭不要把空调的温度调得太高,室内外温差过大(25℃以上)时,一旦外出极易感冒,平素有心脑血管疾患的人则容易发生心肌梗塞、中风、面神经瘫痪等。   ★火锅生热切忌贪食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热气腾腾。冬天是火锅飘香的季节,特别是羊肉辣火锅,不仅能满足口味快感,还能抵挡一时的寒意。然而,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冬季气候较干燥,饮食过辣容易伤气,而不管是火锅主料还是调料又偏于温热,从中医的角度讲,燥热也能损耗人之气血,灼伤人之津液,再加上冬天外界气候虽冷,但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减少,可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很容易产生胃肺火盛,甚至由此导致上呼吸道或胃肠疾病。所以,吃火锅要适量,吃完火锅后要多喝水。   ★看天穿衣切忌捂汗   许多人在冬天为了防寒保暖,一层又一层地往身上加衣服,认为穿得越多越暖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冬季也要根据天气变化穿衣服,不能穿得过少,也不能穿得过多,否则出汗受风可导致感冒。另外,衣服并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因为衣服的保暖程度与衣服内空气层的厚度有关系。当空气层总厚度超过15毫米时,衣服内空气对流明显加大,保暖性反而下降。而且从生理方面来看,穿衣过多,会抑制人体调节机能的敏感性,减弱人体御寒能力。   方法正确,才能“笑傲”三九天   专家提醒,冬季取暖切忌过度,抵御寒冷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动制冻”。   越是寒冷,越应该多多运动,做到“以动制冻”。运动不但是驱除寒冷的最好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此外,冬季取暖要保持室内通风,为了防止室内空气干燥,可在室内或靠近暖气的地方放一盆水。同时要多饮水,最好在睡觉前和起床后各饮一杯水,以确保体内有足够的水分。
发表于 2009-1-18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0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知道睡觉前喝水这一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0-31 09:20 PM , Processed in 0.0328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