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3|回复: 0

[父母心声] 周成林:我们要爱母亲,但我不知道怎样去爱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5 0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要爱母亲,但我不知道怎样去爱她 

 2016-10-08 周成林 大家



文 | 周成林




我父母中年离异,子女只有我和妹妹。父亲早已病逝,母亲多年独居。十多年前,妹妹嫁了一个开装载机的下岗工人;二十多岁时,她是“问题少女”,那些年刮宫可能刮得太多,又有一次宫外孕,医生劝告不宜生育。我父亲还有一个哥哥,早也去世,并无子女。所以,这一家的香火就靠我了。


但我十一年前离了婚,一直没遇到合适伴侣,未来也不敢乐观。很有可能,若干年过去,我们这家人,就像儿时念的一句咒语,全家死绝,虽然没做什么断子绝孙的恶事。

母亲显然着急。这几年,偶尔见面或电话,她总催我“早点把你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将来老了还是要有个人,要有家庭和后代,她说,几乎每次,都以我一个舅舅为例,四十来岁结婚生子,“当时啥也没有,还不是把娃娃盘大了”?


我没离婚时,她屡次说要帮我带孩子。这是中国家庭的惯例。以她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我和前妻哪敢接招。我的婚姻后来破灭。孩子这个话题,她偶尔还提,说得更细了:去医院检查一下,你小时候得过腮腺炎(据说影响生育);找个能生的女人,最好年轻一点,奶水好的。我听了哭笑不得,忍着没问奶水好如何评判。

她这些话,多是四五年前我去大理之后说的。近些年,她仍然不知道我做什么,也不知道我住哪儿。去大理前,我终于给了她我的手机号。毕竟年纪大了,紧急情况,或憋得心慌,想找人诉苦,也有号码可拨,好歹是她儿子。


她的股经、吐糟和自以为是的劝诫,我当然不喜不耐,但我也不年轻,悲观深入骨髓,火气却少很多。不论大理,还是过了两年多我又回省城,她三天两头电话,十有五六我会接,要是懒得听,就把手机放一旁,等她讲。跟面对面一样,她不需要你有多少回应,讲完她会断然挂掉:“就这样子!”

我感觉自己“变好了”。还有一点也重要,只要还来电话,你至少知道,她不仅好好的,而且中气十足。她一直在乎自己的身体,年纪愈大愈在意。这些年,她的境遇有改善:转到社保的退休费加到两千多,又有医保,股市小有斩获,加之俭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换了老掉牙的热水器和冰箱(我妹妹婚前的闲置);有了豆浆机电炉盘和微波炉(我因为居无定所不得不放弃的累赘);买了一个貌似原木的立柜;冤枉花了三百块,修好她死去的妹妹(我五孃)淘汰的三人皮沙发;今年夏天热,还想将来装个空调。她渐渐舍得小把花钱,家里堆着各类食品和辅酶Q10这类保健药,这样营养那样有效。“自己吃,花不了多少钱。”听她这样说,我和妹妹暗暗松了口气。

她也自豪或骄傲:她是有文化的,看书看报掌握形势,自强不息,这把年纪炒股还能小赚,虽然没电脑,眼睛不好,老了反应慢,手机炒股,打字也要输半天。她几乎每次都说,她的兄弟姐妹比她过得好,未必有她这样的闯劲和本事;我的书读得再多,也不过读成书呆子,连个栖身之所都没有。


但她依然不平,最恨进城打工和做小生意的农民,尽管那些人可能比她还要底层或无助。楼上外地租客的下水管没装好,殃及她的阳台厨房,那是农民进了城乱来。楼下看门的乡下人好吃懒做贪得无厌,哪像她以前在街道工厂,根本不敢偷懒。


有一年,我妹妹跟妹夫吵架,跑回娘家住了几天,晚上出去跟朋友喝酒,回来晚了,依规矩要给开大门的乡下人两块钱。她不仅埋怨我妹妹给了钱,还去跟门卫理论,就差没讨回两块钱。她不是心疼那两块钱,她是忿忿不平。




她今年七十六,头发全白了。除了眼睛听力不大好,身体却比前些年好,嗓音依旧洪亮,激动起来依旧慷慨陈词震耳欲聋。她部分归功于这几年吃的国产保健药,自我调养得好,再有就是从前底子打得好,因为一九四九年以前,她父亲还是国民政府大官,家里不缺营养。


二零零八年的五·一二汶川地震前,她上街被电动单车撞到骨折,肇事者跑掉,她硬是没住院,打了石膏在家养伤,恢复得不错。地震那晚,省城警报响起,惊吓中半搀半抬,我和妹妹妹夫把她从五楼弄到楼下街边,兵荒马乱坐了一夜。她不是太好侍候。女婿冒火,当面说她娇气,他妈也摔得骨折过,人家一声不吭,哪像她。


这话对又不对。她不是吃不了苦,她吃过太多苦,解放后从没舒心过;她只是想有人在意,我们在意。


资料图:《闲人马大姐》剧照


我们不是不在意。前年从大理回省城赁屋而居,尽管不告诉她地址,我住得离她依然只有十分钟步行,潜意识觉得,她若有事,来去我也方便。这两年,我给她送了好几次钥匙;老了,出门忘带,幸好前几年给了我一把。


我妹妹后来去一间快捷酒店做库管,忙,脱岗要扣钱,所以有事多半找我。除了送钥匙,她偶尔小病下不了楼,我也帮她买菜买米。去医院做胃镜得打麻药,年纪大了需要亲属在场,我也陪着。或是换热水器时,替她去买厕所毛巾架,盯着工人安装,免得人家忽悠她。


去年夏天,她用一位中学同学的手机给我打电话,在别人家,很兴奋:同学搬了新居,一套三的旧房优惠出租,啥都不缺。她想把自己那套狭窄房子租出去,跟我一起住。我不敢应承。过了两天,她的同学单独给我电话,听来像是通情达理安享晚年的老太太,说你妈苦了一辈子,大家同情她,但又不敢跟她过多交往,每次同学会,就她嗓门最大。

她是子女不愿上门也没什么朋友的空巢老人。周围的人虽没坏到处处算计她欺负她,看你家中无人,多少也会恃强凌弱。但她与人争论,用四川话讲,嘴真的很臭,所以她放在院里的花盆会被“故意”砸烂,因为她骂起门卫毫不留情。


去年,我到缅甸旅行前,她那幢居民楼的院委会主任给我打电话。她去一旁某间廉价酒店的大堂闲耍,眼镜不见了。她一定要酒店赔她眼镜,因为镜片镜架怎么好。主任和酒店主管劝不住,只好打我电话。


那几天,除了天天电话跟我诉苦,她都去酒店讨说法,闹得人家焦头烂额,哄她要赔,让她先去验光,私下却给我电话,说他们绝不负责。最后,她自己去配了一副打折下来四五百块的眼镜。过了一阵,眼镜找到了:她掉在家里放冰箱的墙角。

然而她竟乐观。生命是宝贵的,生活是美好的,她说,想要活到九十开外。渐渐猜到我没社保医保也没固定收入,更不要说房子,她时常要我跟她一样乐观。“将来,国家不会不管。”这我倒不指望,只是想到,她若真的长寿,这样下去,我分分钟活不过她。


这两年,省城房价还算稳定或有回落。她不知说了多少次,想换一套大点的房子,添些钱,我和妹妹至少有个地方,她也有个照应。“靠我一个人太吃力。你们可以出些。”话是没错,但我只能说我没钱,真的没钱。“那你也混得太差了。”


她说,不完全是鄙视,更像责怪,因为她卖小百货盐茶蛋都能凑到炒股本钱:当年你从澳门挣到钱回来,为啥就不看准时机买套房子?那时房价那么低,我追着你让你买房,你根本不听!跟她解释我从澳门回来也买不起房,她绝对不信;我唯有不置可否。

以我这些年的观察体会,她并非全无爱心和同情心,但跟多数中国人一样,她的爱心和同情心很少超出血缘范畴。她在省城的姐妹,只有我的五孃和多年寡居的幺孃。前者前年病逝,后者年轻时,因为“出身不好”受打压,精神一直有问题,幸而住房宽敞,两个儿子守在身边


。她不时去看幺孃,跟我说起,庆幸自己现在比幺孃好:从前是姐妹里长相最乖的一个,多年吃药打针,胖得变形,经常乱买一堆婴儿用品,说给未来的孙子备着;两个儿子,要么离婚要么单身,哪有孙子的影子?外公过世后,外婆带着八个子女苦熬。她排行老四,很早就进街道生产组,帮着挣钱养家。


现在,落户外地的两个弟弟已经退休,过得都好。其中一位,前几年把一大笔集资款暂存四姐处。上门取钱时,她从弟弟那里扣下几千块,算是“手续费”和当年的“辛苦费”。

汶川地震后不久,我妹妹拖着妹夫还去看她,但她数落下岗女婿无能,成天窝在家里,他再也不上门了(听说去年他终于不宅,做了物业保安)。我和妹妹也是逢年过节才去,挤在凌乱逼仄的阳台厨房,灰尘油污,吃顿窝囊饭,平时尽可能不登她的门。


自从我外婆九十年代末去世,跟她来往最多的妹妹(我五孃)前年得了白血病死掉,她肯定更孤独。憋了一生的苦水,看来永远也倒不完,我们现在就是她的潲水桶,最直接最方便,因为我和妹妹已经懒得和她理论,实在听不下去,最多吼两声,吓吓她。

跟很多老太太不一样,她从不唱红歌不跳广场舞,也不诵经念佛(听她几乎句句离不开钱和一生遭遇,我倒希望她这年纪信点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她太清楚没有钱万万不能,她“对国内外形势的掌握”出发点很实际,主要用于股市。


她的不满与怨恨,只能发泄到进城谋生的农民和过得滋润的既得利益者。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她懂得看准时机为自己捞点补偿。若不愁钱,她肯定也会投资楼市,做个小炒家;中国很多老年人并不心静。然而有意思的是,当亿万人欢呼大国崛起盛世来临,她却一直说中国人穷得很,现在只不过刚把饭吃匀净了。




这个月初,她所在的院委会贴出告示,总共六十户的居民楼,每家每月要收二十八元门卫费和清洁费。借口独居和收入低,她一直没交过八元的清洁费,更不要说门卫费。这一次,她依然不交。她向来看不起也看不惯守大门的乡下人,偶尔给点好处,像端午节塞几个粽子,也是居高临下。胡萝卜加大棒,因为鸡毛蒜皮,她跟他吵了好多回,这次更不例外。


打给我的电话里,她声嘶力竭,仿佛我就是那个可恶的门卫:“我负担不起!不公平!哦,搞绝对平均主义嗦?啥子叫社会?社会就是不平等的。是不是农村的都要跑到城里来吗?你看门的,一家人都来了,两间房子都给你装修了,铺了地,两台电视开着,两台电视哦,一直开着,有没有必要看两台电视嘛?我都不交有线费了,不看电视,老了,眼睛不好。加工资?我加的钱还没拿到呢。加个锤子!”


资料图:电视剧《我爱我家》剧照


过了几天就是中秋,我和妹妹照例去她那里吃午饭。大院门口,五十来岁的小个子门卫把我截住,委屈加怨恨,动作略显夸张,说她骂他骂得有多难听,说她与其相信那些骗人的老年保健药品直销,还不如先把这点门卫费给了。上了楼,我和妹妹劝她,她一下子炸开,好像儿女都不卫护她,一边做饭,一边开始长篇独白:她过去怎么苦,现在怎么底层,又怎么事事不如人。谁的儿女安排得好,谁有几套房子,谁的退休待遇好。


“你们两个,有啥?生个病都不敢去看。你有老婆房子吗?你爸又没本事,说流氓流氓不来,说权术权术不来。这个家,沉船一艘,后人也没一个。我以前好苦哦,在社会最底层打滚。凭啥子交?交个锤子。我不怕闹,难道还拉我去定个啥子罪?这么多年,我生病吃药都是靠自己,你们也过得不好,找过你政府没有嘛?我就是不舒服。”

这番发泄,未必都是瞎扯和耍赖,你甚至觉得,她骂得在理骂得解恨,然而这跟门卫费和清洁费根本两码事。看门的乡下人告诉我,上一次,也就是去年我在缅甸旅行时,她听信直销骗子,五千多块买了治眼睛的药,后来觉得不对,门卫陪她找上门去理论,死活拿回两千多块。


这一次,她又差点听信,电话里跟我说还是要交五千,又是什么保健神药,预先送你一堆东西,最奇葩的是换购净水器,市面要卖上万一台,优惠老年人,爱心大传送。


资料图:电视剧《家有儿女》剧照


中秋那天,我一边听她发泄,一边瞻仰她拎回来的“赠品”:一小把装在“珠宝盒”内的“金钥匙”,一套共产党诞辰“限量发行”的纪念“金币”,一副也是装在盒子里的劣质玉饰,据说还有羊奶粉,都是送的。“这些都不值钱。骗你的!”我说。“晓得!晓得!”听我一再告诫,她不耐烦了:以她的精明,她当然不会上当,那五千块钱,她不会交。

我却有不安,并非只因为她差点两度受骗。十多年前刚从澳门回来,我和前妻暂住她那里;受不了她的神经官能症,年少气盛,我扇过她一个耳光。这个耳光,连同从小没有跟着她长大,就像一道无形深渊,把我和她永远隔开,用她的话说,我跟她怎么也亲不起来。


这些年,我们来往很少。不管怎样,她的境遇慢慢顺遂,我的境况一直堪忧(尽管我也努力兼死撑),加之观念和生活习惯天差地别,我们无从沟通,更不要说一起生活。我对她,似乎只剩生为人子的血缘之份,或许还有同情,可怜她的一生遭遇。她对子女有爱,只是不知道怎样去爱;我和妹妹,也不知道怎样去爱她。

然而,她也不是绝对悭吝,至少对血亲。等她过得稍稍宽裕,等她不那么神经官能症,她会想到她的子女跟着父母受苦。她有一大堆姐妹家淘汰的各类衣服或工作服,款式陈旧,不时拿出来,一定要我们穿;她也会把超市优惠的加钙奶粉和各类小食品塞给我们。


这几年,逢年过节,用我妹妹的话说,她都要给妹妹和我“发钱”,两百块,三百块。不多,却是她的心意。我们从不啃老,但真的还不如她,除了衣服,每次默默或尴尬接受。去年夏天,她突然主动拿出六千块,解了我交不起房租的燃眉之急。


这个中秋,对着我们痛斥社会,坚称不交二十八元的门卫费和清洁费,她突然又说,十一要给我和妹妹一人一万块:“这个钱,你们自己拿去翻本。”她一直劝我炒股,但我既无本钱也没兴趣。这笔钱,如果真的如期拿到,我也只能用来苟延残喘。临走时,她硬塞给我几个月饼,社区发的,慰问老人。“放进包包,不要让门卫看到。”她说。(2016年9月)


【作者简介】

周成林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2 02:01 PM , Processed in 0.0307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