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5|回复: 0

[文化教育] 荣筱箐:从美国到中国,不可能实现的高考公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7 07: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荣筱箐:从美国到中国,不可能实现的高考公平 

 2016-06-07 荣筱箐 大家


文 | 荣筱箐


编辑让我写个应景的文章,说一说美国高考。这怎么看都是个伪命题,因为美国的大学已经越来越不用“考”了。SAT、ACT虽说仍然是美国大学入学的权威性标准化考试,但它们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减,这哥俩要是看到大洋彼岸中国高考在一片骂声中还能保持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挺和红火,肯定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怨自己生错了地儿。

其实一些美国小型的文科院校老早就有不要求考生提交“高考”成绩的传统,但去年老牌名校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加盟成了一声正式的结集号,引得美国朝野沸腾,惊呼一个无需“高考”的时代正在到来。准确地说,这个时代正在飞速到来。过去两年中已经有近40所大学加入了不要高考成绩的队伍,这个队伍成员总数到目前已经超过800。


对于这几天正在命悬一线地挤着高考独木桥的中国学生,这简直让美国的大学听上去好像传说中那片“流着牛奶和蜜之地”吧?我不想装成和你们是同一代人,但咱们有幸读到高中毕业的几代中国人,谁的生命中不曾闪现过“只要不用高考,把灵魂卖给魔鬼也愿意”的念头呢?何况美国大学是允许你既可以不高考,也不用把灵魂卖给魔鬼呢。

不过,你要是以为在这个世界上,天上真的可以掉下来不用付出代价的免费馅饼,那只能说你还太年轻,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在美国大学不要高考成绩的招生体系中,考生往往得在报考时花费比参加一次标准化考试多得多的心思,在美国大学全面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录取机制中,考生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可能付出比一试定终身大得多的代价。

这还得从不要高考成绩的大学报考新潮流兴起的原因说起。这股潮流近几年风起云涌,得益于美国家长对标准化考试越来越强烈的厌恶,以及美国大学在学生构成多元化上面临的越来越重的压力。自美国大学委员会1926年推出SAT考试至今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标准化考试已经席卷世界,而在美国这种考试从未像现在这样遭遇如此强烈的抵触。从布什政府推出的“有教无类”,到奥巴马政府推出的“普遍标准”教育政策,学生考试成绩在学校评级、教师评估方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引起教师工会的反弹,这些暗地里政治势力的角逐,反映到普通人看得见的层面上,就是看似家长们自发的“罢考”运动愈演愈烈。纽约三到八年级的州会考去年和今年已经连续两次出现20%学生罢考的局面,弄得教育局又急又气又毫无办法。

大学虽不受教师评估系统的制约,但不要求高考成绩,一来可以刺激更多考生报考多收报名费;二来报考人数增多录取人数照旧又可以降低录取率,自抬身价,当然乐得顺水推舟。况且大学还有个更实际的问题急需解决,就是少数族裔学生人数长期低迷,学生构成太过单一,不能反映高等教育兼容并包的原则,也因此屡遭社会各界诟病。

这种现象普遍认为是现行招生体制造成的,特别是考试成绩在录取中所占比例过大,使很多收入较低、没钱补习的少数族裔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当然,按照中医的治本的思路,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应该是为低收入的少数族裔学生提供免费补习,帮他们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但西医的思路一向是哪儿疼医哪儿,所以干脆手起刀落,把考试砍了。



哈佛大学思路更加超前, 今年一月哈佛教育学院发布了一份名为“扭转趋势”(Turning the Tide)的报告,不仅是SAT分数,连一直被认为能反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才艺技能也成了攻击目标,报告说目前的招生体制对低收入者严重不公平,因为低收入父母根本没钱送孩子去读补习班,或让他们去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报告建议今后招生应当降低SAT考试和才艺在录取中所占的比重,更注重看学生是否真正表现出了对社会的热忱和对他人的爱心。在报告所建议的招生模式中,一个在单亲贫困家庭中长大,一边学习一边还要帮家里照顾年幼弟弟妹妹的考生,比一个样样表现都优秀的学生更有机会获得录取。这份报告一发布立即引起美国国内多方好评,许多名校纷纷为其背书,有些已经宣布从今年秋季招生开始就推行这套新的标准。

所有这些初衷当然都是无懈可击,标准化考试的确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金钱在高校录取中的确不应扮演重要角色,每个人无论贫富或肤色的确都应当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况且,美国社会对个人价值的评估已经太过急功近利,公司对员工的评估机制跟标准化考试的机制类似(这大概也是学校里标准化考试横行的原因),而专职在家带孩子的奶爸奶妈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从来就不被认可。哈佛提出的招生思路的确振聋发聩。



但然后呢?

在不依赖高考成绩的录取体系中,学生的平时成绩、推荐信和自我陈述是大学录取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平时成绩在报考时已经定型,推荐信一般来自王婆卖瓜的高中老师,这就使自我陈述成了美国学生报考大学时的最重要一环。

作为一个专职写字的人,我可以严肃地证明,要靠一篇文章去打动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写文章的人就算不能讨好读者,至少稿费照发,眼前利益不受影响。而一个考生的自我陈述如果不能打动考官,那就意味着与自己心仪的大学绝缘,往小里说得郁闷上一阵子,往大里说整个人生都改变了。

所以每个人在撰写自我陈述时都绞尽脑汁,希望自己能够在一大堆条件差不多的竞争者中显得独树一帜,吸引考官的注意。我见到最极端的例子是有人居然自称为了听完一段非常精彩的学术讲座,愣是憋到最后尿了裤子,以此来说明自己的专注。我不知道这个尿裤子的孩子有没有获得录取,但我的确有朋友是在自我陈述和之后的面试环节里长篇介绍自己从小在父母开的中餐馆里帮工的经历而打动了考官获得了哈佛的录取。这个朋友深知他是幸运的,遇上了对唐人街一无所知的白人考官,要是遇上个从小混过贫民窟的印度裔考官,他这屌丝逆袭的故事还不一定见效,毕竟他父母算是有收入的小业主,家里有吃有喝没穷过。

我的另一个朋友是个社区教育机构的主管,有一次一家常春藤名校在纽约的一所高中举办招生见面会,她刚好跟两名考官进了同一辆电梯,听到两人互相商量:“这家学校最多录取十名学生。” 那是纽约市顶尖的公立高中,那里末流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能好过普通学校的一流学生。但两名考官的对话也并不出人意料,他们的逻辑是:在差校排前列的学生一定比在重点学校排中后位的学生更努力,所以必须特意拿出一些名额拨给前者。

在美国这个把透明化挂在嘴边的国家里,大学录取完全没有透明可言,大部分学校都拒不向外界透露录取标准的细节,公众只能时不时从一些考官在退休后或匿名写的文章里窥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考官根本没时间仔细阅读考生的陈述啦,以及除了少部分特别突出和特别差的考生之外,大部分被常春藤名校录取和被拒绝的考生在综合素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别啦。



说到这里还没提亚裔的事,亚裔在美国受过所有少数族裔都受着的罪,但在这波以扶助低收入少数族裔学生为目的的录取改革中,亚裔却不是被扶助而基本是被打压的对象。那些从小就开始爬藤,考试成绩突出又精通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的亚裔学生在美国顶尖大学里所占的比例不仅远高于非裔和西语裔,也超过了他们自身在美国人口总数中所占的份额,一些常春藤大学因此已经开始刻意减少招收亚裔考生。

你可能听说过去年夏季,60个亚裔团体联合向美国教育部和人权办公室提交诉状,告哈佛在招生中歧视亚裔考生。但你或许不知道,有些大学报考指导机构已经开始建议一心爬藤的亚裔考生更名改姓以避免在申请大学时透露自己的亚裔身份。也难怪哈佛那份招生改革报告一出来,很多亚裔怀疑这是哈佛以冠冕堂皇的借口打压亚裔的又一招数。在微信上针对此事有一条传播甚广的评论,标题是《我们想在体制内胜出,人家已经开始修改游戏规则》。

其实无论是哈佛还是别的学校,无论是亚裔还是别的考生,所有人想要的无非就是个公平。但正如希拉里评价她的党内对手桑德斯时所说:“我跟他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在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上有分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你的公平或许就是别人的不公平,在公平这件事上达到全体一致基本没有可能。

就公平的标准来说,有人有权制定标准有人却没有,这本身已是不公。而如何制定一个公平的衡量公平的标准,本身又是一个两难的无解题。如果将公平完全以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就注定会使这个概念变得刻板教条,就像中国的高考,完全不能反映出考分之外考生的素质。如果给予主观判断太大的空间,就注定会使其充斥着人为的谬误和偏见,就像美国的大学录取制度,考上考不上很多时候跟素质无关。要是你正准备考入大学,意气风发地去拥抱世界,抱歉这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结论:或许对公平的追求注定是个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过程,而人类注定是滚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

唯一令人宽慰的是,即使这样我们也从未放弃过。



【注】本文原标题为《高考不存公平焉附?》


【作者简介】

荣筱箐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曾为《纽约时报》等中外媒体撰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9 07:20 AM , Processed in 0.0414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