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8|回复: 0

[转贴] 《财经日日评》2015-08-10:中国制造成本堪比美国?这事值得细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0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5-8-10 09:49 PM 编辑

 2015-08-10 魏英杰 吴晓波频道

这个周末,日评君和德科君到上海,在书友会上分享股市、楼市观察心得,见到不少小伙伴们。


交谈中,日评君受益匪浅。知道有许多同学喜欢这个栏目,真的很开心。虽然这个周末累趴了,但能够面对面听取意见和批评,值了。


上周五(8月7日),A股大幅高开,止跌反弹。


截至收盘,沪指报3744.21点,上涨82.67点,涨幅2.26%;深成指报12753.05点,上涨331.20点,涨幅2.67%。创业板指报2576.99点,上涨96.06点,涨幅3.87%。


两市成交达8943亿,其中沪市4455亿,深市4488亿。两市逾2200只个股齐涨,其中共189只个股涨停,3只跌停。



刚有人说,现在股市怎么看都有风险,看空有政治风险,看多有道德风险,不看有失业风险。A股一飘红,市场分析又乐观起来。但考虑目前仍处于“二次探底”阶段,不免时有反复,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8月7日晚间,中远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远洋、中远航运,中海集团旗下中海集运、中海发展分别发公告称,因各自公司的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公司股票将自2015年8月10日起停牌。




据悉,停牌消息再度引发市场上关于两家航运“巨头”即将合并的猜测。央行当天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鼓励骨干船舶制造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也被门户网站放到显要位置。当天,两家集团旗下6家上市公司股票均涨停。


这两家集团如果合并成“中国神船”,国内将新增一家巨无霸企业。其兼并重组,符合当下的国家战略。


另据消息,中海海盛周日下午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已变更为览海投资,公司未收到第二大股东中国海运关于媒体报道的通知,公司不存在媒体报道提及的相关整合事宜。




在上海分享会上,日评君讲到不要轻易相信各种所谓内幕消息。你看,像这种消息,多数人都是有等到市场效应发酵了才明白过来,而这时候,并不一定能够搭上顺风车。


据悉,继近日再融资发审重启后,再融资初审会也有望于8月中旬重启。8月7日午间,甘肃电投、仙琚制药等公司公告证实了证监会发审会重启的消息。




据介绍,根据再融资审核工作流程,证监会在受理材料后,上市公司需经过反馈会、初审会、发审会、封卷、核准发行阶段。7月9日以来,证监会对再融资属于停审不停发。既然如此,那也不能叫重启,而只不过是继续。


对此,日评君只想说,保持淡定。不要草木皆兵。再融资和IPO不一样,特别是不会像动辄几百亿的超级IPO对市场造成那么大影响。


无论是消化存量,还是启动初审,也是股市功能的恢复。如果一味地想把A股市场放在襁褓之中,不仅这个市场是不真实的,最终也不利于投资者。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6%;PPI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5.4%。




相关解读是,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对CPI总指数的影响从上个月的0.20个百分点扩大到0.48个百分点。看来这猪肉价格是CPI领涨先锋,虽然很多同学平时并不关心猪肉价格,但其实涨价的市场反应机制已经体现在平时吃饭消费上了。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



相关报告的准确度暂且不论,中国制造的成本是否高到这样的水平,值得关注。因为这涉及一国制造业的竞争力问题,也涉及产业转移和就业等问题。


国内各地的制造成本本身并不均衡,有些地方成本高一些,有些地方低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买鞋子、服装,很多是由东南亚、南美等地区的国家加工生产。一些制造业巨头,也陆续传出工厂迁移的消息。


但这个过程,并不会是一个激进的加速度。毕竟,工厂搬迁涉及大量的问题。如《纽约时报》近日报道一则“产业链大逆转,中国纱厂登陆美国”的消息,给人印象是由于中国制造业成本高企的原因,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澎湃新闻报道,该纺织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是国内外棉价长期以来严重倒挂的特殊原因。据悉,国内棉花的价格长久以来要比国际棉花价格每吨高出数千元。




至于人力成本,美国仍然是比中国贵多了。据介绍,目前中国纺企的单个工人一年成本在5万元左右,但美国却达到20万元。所以,这只是一个特殊的个案而已,不足为据。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3220亿元人民币,至1.8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35%。这一增幅比2014年全年的增幅还高,后者为22%。



不良贷款也是判断经济是否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会面临无力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


日评君近日就接到朋友电话,咨询为企业贷款提供抵押担保,担心企业一旦还不了贷款怎么办。这种危机意识,体现了对企业运作的担心。


宝洁公司(P&G)近日宣称,去年一年已将合作的广告代理商砍掉40%。公司表示将把省下的开支用于数字营销、移动营销等更为廉价高效的媒介计划。




宝洁的举动也是如今许多公司的做法。随着传统媒体渠道日渐衰落,新媒体异军突起,许多公司已经把营销广告投入的重点放在了新媒体。这一变迁过程,近年来有所加快,接下来会更快。很简单,受众在哪里,广告就到哪里。


广告主对传统渠道投入的减少,反过来又会加快传统渠道的衰落与整合。这是处于这个新媒体时代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日评君昨天在上海书友的见面会上,与书友们交谈甚欢,回来已经很晚了,在车上想写日日评,结果抵挡不住困意。今天就先说这么多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31 11:46 PM , Processed in 0.0361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