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2015年 08月 07日 09:03
图片来源:Tim Boyle/Bloomberg News
Citadel开创了一个先例,并引来一些海外投资者的效仿。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对冲基金Citadel LLC旗下一个账户在中国对股市交易者的审查行动中被限制交易。在中国这个长期警惕境外影响的国家展开运营的少数外国投资者因此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中国相关部门对程序化交易以及潜在的股价操纵行为进行调查,过去一周30多个账户被暂停交易,Citadel一个交易公司自有资金的账户也在受限之列。
Citadel发言人本周称,公司各办公室的其它运营正常。公司将一如既往遵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继续合法开展各项经营。
像Citadel这样通过本地交易机构渗透到庞大的中国大陆市场的外资企业并不多。相反,多数外资企业都是依赖官方开放的几种有限途径,比如去年启动的沪港通等投资中国市场。沪港通将大陆与香港市场连接起来,首次允许海外投资者自由买卖在上海上市的股票。
然而海外投资者无法通过沪港通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该期货是全球交投最为活跃的期货合约之一。境外投资者基本上也被隔绝于中国潜在有利可图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之外。中国是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买家。
Citadel开创了一个先例,并引来一些海外投资者的效仿。该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一家境内外资全资子公司(Wholly Foreign Owned Enterprise, 简称WFOE)。据政府文件显示,司度(上海)贸易有限公司(Citadel Shanghai Trading Ltd.)最初于2010年初以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的名义在上海注册成立,其合作伙伴是中信证券(Citic Securities)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司度贸易属于Citadel经纪业务的一部分,而非其知名度更高的对冲基金业务。
据上海泽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Z-Ben Advisors)的高级顾问鲍尔斯(Chris Powers)称,海外大宗商品交易商在中国建立WFOE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但据行业顾问的估计,只有20几家WFOE使用自有资金进行交易。鲍尔斯称,中国政府默许Citadel的做法,但尚未正式批准这种方式。
鲍尔斯称,政府没有明确规定可采取哪些模式,海外投资者大多模仿前人的做法。他认为这正是海外投资者行动迟缓的原因之一。
很难知道究竟是谁在中国境内进行交易。外资企业尝试了各种不同的业务模式,通常会注册一个与其英文名没什么相似之处的中文公司名称。律师们表示,规则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这让更具冒险精神的交易商获得了设立企业的自由,但同时也增加了遭遇规则突然改变所带来的风险。
中国监管机构正在努力控制今年夏天股市暴跌造成的损害,这次股市暴跌令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值下跌三分之一。监管机构采取的措施包括,大规模购买国有控股公司的股票、限制股票出售以及加大对个人交易者的审查力度,从而找出官方媒体所称的“恶意”势力。
有些交易员称,Citadel和其他公司受到的打击令他们感到担心。一名外国投资者称,即使是中国的基金经理现在也不想抛售股票。
Citadel创始人格里芬(Kenneth Griffin)近期对该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在该公司上述在华账户被暂停交易前,他曾接受过《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几次采访,他在其中的一次采访中表示,未来10年,该公司在中国将会有很不错的业务发展。
格里芬称,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时刻,该公司在中国的10年业务发展前景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Mia Lamar / Chao D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