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0|回复: 2

[军事] 《武器的秘密》第17期:战甲岂与手机同——探析解放军单兵装备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0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甲岂与手机同——探析解放军单兵装备发展

  近来,一篇题为《解放军单兵装备有多贵?一身作战行头=两部iPhone6》(下文简称《iPhone6》)的文章在网上非常火爆,引发了很多网友对我军单兵装备的关注。

  新浪军事《武器的秘密》本期在对这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将简析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单兵装具的发展历程。


1.jpg
近来,一篇题为《解放军单兵装备有多贵?一身作战行头=两部iPhone6》(下文简称《iPhone6》)的文章在网上非常火爆,引发了很多网友对我军单兵装备的关注。新浪军事《武器的秘密》本期在对这篇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将简析人民解放军战士的单兵装具的发展现状及背后原因。




2.jpg
首先必须要搞清楚,“人民解放军战士单兵装具”本身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即使是在陆军一个军种的范围内,“战士”也分为好多种:省军区下属边防机动步兵团的战士?集团军下属炮兵/防空师旅的战士?集团军下属摩托化步兵旅的战士?集团军下属重装机械化步兵师的战士?




3.jpg
而《iPhone6》一文的主角,根据新浪军事的分析,2013年才换发95式步枪——我军摩托化步兵师旅在2011年前均换装95,该部基本不可能是我军步兵单位; “全连也才两部电台……‘通信基本靠吼’”——只有以连为基本作战单位(班是基本建制单位)的炮兵部队在演习中才有这种情况。




4.jpg
更不要说《iPhone6》一文开头就说“某防空旅保障部长刘亚国对今年的军费预算一口清,但被问到‘一个士兵的全身装备多少钱’时,却一再挠头”……一个防空旅,就算全旅人人一套华丽的“陆地勇士”,对提升战斗力又有何用?恐怕都不如添一套地空导弹系统(价格肯定比前者便宜)。




5.jpg
因此,新浪军事认为,评价我军单兵装具水平,必须首先确定应以哪个单位哪个兵种的装具来和外军比较,拿来做参照物的外军具体情况又如何?如果这一点搞不清楚,那么这种报道的用意就很值得推敲了。以我军炮兵去对比美军精锐步兵,进而评点我军单兵装备的水平,真的合适么?




6.jpg
更重要的是,处于不同战备状态、执行不同任务的士兵是否有相同的单兵装备?我军的装备器材本身就分为训练和作战两大块,根据不同的训练标准配发。例如文中提到的“布满灰尘却崭新的防弹背心”,其实就是炮兵部队以及重型反坦克火箭手使用的防弹防震背心,属于典型的作战器材。




7.jpg
另外,单兵装备是否应该用采购价格来衡量它的实用性?同类装备,我军和外军的采购价格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且,其提供的价格明显失实,令人怀疑是不是在淘宝黑店上搜索的结果。因此,《iPhone6》一文最后抛出我军战士一身行头值两部iPhone6的结论,很让人怀疑是嫌贵还是嫌贱。




8.jpg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众所周知,武器装备是军人的第二生命,用《iPhone6》这样娱乐味道十足的标题用来报道我军单兵装备现状这一严肃的话题,是否有失之浮躁、哗众取宠之嫌?更不要说文中处处可见弥漫着“体制问题”的文风,这样的文章起到的真的是善意唤醒军队装备部门的作用么?




9.jpg
总之,新浪军事认为,我军在单兵装备的总体水平上和外军相比确实存在着差距,但想用《iPhone6》这种从标题到采访对象再到评价标准都漏洞百出的文章对我军单兵装备“指点江山”,则实在难以服众。最该讨论的核心问题也不应是值钱与否,而是能否真正保障战斗力并保护士兵的生命。




10.jpg
小编的前辈回忆从军岁月时,常提到的一个词儿就是“左肩右携,右肩左携”:左侧的挎包+水壶,右侧的弹药盒+手榴弹,加上经典的56胸挂,这种继承了我军多年战争传统的携行方式,伴随着我军步兵的整个56枪族和81枪族时代。下图为设计较为良好的63式步枪携行具,但装备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实际上,早在对越轮战期间,在我军前线侦察部队中就诞生过很多DIY版战术背心,虽然这些战术背心形制不同,但共同的特点都是突出大携弹量(同时携带多个步枪弹匣和大量手榴弹)和方便取用的原则;有的还使用松紧带取代了会发出声响的魔术贴,还有的具备空弹匣收集袋的设计。




12.jpg
不过在战后,这些设计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而在90年代整个陆军装备换装的优先度要让位于威胁更大、需求更迫切的海空军及第二炮兵的大背景下,长期作战思路立足于大规模高消耗作战的陆军,只能将装备更新重点放在更花钱的重装备换装上,单兵装备发展确实严重停滞不前。




13.jpg
21世纪初,随着95式枪族等新一代国产轻武器大规模换装部队,和新装备配套的一系列0X式新装具也开始研制,包括如今已大量装备取代GK80钢盔的QGF02/03式凯夫拉盔等;特别是随着07式军服换装部队之后,这些新装备也逐渐换发,改变了我军步兵装具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面貌。




14.jpg
在《军事报道》的截图中,广州军区42集团军某机步团战士焕然一新的装具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多种和外军当代步兵装备等量齐观的“披挂”,让我军战士摆脱了“亚非拉游击队”的造型,其06式携行具的各类附件很符合我军使用习惯,防弹背心也不再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装备。




15.jpg
新浪军事认为,除却大方向的进步之外,还有一个细节同样值得重视:我军新式装具终于有了较为齐全的护膝、护肘、手套,以前部队“摸爬滚打”,军装的膝部肘部要么“补丁叠补丁”,要么就在磨损后只能换装,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能够关注细节,说明我军在装具发展上还是用了心的。




16.jpg
但也不能否认,在单兵通信设备、以及单兵夜视和观瞄器材这三大方向,我军还是很需要补上一课的。比如说,在我军一线部队中,夜视仪的数量和美军部队比其实不算少,而且和美军类似的是,也是各种型号夜视仪混搭装备,但我军的夜视仪在先进程度上仍然稍逊,且缺乏单兵热成像仪。




17.jpg
瞄具方面的差距则更大,直到95-1式步枪之前,我军还没有真正形成枪和附件匹配的概念,可以说毫无体系可言。在大部分基层部队(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特种部队)中,在平时训练时,光瞄仍然是“怕碰坏”的稀罕物,这一点和世界先进水平落后较远,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观念问题。




18.jpg
在未来战争中单个士兵的节点通信作用很重要,便携式耳机和喉头送话器这类其实也不值多少钱的东西何时能够推广,取代现有的较为笨重、影响动作的通信器材也很值得关注。另外,由于我军规模庞大,这些先进装具目前还很难称得上“普遍换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后文将探讨。




19.jpg
由于除少数特种作战单位之外,我军已经很久没有经历战争,究竟什么才是适合普遍换发的装具,必然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即使有美军装具发展的珠玉在前,由于两军在装备构成、组织架构、作战特征等方面上几乎完全不同,因此美军的装具发展对我军最多也只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20.jpg
在多年反恐战争中锤炼的美军部队,其个人装备日趋重装化,一定程度上说是建立在高度的机械化和以治安战与反游击作战为主的作战模式上的。而即使有这样的条件,越来越重的负荷也让美国大兵们有些不堪重负,因此帮助士兵大大提升负荷能力的“动力外骨骼”才有了其发展的市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由于基本不会在别国领土上进行长期作战,而未来最可能的作战模式将是现代化条件下的三军联合跨海登陆作战——当今世界难度最大的一种常规战争形态。所以我军单兵装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服务于军队的战略目标,即使有钱,也很难像美军那样“任性”。




22.jpg
说到任性,财大气粗的美军士兵,还有可以较为自由的采购装备这一优势,小到步枪上的ACOG瞄具(1500美元一个),大到防弹衣夜视仪,而美国这方面市场的繁荣也给予了这样的便利条件。而在这方面,由于我军尚不具备让战士自行采购装备的条件,这一差距的产生在所难免。




23.jpg
从1979年因缺乏钢盔这种基本装具造成严重伤亡,到今天建立起门类基本齐全的单兵装具体系,我军在这一领域的的进步虽然还不像尖端武器领域的重大突破那般耀眼夺目,有很多地方还需要改进提高,但已经能基本满足我军作战需要。只要改变现有的观念,这并不是什么难以攻克的堡垒。




24.jpg
最后照例送一张图,新浪军事认为,媒体报道图片的真实性很重要,即使为了方便说明问题,也不应该在开头使用PS图片。至于“中国普通班兵的一身行头到底值多少钱”里面“班兵”这一台湾地区陆军词汇的出现更是严重不规范。《武器的秘密》本期就到这里,我们明天《出鞘》再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9 06:19 PM , Processed in 0.0343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