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31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就是获得质押的债券,把钱借给商业银行。目的主要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当然,同时可以获得回购的利息收入。操作就是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
资金面稳定 央行周二再度暂停逆回购
2013年12月31日10:31 来源:中证网-中国证券报
据交易员透露,12月3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将不进行任何操作。2013年最后一个公开市场操作日,在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表现平稳的背景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交出“白卷”。
据WIND统计,本周(12月28日-1月3日)公开市场上只有290亿元逆回购到期,若央行不开展新的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将实现净回笼290亿元。市场人士表示,伴随财政存款年末集中投放以及商业银行年末考核因素退却,近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持续好转,12月30日银行间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跌破5%,隔夜品种更是逼近3%,显示资金面平稳跨节已无障碍,在中性偏紧的政策思路下,31日央行公开市场无操作符合预期。
另外,伴随12月31日结束,2013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正式收官。据统计,本年度公开市场累计到期央票11480亿元、到期正回购7650亿元、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21490亿元,三项合计投放资金40620亿元;另一方面,本年度央行发行央票5362亿元、开展正回购操作7650亿元、逆回购累计到期26470亿元,三项合计回笼39482亿元;完全对冲后,2013年度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实际净投放1138亿元,较2012年度的14380亿元大幅缩量。
中新网12月30日电中国央行24日通过7天期逆回购抛出290亿元。而在12月20日,央行已发表声明,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众多外媒认为,央行的举措对股市、降低银行间利率影响不大,但重在稳定市场信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2月25日对此评价,中国人民银行还采取“锁长放短”策略,即通过续做3年期央票,同时伴以公开市场投放短期资金的手段来调控资金面。从该政策效果来看,初步实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控目标。
文章中解释道,如果从逆向思维思考,中国人民银行完全有可能通过“放长锁短”的方式来应对未来资金面的波动,即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资金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这样做的好处是给市场一个清晰的政策信号,以稳定市场预期。
同时香港《文汇报》12月25日报道,为应对年末的资金困局,市场虽认为290亿元的操作量不大,惟量存价低仍起支撑机构信心作用,加上在财政资金投放和SLO等共同助益下,推动银行间资金供给较前明显改善。不过市场认为,年末前资金面仍存一定不确定性,抑制机构融出资金意愿,目前主要供给多集中在隔夜,其他品种较为有限。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12月25日对此报导,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中国金融体系注入了29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尽管与中国银行业100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相比,这笔资金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是央行作出的一个重要姿态,目的是让风声鹤唳的银行继续开展银行间市场业务。
在其26日的报道中又表示,中国央行的注资规模微乎其微,但足以安抚银行情绪。在中国央行周二注资以后,银行停止囤积现金,重新开始互相拆借,七天债券回购利率下跌了344个基点,跌到5.4%,为逾两年来跌幅最大的一次。银行间市场经过过去两周的动荡之后,中国货币市场形势保持平静,各银行纷纷观望央行是否将向金融体系注入更多的流动性。(中新网金融频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