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1|回复: 0

八国峰会放空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5 09: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德拉梅德(Darrell Delamaide)认为,刚刚结束的八国峰会无论对美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都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的好作用,无论是奥巴马的讲话还是会议最终的公报,其实都是空话连篇。

  以下即德拉梅德的评论文章全文:

  说起来,要找一篇比北爱尔兰这次八国峰会公报更加空洞的文章,倒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推动增长和就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各位政府领导人在最终的联合公报当中宣布,“我们达成共识,要支撑需求,刺激我们的公共财政,以及动用所有的增长资源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

  事实是,欧洲执行着严格的紧缩政策,而美国正在进行破坏性的自动开支削减,只有日本刺激经济的努力还称得上是马马虎虎,在这种情况下,说各位峰会参加者将增长和就业视为当务之急,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

  所有与会媒体都将焦点聚集在了叙利亚问题上,大家最感兴趣的其实是各种幕后的纵横捭阖,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说外间对经济讨论就不感兴趣,关键在于,这样的讨论实在无法让人满意。

  众所周知,八国集团是发轫于1975年,最初就是为了应对当时微妙而危险的经济局面,但是客观说来,这一直至今日还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排斥在外的组织,或许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意义了。

  比如说,德国总理默克尔显然并不为国内5.4%的失业率而感到担忧,而且实际上,为了自己国家的重大利益,她也不在乎看到欧元区其他国家出现两位数的失业率,而要她宣称就业问题是自己眼中的当务之急,未免太过荒唐。

  至于奥巴马总统,这样的赌咒发誓也是老生常谈了。多年以来,他一直就在宣称自己要提振经济改善就业,但是却一再对预算赤字鹰派让步,接受了那些显然会打压经济和延缓就业机会增长的政策,而没有勇气拿出相反的方针。

  尽管八国峰会对于总统先生而言,只是他近期忙碌日程的一部分,但是,空洞的公报确实和他最近各种关于政府经济政策的言论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些言论总是说一套做一套。

  比如说,这次峰会标志着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商的正式开始——这个贸易协定是奥巴马大力促成的,而且他宣称,这将在他的第二任期当中享有中心地位。

  许多美国人都已经对所谓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好处感到警觉了,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是意味着美国企业会到海外去投资,为那里的人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在本土有所作为。

  这一新的贸易协定与其说是为了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还不如说是为了让美国企业的专利和版权在海外得到更好的保护,削弱他们受到的环境和劳动力方面的监管力度。

  虽然日程繁忙,但奥巴马还是挤出时间接受了罗斯(Charlie Rose)的采访,对联储主席伯南克看似褒奖,但实际上却不啻诅咒,说他的在任时间已经超出了之前的计划。

  我们必须明白,实际上正是伯南克通过自己的史无前例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作用。

  奥巴马如此评价伯南克,不免让人怀疑联储副主席耶伦(Janet Yellen)或许已经失去了继任机会,因为他对伯南克是萧规曹随,看上去,总统是更青睐前经济顾问萨默斯(Larry Summers)或者其他的老朋友。

  其实,我们不妨暂时将注意力从奥巴马多少有些无用味道的柏林公开讲话听众规模上转移开来,这一次,只有那么几千人到会,而2008年,为了表示对他的祝贺,曾经有20万人集结在他面亲,关键的事实是,他在公开讲话当中向俄国提议进行大规模武器削减,而在此之前几个小时,他曾经和普京总统进行一次私人会晤。

  与此同时,白宫能源政策协调员吉乔尔(Heather Zichal)则向媒体放话,称政府已经准备好采取大规模行动来应付气候的变化,比如加速立法日程表,来处理电厂排放相关问题等。

  愤世嫉俗者会说,奥巴马之所以会在这时才姗姗来迟地大念气候变化经,其实只是一种障眼法,希望能够为Keystone的获得批准开路——这一管线项目将给加拿大油砂行业以巨大的支持,而许多环境专家都相信,这一行业正是全球有害排放的罪魁祸首之一。

  简而言之,虽然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讲话或者声明,但是这忙碌的一周当中,无论是美国经济,还是全球经济问题,其实都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不过,这倒是再度证明了那句古老的谚语——说到不如做到。(子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2 06:56 PM , Processed in 0.0258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