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4|回复: 0

[男女之间] 不要同咆哮的人交往和结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7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愉


本月宣判的李阳家暴离婚案让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最烦恼、最困惑的一段感情。

尽管我当时受到的伤害绝没有李阳妻子遭遇的那么严重,然而,我的经历仍让我陷入了深思──我到底能忍耐自己被虐待多久?

我从来没有公开讲述过或写过那段感情,因为这完全是一件私事。但是如果我的故事能够帮助哪怕一个人脱离这种危险的境遇,我愿意和大家分享这段往事。

了解虐待

当我们提到虐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联想起关于那些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女性的可怕新闻报道和微博图片。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虐待都是身体上的。而且,虽然女性更经常成为虐待的受害者,但男性也常常是受害者──特别是精神虐待(emotional abuse)的受害者。精神虐待可能带来同样的破坏性,甚至更令人费解。
精神虐待令人费解是因为在摆脱虐待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识别它。毕竟,对尚未意识到的问题,你无从下手。心理学家特伦斯•里尔博士(Terrence Real)在其畅销书《婚姻新规则》(The New Rules of Marriage)中对虐待行为做出了如下定义:

(1)呼来喝去,大吼大叫。

(2)恶言相向,说任何以“你这个……”开头的句子。

(3)羞辱或侮辱,说别人品行恶劣或一无是处。嘲笑、讥讽、挖苦别人、乱开玩笑或自视过高。

(4)对另一位成年人指手画脚,告诉她该怎么做、怎么想或作何感受。

(5)信誓旦旦,却言而无信。

(6)撒谎或摆布别人:故意歪曲事实或者欺骗性地改变行事方法,以达到控制伴侣的目的。诸如:“别担心我。我淋着雨也没关系。去吧,你玩得开心点。”

当我读到上述定义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难道这些行为都算得上虐待?这些都稀松平常啊!

不过,我随后意识到,里尔博士是正确的。

他列举的上述行为都是将来可能出现身体虐待的预警信号。并且,这些行为本身就是虐待行为。

虐待在健康的感情中没有容身之地

专家们认为,当你和伴侣同处一室时,如果你发现自己不得不谨小慎微──始终小心翼翼地关注自己和别人的言谈举止──以避免你的伴侣大发雷霆,这就是你身处虐待关系之中的一个最佳信号。

虐待在健康的感情中没有容身之地。一点儿也没有。

人们或许会问,那些处在虐待关系中的人,为什么就不能离开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也许只有那些经历过的人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

如今,你可能不会觉得我是那种会将自己陷入虐待关系之中的人。毕竟,我非常自信,我受过一流的教育,又有着全球化的职业经历。

但是,我曾经和一个施虐者交往过。

他看起来不像个施虐者

起初,他看起来就是完美男友的化身:聪明、风趣、有魅力、帅气,并且在他的行业领域内备受尊重。

不过,他在控制愤怒情绪方面有问题。

只要他感到被轻视或者不被尊重,他就会大动干戈。他从来没有打过我,但他大吼大叫、厉声斥责,嘴里说着关于我和其他人的不堪入耳的话。

引起他愤怒的几乎都是区区小事,但是他激愤的谩骂可以持续几个小时,最终以我泪流满面、我们俩人都筋疲力尽而告终。除了我以外,几乎没有人见识过这些场面,因为他煞费苦心地粉饰着自己的面子。

他似乎对我的家人和朋友最为苛刻。他抱怨满腹,向我数落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他还以此为理由,开始把他们从我们的生活中疏离出去。离开了我最需要的人,我开始孤立无援起来。

回首往事,一切不言而喻:我早就应该离开他。

然而,一旦我开始和他交往,突然间,脱身似乎变得很难。

我没有离开他,因为当他不咆哮的时候,他很风趣、体贴,又对我很好。他很善于道歉,而且他总是向我保证再也不会这样了。我又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事情总会有所好转。

我没有离开他,因为我觉得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应该爱屋及乌。毕竟,我也不是完美的,还有,难道成长不就是学着接受生活的本来面貌吗?

我没有离开他,因为当其他所有人都不能理解他的时候,他说他需要我。而我也以为,我能够帮助他。

我没有离开他,因为变化令人恐惧,想到自己将孤身一人也令人恐惧。走出这段感情实在是太难了。我很累。我不想从头再来,到未知的世界里再次冒险。

我没有离开他,因为我没有勇气去倾听自己的心声。在这个时而冷酷无情的世界上,至少有人能抱抱我。

施虐者看起来不像是坏人

虐待关系让人困惑不解的原因是,大多数施虐者并不像是我们在电影中见到的那些坏人。他们也有人情味,这意味著有时候他们也会友善慷慨。

施虐者甚至往往不知道自己在虐待别人。在他们看来,自己也是被人误解、受人攻击的受害者,而他们的施虐行为只不过是应激反应。

但是,并不能仅凭施虐者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施虐行为,就能减少给那些试着爱他们的人带来的伤害。

在我的故事里,我最终选择了离开。

我离开是因为我终于认识到,即便这段感情给我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实际上这并没有帮助到他。

我硬撑下去事实上是在加剧和纵容他的施虐行为。他必须要认识到这个问题和他身边的任何人都没有关系,问题出自于他自身。他需要的不是我,而是专业治疗。

回首往事,我是幸运的。这段感情持续的时间不足一年,并且我所遭受的侵害在程度上远远不及其他受害者。

因为我们并未走进婚姻,也从未生活在一起,所以我可以抽身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不需要总是和他在一起,这使我拥有了对事态进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在挣扎了几个月之后,我做出了分手的决定。这个决定让我如释重负,甚至让我备受鼓舞──我觉得我又掌控了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我该被如何对待,而不是由其他人做主。

分手的决定还让我此后遇到了我的真爱,并与他携手打造了适合孩子们成长的充满爱意并且安稳的家庭。

我的故事结局完美,但是很多虐待感情都以悲剧告终的。虐待可能带来非常严重和持久的破坏性。一段虐待的感情可以毁灭你的自尊,让你感到无助和孤单。而这些因素都可以引发抑郁。

没有人天生就该承受这种痛苦。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家人和朋友免受虐待的侵扰呢?

如果你仍单身……

如果你仍单身,以下就是我的建议,简单并且好记──不要和咆哮的人交往,不要和咆哮的人结婚。

如果你正在和某人交往,并且你开始注意到他或她有大吼大叫或任何其他符合施虐定义的行为,请郑重地和你的伴侣就此沟通。如果施虐行为没有立即停止,请你离开他或她。

如果你期待有一天为人父母,请记住你正在为你未来的宝贝儿寻找行为楷模。正如我时刻不断被提醒到的一样,孩子会效仿父母的言行举止,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而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正是父母的职责。

如果你正在和某人交往,而他或她称自己的施虐行为顺理成章,因为那就是他或她父母的相处之道,或者说这只不过是他或她待人的方式,这说明他或她还不够成熟,尚不具备建立恋爱关系的能力。

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承担全部责任的过程。施虐没有任何借口。

施虐者缺乏经营感情所必需的情智技巧。我们可以同情他们,但是我们绝对没理由和施虐的伴侣厮守一生。做个好人并不要求你耗费一生的时间来照顾施虐者。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男人、好女人,他们不施虐也不容忍虐待行为。找一个人好好爱吧。

如果你的家庭正在经历虐待……

如果你已经结婚,而你的爱人有施虐行为(或者你自己有施虐行为),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家庭,请马上寻求帮助。

当我们忽视或掩盖虐待的时候,它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愈演愈烈。而施虐行为对下一代产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施虐行为的孩子在成年后重蹈覆辙的几率非常大。

承认问题的存在并寻求帮助并不意味着你不是一位好妻子或好丈夫。你没有任何过错,你也并不懦弱。

请走出家门,与你信任的朋友或家庭成员讨论此事,并寻求专业帮助。比如,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就在中国开通了全国性的女性热线服务。

你能够也必须保证你的家庭拥有健康的环境。这是一项基本要求。你的孩子值得拥有欢乐、温暖、安稳并且远离虐待的家庭生活。这也是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如果你怀疑身边的某个人正在受到虐待……

如果你怀疑你关心的某个人正在受到虐待,让他或她知道你很担心。指出那些你注意到的、让你担心的事情,告诉他们,你随时都是能够推心置腹的交谈对象。请对他们的一切需求伸出援手,比如当虐待行为发生时,给他们找一处安全的住所。

你可能对是否应该牵涉此事犹豫不决。也许你认为这与你无关,或者你有可能判断失误,或者他们也许不想谈论这件事情。但是请记住,受虐者往往都困惑不堪、内心矛盾,此外,虽然他们需要帮助才能摆脱困境,但通常都已和家人朋友不再亲密。

你可能正是他们所需要的那个能够帮他们摆脱受虐境遇、开始弥合创伤的人。

虐待是否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掌握在我们手中

在过去的18个月,所有围绕李阳家暴案的报道中,最令我挥之不去的是李阳自己的一句话。在为自己的虐待行为辩护时,李阳说,家暴在中国文化中并不算一回事。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太多被家暴拆散的家庭。如今,或许有很多人都对这种现状习以为常了。

让我们下定决心和笼罩在家暴阴影下的社会说再见吧。

在沉默中,虐待行为愈发变本加厉。能让我们从窘境中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打破沉默,在发现虐待行为时大声地说出来。

最近,我一直在和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的理事姚越进行相关探讨,她说,在积累了20年扶助受虐者的经验后,她们得到的结论是:我们必须对首次出现的家庭暴力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解决家暴问题的良药是爱。我们必须要足够爱惜自己,才能大胆地对家庭暴力说不。家暴绝不能发生在我们自己、兄弟姐妹、朋友、父母、孩子以及子孙后代的身上。

如果我们都携起手来对家庭暴力说不,那么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再也不会有人能轻易说出“家暴在中国文化中并不算一回事”这样的话了。

因为现在,我们正在塑造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确保我们创造的文化建立在自尊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编者注:点击右上方的“英文”按钮您可以看到英文版本,点击此处您可以听到作者用英文朗读这篇文章。获取有关应对家庭暴力问题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访问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本文作者陈愉是前洛杉矶华裔副市长、女性自由主义倡导者, 畅销书作家,著有《30岁前别结婚》。她有两个女儿。您可以通过www.joychenyu.com与她交流。文中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8 07:48 AM , Processed in 0.0446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