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4|回复: 2

[转贴] A盘极限位置可能达到2500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9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oldpigwang 于 2011-5-30 00:46 编辑

中金公司:大盘极限位置可能达到2500点www.eastmoney.com2011年05月30日 10:33证券时报网
中金公司最近发布研报认为,从估值判断,目前大盘静态估值距离2005和2008年底部水平约有20%的溢价。考虑到今年15%左右的ROE和利润增长水平,大盘指数进一步向下的空间在5%-10%,极限位置可能达到2500点,但2600点附近已经属于较为安全的区域。从板块情况看,目前能源、金融、电信和公用事业基本接近历史市净率估值底部,而信息技术、材料、医药和日常消费品等板块则仍存在较大的溢价。

  中金公司认为,市场短期仍以弱势震荡为主。投资者可以关注超跌个股和盈利增长较为确定的个股,但整体性的市场机会可能仍需等待市场对中期经济走势预期更加明朗以后才会出现.

A股6月市场策略:弱势延续等待拐点

  5月:通胀与电荒齐飞,经济与指数同降

  这个初夏有点“冷”。5月本是大自然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季节,A股市场却仍绿意盎然,似乎还停留在春天里,不肯离去。经济的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均显示经济放缓迹象,而通胀却仍在高位徘徊不下,电荒提前袭来,紧缩政策难以松懈,企业生产成本高企,通胀对企业盈利的侵蚀开始从下游逐步传导至上游……经济似乎进入人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小滞涨阶段。外围市场方面,欧债危机也再度牵动市场神经。上证指数继续挑战我们二季度市场策略报告中所指的区间下限——2700点。本月,上证指数下跌-7.84%,中小板指数下跌-8.49%,创业板指数下跌-16.30%。

  6月:基本面困局依旧,资金面存隐忧,估值继续国际化

各大研究机构已经开始纷纷下调GDP增速,紧缩政策所带来的资金供给约束、电荒所带来的能源供给约束、刘易斯拐点所带来的人力成本约束等使得企业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而应对这种困境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完成的。而通胀压力又使得紧缩难以放松。资金面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连续下跌后机构止损盘的涌出以及国际板开通所带来对于资金分流的心理层面的影响。国际板开通的另一影响在于对当前A股市场估值中枢的重新定位。

  6月行情预测:弱势延续,拐点仍需等待,指数运行区间2600点至2900点

  市场在经历了5月份连续缩量下行后,目前仍难以看到止跌企稳并寻求向上的动力。在近日急跌之后,市场仍需谨慎。市场拐点的出现或需等到通胀回落、从紧的政策得以适度放松之时,但这在短期难以看到。但另一方面,估值支撑也将封锁指数大幅下挫的空间。上证指数的运行区间在2600点至2900点之间。

  6月投资策略:防御为主,适当关注主题性机会

  弱势之下,拐点未明之前,我们仍然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总体仓位控制在60%以下。配置上,以估值稳定的消费类板块为主,同时适当关注主题性投资机会,如发行定价较为合理的新股、电荒受益品种等。6月重点推荐组合王府井(600859)、新华都(002264)、友阿股份(002277)、中国医药(600056)、科伦药业(002422)、天晟新材(300169)、尚荣医疗(002551)、纳川股份(300198).(广发证券)

  A股资金面“旱情”严重

  低迷的换手率、逐渐缩小的成交量,A股市场的疲乏表现,正如同脱水已久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

  近期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资金的“干旱”。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大背景下,缺少活水之源的A股市场,却同时面临着内部的“大抽血”。

  那么,本来流动性充裕的资金去哪里了?为何这些资金近期不愿意进入股市?A股资金面“旱情”将如何发展?

  市场现状

  A股换手率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从4月18日A股创出3067点高点以来,上证指数便持续下跌,成交金额也从当时1600亿缩减至如今的900多亿,缩减幅度达到40%左右。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在近日大盘持续下跌的情况下,都呈现出了资金断流的“干旱”情况。

  近一个月来,二级市场成交量低迷。A股市场资金呈现出持续流出现象,银河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沪深交易资金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流出。观察数据可以看到,自4月中旬以来,沪深交易资金绝大部分交易日呈流出状态。

  近期A股换手率也持续创出新低,现在A股的换手率甚至低于2005年1000点时的水平,创2008年9月份以来的新低。

  资料显示,2005年6月份股市低迷时候,沪市成交金额维持在约40亿~60亿元,2008年9月份股市低迷时沪市成交金额维持在约200亿~500亿元,如今成交金额维持在1600亿元。更值得一提的是,国泰君安研究报告指出,上周市场日均换手率已跌至0.76%。一位市场人士指出,虽然成交量有大规模增长,但成交量的大幅攀升与A股市场扩容不无关系,或许换手率更能说明问题。

  二级市场的大旱也影响了一级市场的资金。数据显示,一级市场打新热情已降至近年来的低点。今年5月以来单周新股冻结资金平均仅为1240亿元,较4月份2765亿元环比降幅过半,更较去年同期下降87%。

  统计还显示,1月份单周平均申购资金为6372亿元,较去年12月下降42%;2月份平均每周申购资金为6106亿元,环比下降4%;3月份平均每周申购资金为5010亿元,环比下降18%;4月份平均每周申购资金为2765亿元,环比下降45%。

  五大“抽水机”

  IPO高频率扩容

  截至5月26日,今年共有138家公司首发上市,按每月20个交易日计算,每个交易日平均新上市1.38家,首发募集资金为1457.44亿元。这种高频率的IPO“抽水”,也许会一直持续下去。

  大小非减持欲望强

  据统计,今年A股日均减持数量为4亿~5亿元左右,其中4月份日均减持量超过了5.2亿元。而根据以往的特征,大市越差,股东的减持欲望越强。这对处于弱势的二级市场,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再融资凶猛

  以增发为代表的个股再融资,甚至比IPO更加“凶猛”。据统计,截至5月26日,两市共有67家公司增发,增发股数为130.99亿股,增发募集资金高达1871.40亿元,比IPO募集资金还多400多亿元。此外,今年前5个月共有11家公司配股,募集资金226.28亿元。另据统计,截至5月底,两市已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发预案,预计募资将超过3600亿元。

  国际板会分流资金

  虽然国际板承载着提高中国国际金融地位等重大责任,但国际板对A股的直接冲击却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推出国际板会分流A股资金;其次,国际板将拉低整个A股估值,高估值的中小板、创业板泡沫有破灭的危险。

  新三板挤出效应

  与国际板有类似“抽水”效应的是新三板。有人曾估计,不出几年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或将超过上万家。由于未来门槛将降低,普通投资者也可参与其中,这对高估值的中小板、创业板而言,无疑又是一大打击。(现代快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30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聪明人,不反大盘,“逢低买吧”,好!
看来昨天碰到2663反弹还是短命的,那2663就不是底。强词夺理反盘,偏要在长跌盘时大叫2年后的5000,是傻瓜。
本人在3050处已成功逃顶,现100%现金等底。计划将在2600作短期反弹,30%仓位。因为2600虽离2500不远,但时间上还不到位,不会是终底。2600轻仓,有利就收,套牢就到2600以下再建,分期分批 建仓。(时间点位的底应在6月底,7月初OR  LATER)这样,基本保持主动。建仓后仍留10%现金在手。
同学们,‘涨涨涨’,5000.5000.5000,虽如醉酒般令人陶醉,但牢牢套住后如大醉醒后的头痛。不如认可TREND 更潇洒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3 03:15 AM , Processed in 0.0410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