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1

[转贴] 占豪3.7早盘:周一走势与操盘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6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末最热的就是两会,很多很重要的信息,捡两个说说。

    1、 未来五年保障房3600万套,今年和明年分别为1000万,后面三年1600万套,这3600万套房子建下来,至少可以住进去一个多亿人口,城市的住房紧张问题会得到有效缓解,至少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可较大程度上获得缓解。当然,没那么多需求,房地产显然要面临较大的压力,房价老老实实降下来恐怕是未来唯一途径了。

    2、 去年卖地收入2.9万亿。这是有点意思的问题,去年调控是逐渐下来的,房地产商是拼命拿地,最终一年用2.9万亿拿地,这2.9万亿可以说大幅缓解了之前曝出的7万亿地方政府融资导致的资金压力,这个压力转给了房产商。而相应的,政府又增加保障房供给以及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总有一种感觉,这次当局要杀富济贫,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过上两三年就知道了(地方政府从开始抵抗中央政策,把地卖出后开始因为中央压力执行政策,这就是博弈,博弈的主要角色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房产商、商业银行、炒房客、买房人。)。所以,笔者还是给地产商一点建议,即自己手里的房子越早卖出去,越早把资金收回来越好,否则挺到最后可能要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如果因为通胀欧洲也进入加息周期,中国利率加大向上调整速度,房地产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3、 个税起征点提高没什么悬念了,未来收入分配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一点对经济结构以及股市机构都会产生影响。

    周末博文我们对当前大势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细分析,这里就不作过多的重复了(还没看到的战友应该补上)。上周五大盘一个中阳线创了反弹新高并站上反弹新高,缺陷是量能不足。因此,周一市场要做的就是放量拉升,如果不能放量短线就可能调整,而如果从这个位置开始调,股指可能就要回踩到半年线附近了。因此,周一至周二市场务必补量,放量向2950点上方突破才是应该的走势。

    板块方面,资源股特别是能源股、稀土概念、新经济的新能源概念都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同时还有金融股和地产股对大势影响很大。其它如通胀预期概念、迪斯尼概念、区域经济等一些概念股都可能有阶段性机会。

    操作上,短线注意上攻是否放量,在当前这种格局下放量上攻继续持股,如果短线高位盘整或5日线和10日线均不见支撑短线就要小心。中长线布局继续持股。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原诚司成中日“友好”的第一个替死鬼》

    日本外相前原诚司辞职了,这个有着总统之志的外长上来就对中俄示强,结果受到中俄夹击,直接结果就是菅直人政府的支持率越来越低。最近中国战机开始飞临钓鱼岛,这意味着中国以后不但在政治上施压,军事上也开始施压了。毛子更夸张,直接准备在千叶群岛部署军事存在,千叶群岛可是挨着日本,这意味着俄罗斯随时可以登录日本本土进行攻击,日本在北方的军事是很薄弱的,战略上很容易被毛子抄了后路。

    中日上个月28号重启战略对话,这刚刚对话完前原诚司的外长就被迫辞职,由头是接受旅日韩国人20万韩元的政治献金(合不到1万6千元人民币)。这不过是辞职的由头,真正的原因恐怕是中国通过政治影响力开始影响日本政坛。一个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外长只能成为前阶段政策的替罪羊,前原诚司辞职恐怕就是中国要日本为前面所做的付出的第一个代价,也是对日本政客的一次强烈警告。

    日本经济最近再次回到下滑状态,再这么下去中美欧俄到现在为止都还很安全,日本先死翘翘,成了这次危机和博弈的第一个牺牲品。这就是现实,一个国家如果不以自己实力为基础过分狂妄,过分不知天高地厚,那么它既是最早的牺牲品。现在,日本又要抱着中国的脑袋摇了,中国给出的条件一定是向中国软化,中国经济上可以考虑一下日本。现在,前原诚司下台就是中日关系缓和的第一步,这个缓和还有很多后续、反复,但第一步算是走出来了。而这一次中国却是实实在在影响了一把日本政坛,这就是大国的影响力。

    菅直人还在作垂死挣扎,倒向美国没有提高他的支持率,那么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将下滑的经济搞上去才可能苟延残喘下去,而经济要起来不与中国合作半点希望都没有。所以,前原诚司就成了菅直人第一个牺牲品。后面还有谁?菅直人还能挺多久?这恐怕要看日本到底拿出多少让中国心动的筹码,到底向中国作出什么样的让步。否则,中国不可能为了菅直人的位置而让渡太多利益。

    另外,台湾小马还打如意算盘吗?该怎么着怎么着吧,杀鸡儆猴是中国人的小道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3 07:47 AM , Processed in 0.0280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