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0|回复: 4

[转贴] 人民日报两周三论股市:应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06: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QQQ? 于 2010-12-2 06:42 编辑

人民日报两周三论股市:应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
2010年12月02日 17:48 来源:同花顺咨询


第 1 页- 人民日报两周三论股市:应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
第 2 页- 人民日报:中国股市,下一个20年怎么走
第 3 页- 人民日报发文力挺 A股能否迎来转机


  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发文论股市

    近期人民日报海外版连续发表三篇社论,11月24日发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可以预期》的评论员文章,称抑通胀不以打压股市为代价;12月1日发表《中国股市,下一个20年怎么走》的评论员文章,称要警惕和打击操纵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今日再度发表专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的文章《经济金融稳定 “热”钱就会变冷》,称应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

人民日报海外版截图
  (原文标题:经济金融稳定 “热”钱就会变冷)

  专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避免价格大起大落防止资金出走,减缓货币存量增速有序引导投资。”

  11月11日至12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峰会上,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遭到众多国家的指责。在美国实际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美联储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大量热钱的产生,而这些热钱很可能会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引发通货膨胀。那么,美国的这种做法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要如何应对呢?为此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避免“桑拿浴”后的“冷水浴”

  问:美国推出的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从2009年3月起,美联储分批购买了1.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相关债券,当时的政策为挽救美国金融体系免于崩溃发挥了作用。那么此次出台的宽松政策是否还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李稻葵:美国这一次推行的新一轮的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意图是通过扩大投资,进一步降低长期利率, 预防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复苏,但由于美国金融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这种政策愿望虽好,最终发挥的作用却可能相对有限。

  问:美国的宽松政策势必会产生大量的热钱。这些热钱到底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

  李稻葵:什么是热钱,热钱指的是投机的钱。那么很多来中国投机的钱,他自己都不知道来中国是投资两个月,还是投资半年,还是投资一年,还是投资5年。他来的时候对中国的形势不见得看得很清楚。

  如果我们自己的金融形势、经济形势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那么冷钱就变成了热钱。如果中国的经济,中国的金融是稳定的,那么热钱进来之后,热钱也会变成冷钱。

  我想中国经济必须要避免的一个风险就是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为我们的货币存量已经创了世界纪录。因为只有把这个事情管好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热钱对我们带来的冲击。对热钱,我们是怕他撤资,来不怕,怕你走,你一走的话,会给经济洗冷水澡,是正在洗桑拿浴突然转到冷水澡般的冲击。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市场管理好,它的价格不是大起大落的话,那么资金出走的动力就会大幅度减少。

  警惕资金形成的“堰塞湖”

  问:目前我国的货币存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这不是说明咱们国家可用的钱多了吗?

  李稻葵:但是它的负面影响是什么?它的存款形式是不稳定的,是随时可以变现、随时可以转换形式的。它不像股票,不像汽车,也不像固定资产,它的形式随时可以改变,随时可以从银行,或者从百姓的床褥子下面拎出来去买东西的,如果大量取出来,对银行体系是个冲击,对整个经济也是冲击。

  这么多的货币,如果管理不善的话,它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出境,离开中国境内,那风险就大了。举一个例子,这么一个高的货币存量,就像我们地震之后的堰塞湖,地震形成的湖,水位很高,而境外的水位比较低,境外的货币存量比较低,这么一个高水位,如果短期之内控制不当,水位迅速下降,资金迅速流走,会冲击我们经济的稳定性。

  上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就是这样,先是过热,全球金融界对拉丁美洲看好,大量资金涌入,流动性过剩。突然间不看好,资金流出。还有上世纪90年代的泰国,从泰国开始的东南亚到亚洲、俄罗斯的金融危机,这一场美国的金融危机本质上不就是如此吗?这些教训我们应该记得很清楚。

  因此,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的挑战。当下我们可以从调整宽松的货币政策着手,减缓货币存量的增长速度,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序将银行里的存款引导出来。

  问:把钱引到哪里呢?

  李稻葵:需要发展资本市场,股市要扩大,通过扩大股市的方式,把资金逐步地引出来。同时也要有序地让资金出国投资,前提是有序的、可控的,逐步出国投资。

  目前出国投资的机制已经有了,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全面地、系统地提升,值得研究,去逐步地放开,让百姓多一些投资的渠道,不仅仅是从上海的A股、深圳的股票市场投资获得收益,也可以出国去投资,通过投资我们一些贸易伙伴的金融工具,来获得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份回报,这个是大有可为的。(人民日报晚间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6: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中国股市,下一个20年怎么走
  20年前的11月26日和12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挂牌成立,标志着新中国股市开始起步。20年后的今天,中国股市走过了发达国家股市100多年走过的路,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而受到世界瞩目。

  20年一路走来,中国股市历程并不平坦,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它的每一步成长,无不伴随着各种争议和思想认识的解放和突破,无不伴随着市场的阵痛,小到投资者个人,大到国家监管层面都在反思和阵痛中不断成熟。与此同时,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为股市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今中国,股市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国家创新战略、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换、丰富全社会融资和投资渠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20年的股市仍然很年轻,中国股市距离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上市公司质量和市场监管水平亟待提高、轻投资功能重融资功能的理念亟待改变、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健全等,其中核心问题是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

  目前中国有约1.5亿股民,股市已走入数亿家庭,投资者涉及各个社会阶层,中国股市的一举一动,牵动数亿人的敏感神经,股市大幅波动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原则,维护市场稳定运行,避免股市大起大落,切实维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股市真正成为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是股市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股市的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对股市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证监会等5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的意见》,对打击内幕交易进行了全面部署,在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迈出可喜的一步。未来管理层还应在打击谣言扰市、操纵股指等方面加大力度。从目前媒体披露的消息看,导致“11·12”市场暴跌的深刻背景值得深究,这其中固然有市场本身调整的需要,但上调印花税谣言,以及某国际知名投行向投资者群发卖出中国股票邮件则是大跌的导火索,而在此前不久,正是这家投行发布了积极看好中国股市投资前景的策略报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操纵股指牟利之嫌。对于此类事件,应该追查到底。华尔街的精英们在引发了金融危机后,正在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本市场,伺机兴风作浪,牟取暴利,我们对此必须有高度的警惕。内地与香港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强合作,联手打击操纵市场的国际资本大鳄,切实维护股市稳定和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在世界历史上,股市在大国崛起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也将是如此。展望未来,中国股市任重道远,将肩负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贸易大国向金融大国、经济强国转变的历史重任。股市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对下一个股市20年充满信心。

  (作者:石建勋 为本报特约评论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06: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发文力挺 A股能否迎来转机

  在此背景下,机构认为,明年或迎牛市最高看至4200点,短期缩量后将有长阳
  人民日报1日再发社论称,避免股市大起大落,使股市成为增加老百姓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此观点被视为维护股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官方论调。在此背景下,未来股市究竟将如何演绎?值得关注的是,周三两市成交量破天荒缩至千亿附近,这是否意味市场面临变盘机遇呢?

  人民日报社论

  避免股市大起大落

  《人民日报》(海外版)12月1日再次发表了以《中国股市,下一个20年怎么走》为题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文章称,目前中国有约1.5亿股民,股市已走入数亿家庭,投资者涉及各个社会阶层,中国股市的一举一动,牵动数亿人的敏感神经,股市大幅波动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而且也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原则,维护市场稳定运行,避免股市大起大落,切实维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股市真正成为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是股市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章还表示,从目前媒体披露的消息看,导致“11·12”市场暴跌的深刻背景值得深究,这其中固然有市场本身调整的需要,但上调印花税谣言,以及某国际知名投行向投资者群发卖出中国股票邮件则是大跌的导火索,而在此前不久,正是这家投行发布了积极看好中国股市投资前景的策略报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操纵股指牟利之嫌。对于此类事件,应该追查到底。

  展望未来,中国股市任重道远,将肩负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贸易大国向金融大国、经济强国转变的历史重任。股市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有理由对下一个股市20年充满信心。

  市场影响

  12月资金压力将趋缓

  进入12月份,“年末”这一季节性因素将开始发挥作用。资金面在经历了11月中旬开始趋紧、11月底紧张态势加剧之后,市场对于未来继续收紧预期的“副作用”已展现得淋漓尽致。

  多位受访的银行人士认为,资金面紧张的峰值已过,随着年末资金支付需求快速上升,央行保证流动性安全的必要性开始凸现,12月份资金面将会维持总体均衡。

  大势研判

  三日地量后必有长阳

  倍新资讯认为,周三大盘惯性探底后出现震荡向上的走势,与其预期相符,2800点所显现的抵抗特征应该说是有效的,大盘再度大跌的可能性极小。当日另一大特点是大幅缩量,沪市方面成交大幅萎缩至一千亿元出头,说明抛压已经不大,如果1000亿以下的量维持三个交易日,将必有长阳出现。

  另外一个信号是煤炭、有色重拾升势,单靠目前的热点很难支持大盘走出行情,特别是在打击内幕交易的背景下,一旦大幅预增或高送转之前被大幅炒作,肯定被查是否与内幕交易有关,所以现在炒的往往都是在预期内的基本面,基本面有惊喜的反而可能不会被炒。中线需要关注的反而是调整充分的有色、煤炭等主流板块。

  机构观点

  明年最高或4200点

  “2011年A股市场将是一个牛市。”在“国金证券(15.92,0.08,0.51%)2011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会”上,国金证券研究所给出了肯定的判断。“我们预测明年股市前低后高,全年波动区间在2700点至4200点之间,消费和新兴产业板块仍可重点配置,周期类个股板块相对低配。”

  国金证券认为,2011年A股将是牛市。从经济面来说,宏观部门给出的GDP增长预测是9.5%,这对市场而言是利好而不是利空。从货币上来讲,货币供应将正常化。通过简单计算,国金证券认为明年银行储蓄搬家会为A股市场新增2万亿左右的资金;从估值来看,目前银行、地产等几大行业拉低了整个市场的平均估值,A股估值还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位置,由于判断明年中国经济增速是逐渐上行的,所以上市公司盈利增长也会逐渐向上,乐观判断,明年A股估值可以给到20倍。

  在行业板块方面,2011年度国金证券重点推荐两大投资主题,“消费主升浪”与“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包括消费方面的医药、保险、汽车、电子与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在内的有七大行业有望获得较好投资机会。(江淮晨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7: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组织抢劫,直到最后一根稻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将银行存款引入股市”,这招很好。将钱引入虚拟世界,减小通胀的压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3 06:48 PM , Processed in 0.0361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