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0

[转贴] 「大富翁」的地產霸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9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貸評山下:「大富翁」的地產霸權
2010年09月03日
(13人)瀏覽人次:7,133FacebookTwitter轉寄朋友
小時候玩過「大富翁」這個紙板遊戲,開始時參與者有相同的「紙」幣,過程中每個人都有機會買房地產,運氣好的買了些升值大的,運氣不好的就買了些升值小的。遊戲後期,當所有房地產售罄,亦即整個分配過程完結後,其他人走過某人的房地產都要交過路費(除非跌進了監獄),輸的人,通常是因為交了太多過路費而破產。這個遊戲有個怪現象:弱的一方,通常寧願坐牢也不願意付過路費!
坦白說,小時候沒想過現實跟這個遊戲有不少借鑑的地方:地產霸主經過激烈競爭,淘汰了很多對手才能完成霸業,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所以霸業的產生,不一定是用了霸道的手段,但霸業既成,其他人就要面對不能承受的過路費(租金),社會也因此分化,變成只有兩種人:一是有樓、二是沒有樓。

貧富懸殊令問題惡化
不過,我不認為一句地產霸主,就能解釋香港樓價的長期高企,事實上,如果成本高,地產商風險也高。有學者認為,根本原因是「香港過去投入在建房的資源及土地太少,致使已建成的總體樓宇面積與人口比例極不相稱。」但我認為這不是事實的全部,因為無法解釋為甚麼世界上很多地方的樓價也很貴。
高樓價一個重要成因是貧富懸殊,而高樓價的結果,會反過來加深貧富懸殊。印度的孟買、俄羅斯的莫斯科、中國的北京上海等,平均工資不高,但樓價卻高得驚人,相同之處是有小部份人先(巨)富起來,去爭奪市中心珍貴的土地資源。樓價 Inelastic,不是因為一般的土地供應太少,而是因為核心的土地永遠是有限供應,分別在於有沒有巨富去追逐。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過去十年,香港平均工資沒有增長,樓價卻大升,因為只要有幾個百分比的巨富,便足以拉動核心區樓價,再輻射出去。德國的貧富懸殊相對小,是否能解釋德國樓市相對不太瘋癲呢?
你認為先有「大富翁」才有高樓價,還是因高樓價才有「大富翁」呢?
黃元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8 10:11 AM , Processed in 0.0597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