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3|回复: 0

[转贴] 畢老林 - 投資者日記 (12/087/2010) - 擴大量寬落空 風險資產捱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1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1日,周三。隔晚美股低收,道指初段最多急挫147点,但联储局公布维持息率不变,并决定以赎回到期按揭证券所得的本金再买入较长期国债,刺激指数由低位反弹,尾市跌幅大幅收窄至54点。港股高开68点,初段走势尚可,但很快便无以为继,恒指最低造21239点,全日下跌179点或0.8%,收报21294点,成交金额增至614亿元。国企指数大幅跑输大市,急挫206点或1.7%,收报11737点;期指下滑152点,收报21309点,高水15点。

种类变规模不变
联储局决定把赎回到期按揭抵押证券所得的本金,再次购入年期较长国库债券(行动将於下周二开始),以不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为原则,延续量化宽鬆政策……,相关消息,执笔时已无人不知。

过去两周,老毕多次论及量宽,毕竟是传媒人,有时为了加强论点的「张力」,却因作者(本人)对事实认知不足,行文以至标题往往跟实况有所出入。以题而论,上周〈贝三招蓄势待发 QE2如箭在弦〉,望文思义,老毕对联储局次轮量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观点已清楚不过。结果却是,联储局虽决定重新买债,但资产负债表规模并没有因此而扩大,变的只是资产组合内的持债种类;规模既不变,QE2之说也就不攻自破。

撰写此文後,老毕8月9日於《信报论坛》读到文少伯君大作〈QE2机会微〉,以题论题,跟老毕的〈QE2如箭在弦〉对比鲜明,立即引起在下详阅的兴趣;当然,我更想知道的是,到底文君对还是老毕啱。

答案?联储局已透过行动,把票投给了文君。尽管如此,老毕仍觉心服口服,对《信坛》卧虎藏龙,能写出层次分明,观点毫不含煳却又理性客观的分析评论者大有人在,深感高兴。

赞美之词到此为止,有兴趣一读该文的朋友,上网DIY可也。然而,最後还是要一提,个人认为,文君的观察,準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阐清了联储局周二的政策决定,涉及的是如何管理现有持债组合内的现金,而非扩大其资产规模;换句话说,美国尚未正式进入QE2。文成於联储局作出宣布之前,足见作者思路清晰,未受媒体对政策胡乱臆测所误导。

通胀通缩仍在角力
值得补充的是,联储局的决定,向市场传达了一个重要讯息:量宽虽未扩大,但早期购入的按揭证券、机构债券等资产陆续到期,联储局选择把现金再投资於美国国债,等於不容许现有资产组合自然地缩小。换言之,货币政策虽未进一步放宽,却亦没有变相收紧,从中可以看到,央行决策层内「反通缩」与「反通胀」两派,依旧势均力敌。从政策立场看,联储局仍在竭力保持一个「均衡」状况。

同文陈大为君话斋,大话怕计数。老毕尝试以手头资料,替联储局未来十二个月到期的按揭抵押证券(MBS)、「两房」等机构债券(Agency debt)和美国国库债券(USTs)算算账,以便从数字上看看联储局的「现金管理」是怎么一回事。

以总额计,未来一年陆续到期的上述三类资产,合共3400亿(美元.下同),其中MBS佔2300亿、机构债券500亿,国库债券佔去馀下的600亿。屈指一算,联储局以债券到期後所得现金,分阶段购入二至十年期国债,简单地按月平均摊分,即联储局把赎回到期债券得来的本金购入国债,每月价值不足300亿;反之,若任由这些债券到期而不作再投资,联储局自去年春推行量宽以来所建立的资产组合,便会相应收缩接近二成【表】。

在联储局宣布决策翌日,欧美股市跌至七个一皮,欧罗兑美元亦跌穿1.29水平,美国十年期国债孳息低见2.71厘;具避险功能的日圆和黄金表现硬朗。这是联储局既不扩大量宽又无退市之意下,市场因大失所望而捨弃风险资产,还是借「坏消息」获利回吐,拭目以待可也。

内地通胀符合预期
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CPI上升3.3%,PPI增幅放缓至4.8%,零售总额增长17.9%,人民币新增贷款5328亿元,首七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4.9%。内地通胀数据大致符合预期,主要是恶劣天气令食品价格上涨有以致之,不少经济专家预期通胀已经见顶。然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增幅略低於预测,因生产原料价格涨幅下降所致。内地经济增速趋於放缓,通胀压力也基本受控,引来中央政策基调转向温和的憧憬。A股造好,沪综指重上2600点水平,收报2607点,升幅约0.5%。

老毕之前多次提到,惠誉上月中曾就内地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发表报告,指出部分贷款被「打包」为「非正式证券化投资产品」(informal securitized investment products),并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之中,令内银实际信贷规模有被隐藏之嫌。计及这笔「曲线」贷款,上半年内银新发放贷款增长约5.9万亿元人民币,较官方数据4.6万亿元高出三成。

内银隐藏贷款恐见光
中银监可能察觉到这笔「曲线」贷款的潜在风险,近日要求银行明年底前将表外贷款转入资产负债表内,并要求银行将之前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的所有表外资产,在今明两年全部转入表内,并按150%的拨备覆盖率计提拨备。此外,中银监也要求大型银行按11.5%,中小型银行按10%的资本充足比率计提资本。

这笔「曲线」贷款的形式,正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最佳例证。内地今年收紧信贷规模之後,银行通过信託贷款类的理财产品,大量发放额度外的表外贷款,藉以规避中央政策。目前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已超过2万亿元,万一「爆煲」,後果不堪设想。然而,这笔隐藏贷款转入表内,即时「见光」之後,银行的表内风险加权资产(RWA)势必上升,增加了银行的计提拨备,并加速资本金消耗,从而加快内银再融资的速度。

即使民行(1988)派发优於预期的业绩,股价仍然跌近2%。其他内银股亦要「捱沽」,信行(998)急挫3.3%,建行(939)与工行(1398)齐齐跌逾2.5%,中行(3988)、招行(3968)及交行(3328)跌幅俱达2个巴仙。

住房空置率继续「靠估」
早前市传内地有六千四百五十万个「零读数」住宅电表,反映住房空置问题严重,楼市泡沫乍现,但数据真确性受到质疑,而国统局终於给予一个较为明确的官方答案,就是目前无法统计住房空置率。

当局解释,仍然未能计算出空置率,原因是空置率包括空置的概念,房子空置也是近幾年由於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新的问题,要清楚作出计算十分困难,什么状况才算是空置,须要计算空置时间,这很难定出一个标準。如此说来,「空置率」一词,岂非要继续各自表述、一味「靠估」?

异动股方面,工行(1398)公布私有化工银亚洲(349)详情,每股收购价29.45元,相当於工银去年市账率2.14倍。私有化作价较市场预期略低,惟股东推倒建议也没有好处,有可能要「夹钱」供股,兼且被削减股息派发,变成「财息兼失」。工银亚洲復牌後爆升近二成半,登上升幅榜首,收报28.75元。另外,和黄(013)霍大班增持消息曝光後,跟风者众,刺激股价上扬6%,升至61.85元的二十二个半月新高。「入了一球」(买入一百万股)好波,不愧霍大班!

财经SMS

■美国商务部公布,美国6月份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扩大19%,至499亿美元。5月份贸易逆差经向下修正後为419.8亿美元,初步资料为422.7亿美元。6月份贸易逆差意外扩大至二十一个月以来的最高水準,因从中国的进口大幅增长。

■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宣布,俄罗斯第二季GDP同比增长5.2%。主要受食品和粮食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带动,截至8月9日当周俄罗斯CPI升幅为0.2%。受荞麦价格上涨推动,荞麦价格当周上涨7%,自去年年底以来上涨51%。

■英国国家统计局称,7月份国际失业指标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截至6月份的三个月失业人数减少四万九千人,总失业人数由此降至二百四十五万七千人。截至6月份的三个月失业人数不仅创下2007年6月以来最大降幅,而且失业率与截至5月份三个月的7.8%持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4 01:48 PM , Processed in 0.02970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