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 2010-08-09 10:06:32
薛宝仁展示杂誌的创刊词,指大陆遍佈投资陷阱。(李泉摄)
一批早年到大陆投资的港商,遭遇投资陷阱后,不少人血本无归甚至破產收场,他们在大陆上访多年但无结果,近日决定集资出杂誌為自己发声,称要「记录真实的歷史」,希望可以让更多到大陆投资的港人汲取他们的教训,杂誌将在下月出版发行。
明报记者李泉 深圳报道
年近70岁的薛宝仁8年前到深圳宝安区承包一间国企食品厂,投入大量资金及精力,最终让工厂起死回生,但国企「输打赢要」,10个月后以欠承包费為名将他「一脚踢开」,并将他的所有收回,令他损失数百万元人民币。薛宝仁向当地法院提出上诉,结果赢了官司输了钱,最终并未获得任何赔偿。经过多年的上访及到有关部门静坐请愿,但并无结果。
国企输打赢要 损失数百万
年初开始,薛宝仁与其他数名同样在大陆遭遇投资陷阱的港商集资,希望筹办一份有关大陆投资的杂誌,杂誌名為《投资与陷阱》,预定9月开始发行。他表示,这几年来两手空空去争取权益,各方面虽然都為他们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是效用不大。受影响的港商也成立了多个组织,希望可以守望相助,不过那麼多年来,根本未能成功解决一宗案件。他除了对大陆司法制度强烈不满外,亦指近年来眾多港商进军大陆投资,却被骗至血本无归,而港府却睁隻眼闭隻眼,只扮演「信差」的角色,让港商投诉无门。
「我这个人太硬颈。经过多年抗争,心境也平静了下来,不过心里总有些话想讲。」他在创刊词内写道,「到底是先有投资还是早有陷阱,在一个没有法制,没有言论自由,没有人民监督的国家,无论哪个领域,哪个行业都有令人防不胜防的陷阱,而非因先有了投资才见钱眼红,才有了开门招商,关门宰狗。」
筹钱出杂誌 首3期免费
薛宝仁称办杂誌的目的,是要「记录真实的歷史」,可让更多到大陆投资的港人汲取他们的教训。為了筹备该份杂誌,薛宝仁近日不停奔波于深港两地,由于经费有限,他们将杂誌的编辑排版放在深圳进行,然后在香港印刷发行。每个月发行2000本,首3期免费派发,到第4期开始,希望可以卖20元一本,筹集到资金继续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