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0

[新闻] 美股被“剃光头”的罪魁祸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3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美国股市上周四一泻千里的行情中最离奇的事件之一莫过于见到埃森哲(Accenture)和Boston Beer这类大型公司的股价骤跌至1美分的水平。

相关报导
六只被“剃光头”的美股
更奇特的是,众多以往看上去会抓住这百年难遇的机会逢低买进的市场人士竟然丝毫没有在如此低价买进的意图。

上述 低的股价水平主要归因于所谓的“无成交意向的报盘”,即远远脱离预计将实际成交的报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主席Mary Schapiro向众议院专家小组表示,这种报盘在市场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市场参与人士称,这种报盘在维持流动性以及保持市场顺利运行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造市商没有足够的流动性供其在某一股票的近期价格区间附近开展交易,那么上述报盘操作就有了用武之地,该造市商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要求,而不必将其报价提高到超出自身流动性能力之外的水平。这类报价往往会定在1美分或接近1美分的水平,但实际出价将会远远高于该股近期的交投水平,一般至少是两倍的价格。这样的报价实际上只是权宜之计,从不意味着要成为实际成交价格。

在上周四之前,人们可能远远没有料到这类交易会被执行。实际上,部分市场参与者甚至都不知道这类报价的存在。然而,上周四股市的“闪电崩盘”对上述预期构成了公然挑战,一些交易居然在上述报价情况下得到了执行,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上述报价水平的交易之所以得到执行是因为股市的流动性迅速被消耗,市场只剩下这种1美分的“无成交意向的报盘”。市场卖出指令的运行机制是:沿着指令不断下行直至发现符合条件的报价,一旦低板价指令成为仅有的能发现的报价,那么交易就会被执行。

Schapiro在周二的听证会上表示,价值股在1美分水平上交易的荒唐结果归因于“无成交意向的报盘”。她还说,SEC正在对这种无意被执行的报价操作进行审查。

Donna Kardos Yesalavic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3 04:10 AM , Processed in 0.0276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