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7|回复: 0

[新闻] 中國出口 16個月最強 按年增 21% 人民幣短期仍難升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0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國出口 16個月最強
按年增 21% 人民幣短期仍難升值
2010年02月11日
(未有評分)瀏覽人次:0轉寄朋友
【本報訊】自去年 12月中國出口擺脫跌勢後, 2010年首月繼續錄得雙位數增長,按年勁升 21%,創 08年 10月以來 16個月新高,顯示海外市場經濟轉好,內地經濟進一步穩固,亦令敦促人民幣升值的國際壓力找到有力支持。不過,專家認為,基數效應與春節因素令 1月數據「失真」,來季人民幣升值機會不大。 記者:尹燕麗
中國出口轉好,除面對人民幣升值壓力,亦面臨更多國家的保護主義挑釁。對於人民幣應否升值,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針見血,「一些國家(美國和歐洲)一方面要求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又採取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其實質就是要抑制中國的發展。中國絕不會屈服於這種壓力。」

今年出口恐先高後低
放大圖片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 1月出口按年增長 21%,比上月加快 3.3個百分點,進口按年增長 85.5%,為近 20年來最快,但按月則分別下降 16.3%及 15.1%。經季節調整後,出口按年增長 14.4%,進口增長 61.5%。貿易順差 141.68億美元。申銀萬國預期 2月出口同比增 38.3%,全年出口增速達 21.9%,現「先高後低」格局。
美銀美林亞太區經濟學家陸挺指出,今年與去年春節處不同月份,造成數據「失真」。他預計今年出口增速達 15%,進口更快將達 20%,因為中國大部份出口為加工貿易,開始進入重新庫存化過程,加上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令進口價格上漲較多。他認為,中國解讀 1月數據時會較為謹慎,將多觀察數月後才會調整政策,故料人民幣在下半年或開始升值。

陶冬:升值難救貿易失衡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認為,未來 3個月人民幣不會大幅升值,因為歐洲債信危機令全球經濟復蘇又遇坎坷,全球經濟「二次衰退」擔憂加強,中國擔心出口未穩。
陶冬指出,人民幣升值對於貿易失衡作用不大,因為貿易失衡的主因是美國過度消費及製造業萎縮。中國將通過提高居民收入來減少貿易順差,並令中國居民從中受益,促進消費及經濟增長,有助由內需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轉型。
谷內需容易刺激通脹,而今日公佈的一系列宏觀數據,被視為何時加息的參考指標。中金報告認為, 1月份通脹介乎 1.6%至 2.0%,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 PPI)同比增 4.5%, 1月份新增貸款在 1.5萬億元人民幣,貨幣供應 M2增速回落至 25.8%。

中國 1月進出口數據
-經季節調整前-
《出口》按年:+21.0% 按月:-16.3%
《進口》按年:+85.5% 按月:-15.1%

-經季節調整後-
《出口》按年:+14.4% 按月:-5.5%
《進口》按年:+61.5% 按月:-0.9%

註:順差為 141.68億美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7 04:43 AM , Processed in 0.0390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