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3|回复: 0

[新闻] 分析:中国强劲增长让亚洲喜忧参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KV电子(KV Electronics)位于曼谷郊区的工厂里,年轻的女工们卖力地生产着工业设备零部件,以应付未交付的定单。

尽管工厂里一派繁忙景象,但厂主Katiya Greigarn却忧心忡忡。他担心来自中国的竞争会彻底击垮泰国电子行业。

KV在这种压力下做出了相应调整——丰富产品种类、提高质量、缩短制造时间,并专注于工业产品、而非民用产品。

但中国快速的技术进步、低劳动力成本和规模效益,一直在挤压KV的生存空间。“如果客户想在价格上拿我们做比较,我会说‘别费心了,这是在浪费时间',”Katiya表示。

中国今日发布的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将受到整个地区的密切关注。在当前形势下,中国超过预期的增长——分析师们已预计是两位数——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令各国愈发担心中国政府会加大政策收紧力度。

KV等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有助于说明中国与周边一些邻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尽管中国对原料的需求,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

在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等制造业规模较大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仍不明确。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发布的贸易数据研究报告显示,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出口产品类别与中国有显著的差异性,而泰国和马来西亚与中国的重叠则要多得多。

韩国和台湾地区(与中国)的重叠较少,但它们却更依赖高附加值制造业——但随着中国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这一领域很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目标。与中国竞争更直接的经济体,一直走在央行干预市场的最前列,以限制其本币兑人民币升值。

渣打银行驻新加坡的亚洲研究部主管许长泰(Tai Hui)表示:“我们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客户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十分关切。”

不过,目前其它亚洲制造国对中国的出口正突飞猛进。与一年前的比较让这种进展更显夸张——在金融危机期间,这些地区的贸易陷入了崩溃境地。去年12月,韩国和台湾对中国的出口增幅均超过90%。马来西亚11月份对中国出口激增52.9%。这说明,中国并未给制造业邻国造成破坏,相反正成为又一个重要的需求来源。

汇丰(HSBC)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Qu Hongbin)表示,上述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将其经济重心从投资转向消费,以重新平衡其经济,中国对亚洲制成品的进口出现了上升趋势。

屈宏斌表示,目前中国从亚洲其它国家进口的产品中,用于向西方再出口产品的零部件占不到一半。这表明,中国的出口拉动型经济模式正逐渐为一种新的模式所取代,中国消费者的重要性将显著增强。

屈宏斌表示:“中国已成为其它国家出口增长的一个日益重要的来源。”

几乎可以肯定,这一过程会让泰国及其它亚洲出口国经济上受惠。但对KV电子不会有太大帮助。

译者/何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7 08:15 AM , Processed in 0.03268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