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1|回复: 0

[新闻] 金融失控:一切危机之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至2008年的信贷紧缩,是一场规模更大、时间更长的金融危机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违约;第二阶段是世纪之交新经济的繁荣与衰落;第三阶段则是结构性债务产品市场的崩盘,在截至2007年的5年中,该市场发展得十分迅速。

在各个阶段,问题的表现形式都各不相同——先是新兴市场,接下来是股市,然后是债务。但从本质上讲,其机理是相同的。金融机构发现了真正的经济变化——一些穷国融入全球经济、新信息技术(IT)给企业带来的机遇、通过市场更高效地管理风险和期限错配的机会的发展。出售产品方面的竞争,造成这些趋势的速度和范围被疯狂地夸大。由此带来的从众热情导致了错误定价,尤其是在资产市场。这些市场产生了很大程度上是虚幻的高额利润,其中很大一部分支付给了员工。

最终,在每个阶段的末尾,现实暴露了出来。实际上,那些曾经看起来十分赚钱的活动——为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体系融资、推动初创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交易结构性债务产品——最终被证明是亏损的根源。贷款机构不得不对资产进行冲销,大多数新经济股票被证明是不值钱的,许多结构性产品卖不出去。在每个极端,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的回应都是向金融体系注资,以期阻止更大范围的崩盘,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成功。在每一阶段的结尾,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都宣称,自己吸取了教训。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果5年前就采取这些举措,那它们可能会避免最近的一次危机以其特定的形式爆发),但这些回应只是解决了刚刚发生过的那些问题,而没有解决激励失当和制度结构功能紊乱的根本性问题。

每一次公众对市场的支持,都为下一次危机提供了所需的燃料。每一次兴衰的规模都超过前一次。由于缓解危机的措施规模也在扩大,其模式是一种振幅日渐增强的周期。

我不知道下一次危机的“震中”在哪里,只知道它不太可能涉及结构性债券产品。但我知道,除非人性发生变化,或金融服务业的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这同样不太可能——否则,又将再次出现另一种基于天真推断和不可思议的集体思维的表现形式。最近的这场危机耗尽了全球政府及其公民的财力——在此我有意使用了“耗尽”一词。即便人们愿意对下一场危机做出回应,它们也未必具备这样做的能力。

冰岛是一个最平静国家,如今由总统担保,该国公民找出了一种特别的礼貌而克制的方法,对为他人的傲慢和贪婪花巨资埋单的责任提出质疑。他们是正确的。在同样的信息以更激烈的形式、在其他时间和其他地点传达出来之前,我们应倾听他们的声音。但我们似乎不太可能会这样做。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我们犯下了一个错误。我们取消了要求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限制。这使得企业充斥着利益和文化冲突,被自身高管组成、相互敌对的集团所控制。这些企业所掌握的财力规模,使其能够利用影响力,(为它们)制造一个经济及政治权力日益增强的良性循环。这个错误不会轻易得到补救,这正是我之所以带着深深的忧虑看待未来10年的原因。我们以自由市场的名义,制造出了一个怪物,而它却有可能毁灭这个我们所颂扬的自由市场。

译者/梁艳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5 09:23 PM , Processed in 0.02817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