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9|回复: 4

[转贴] 专业交易是真正事业目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业交易是真正事业目标   
来源: MountViewer 于 10-01-01 16:14:05
      
2010寄语大千:专业交易是真正事业目标

从潜水阅读大千两个多月,到灌水半个多月,总体感觉大千参与者们以娱乐为主,认真切磋技艺的很少,除了有限的几个好帖之外,可以说几乎没有。如果这样,真正想提高技艺的还不如到yahoo.com的个股留言板去交流。

绝大多数现在有时间有点闲钱炒股票的第一代移民都是搞IT的。虽然美国在可见的将来绝对还是科技发展力的龙头,但IT作为一个打工行业,在美国绝对是日暮西山日渐式微了。

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所缺乏的就是进取和创新,并且耻笑进取和创新,在海外第一代移民甚至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二代华人中也是这样。划定一个棋盘,给定一些简单的规则,华人大都能老老实实地下棋,尽管时不时想着悔棋,同时提防别人悔棋。所以,绝大多数的华人在美国这样一个开放的职场和竞争的思维里,按部就班地在底层打打工都不错。

然而,一但给了一片海阔天空,华人就不知所措了。

现实是,IT的前景不管对行业还是个人,在可见的将来都不乐观。

希望也祝大家在2010年能锐意进取,提高投资技艺,扩大投资战果!

下面转贴两个“人在北美”论坛的精华帖,以供佐证。



1,硅谷打工者:替自己掘坟墓

沈济馥

已有一段时间没给汤本老兄写东西了。说没有时间只是藉口。我想主要原因是缺少心绪。这二年美国高科技业不景气。裁员,减工资,股票又跌,一连串不顺心的事弄的在硅谷的人生活得很窒息。

我有个亲戚,在上海时在大厂里当车间主任。中年后才移民来美。正好三,四年前经济兴旺的时候夫妇俩在FREMONT一家特种晶圆制造公司找到了事。因爲是华人开的公司,所以英文不好也不是问题,倒算运气。男的管理能力很快被发现,升任当了个主管。不久公司跟国内搞合资,在北京郊区设了个厂。夫妇俩人都被派往培训当地人员。正是皆大欢喜。拿美国工资,到中国过日子,这可是很多中国移民的梦想啊。我当时对他们说,你们是在给自己掘坟墓了。果然不久等北京厂一开工,普通人员就结束培训任务,调回美国,大部分都随着美国厂的生産简缩被裁员。太太就此失业。先生是个主管,仍然留在北京厂参与管理。直到几个月前,我想大概是当地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挑起大任了,我这个亲戚也被调了回来马上失了业。我说的话完全应验。

事后仔细想想,我说别人时是旁观者清,自己的经历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几年前给汤本兄写的稿中提到,自己给硅谷的一家软件公司打工,从工程师爬到主管。六年前,公司开始到印度建立开发队伍,我每个月替公司跑印度,成了空中飞人,直到如今。这些年来,印度的团队从几个人发展到五,六十人,但是美国的技术团队却从二,三十人缩减到三,四个人。我本身虽然还没有变化,但是周围的同事们已大多数进了“坟墓”。我自己可能也快了吧。

这个情况其实很普遍。我们公司还只是一个小型的软件公司。硅谷大公司如ORACLE,CADENCE,等等都到印度开分公司,而美国的团队相应的在慢慢缩小。

从生意人的眼光看,我想这很正常。但从一个带着美国梦移民来,经过多年学校修行,又到硅谷公司摸爬滚打,挤进了中产阶级行列的硅谷打工者的角度,却是一件很困惑的事。这麽多年的辛苦,最后也不知道是爲了什麽。



2,35岁后IT人的忧虑:IT人离开IT还能干什么?

今天一位同事(已三十多了),被老板叫到他的办公室去。老总对他说,由于效益不好,公司不再和他续订到期的合同!我看到他很落寞地离去。他前年才结婚,还供着房子,老婆孩子要养,这一下子就失业了,而且又是快过年的时候!我跑去和他道别,他没有说什么,只让我好好干,公司还是大有前途的。

他是一个好人,在技术上决不保密。记得三年前我刚进公司的时候,他正是公司的主力,他对我这个应届毕业生十分关照,只要我不懂的,他一定尽力相告。那时公司的老板也很器重他,可能是正当壮年的时候(还有很多剥削价值)。但自去年开始,公司转向了。NET平台,我们都去研发新技术了,原有的PB老版本程序基本上都由一些老程序员来维护(可能老板想他们年龄不小了,学新技术有些障碍)。公司产品的升级工作进展很快,PB版本的程序越来越少了,我们晚上经常加班,而他由于年龄和家庭的缘故,并不经常加班了。我渐渐地从老板对他的态度的变化——从最早的极为欣赏到一般到渐渐地嫌弃。今年公司的效益不太好,也许正是到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时候了?

上世纪末那会儿,曾有“做IT,35岁就可以退休”的说法,历经沧海这么多年,35岁退休成了童话, 35岁的职业坎儿却无法让众多IT人回避。有人说,可以转为管理,然而管理的一条线就像窄窄的独木桥,又有多少人可以通过呢(据统计平均大约一百个程序员也就只有一两个做管理的机会)?转向传统行业?已经30多了,能再重新来过吗?绝大多数平凡IT人的出路又在哪儿呢?

35岁对于IT人是个坎儿,过了这个年纪基本技术生涯即告终结,这是IT界多数人认可的。所以,也让IT人着实为35岁后的自己生了不少忧虑:IT人离开IT后能干什么?

印象中的IT人都因为职业的缘故而木讷寡言。他们与机器沟通的能力显然优于与人沟通的能力。从机器到人,IT人必须跨过来。

IT业的技术语言过于狭窄。社会却是复杂的。IT人的知识面不够广泛。社会上不需要人人都懂如何设计程序,但IT人却必须要懂社会。

IT内的项目,有些人也有些经验,但这些经验性的东西多数是专业性的,个别种类项目的经验能否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经验,也确实需要时间。

这些劣势,可以说,凡是地球上的IT人大概都知道。除了IT,要重新换个活法一时还真的玩不转。

但IT人毕竟是IT人。IT是高薪行业,IT人从业几年十几年,一般都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这是IT人比其他行业的人具有的优势。

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我认为,后IT人的关键是要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从技术性思维到社会性思维,从而开创人生事业的第二高峰。

技术性思维是面向机器的、僵硬的、封闭的、单向性的;社会性思维要求是面向常识和社会的、灵活的、开放的、多向综合的。后IT的人士最需要的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思维一转天地宽。后IT人会发现社会比IT里面其实更精彩。

后IT人可以走出来干销售。这个工作富于挑战,而且收入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IT人有很强的技术背景,更擅长发掘产品性能的优缺点,对于IT产品的介绍具有权威性,容易被客户相信。

后IT人可以走出程序迷宫来做培训。IT人在运用某一技术语言上相当精深,另外他们在技术研发中的实战经验,对于学员来说也是相当宝贵的教学资源。

后IT人也可以由直面数字转为面向众人做咨询。成功的咨询师决不会因为年龄而贬值。有过实际项目经验的IT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强,出身IT的人作为咨询师是其他行业人士无法取代的。还可以做老板,做IT活动策划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离开IT,IT人所要做的是不断调整自我,保持对社会的参与激情。阅读一些人际沟通技巧之类的书籍是必要的,还可以参加社会活动,给自己洗洗脑,从以数字中心、个人中心的思维方式转换到以人为中心、社会为中心的模式中。要注意多与人沟通。同时,个人应该尽早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根据新的事业来重新积累,不断升级完善自身的“软硬件”。
发表于 2010-1-1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硅谷打工者:替自己掘坟墓”

炒股建坟墓,也未必容易。我还真知道一个炒股的人,说他的目标之一就是为自己
建一座金字塔,相当于较小的金字塔的1/10那么大。 但他离这一奋斗目标还有万里之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0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IT人可以走出程序迷宫来做trader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5 05:30 PM , Processed in 0.0627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