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3|回复: 1

[新闻] 哥本哈根:为失败做准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6 05: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离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结束还有36个小时,大会主席康妮被替换,继任的是丹麦首相拉沐森。康妮在接下来的两天不到的时间里,将担任主席特别顾问,继续工作。

此消息一出,与会者哗然。这是不是意味着早已困难重重的谈判真的在走向死局?尽管官方解释是高级别首脑会议开始,大会主席需要相应的更替。但是不同的猜测在大会里散播。

一种认为,这是正常安排,因为这样可以让康妮腾出手来,组织高级别的实质性磋商。另一种则认为,这是康妮路线的失败,也就是亲发展中国家一派的失败。会前,康妮就与首相拉沐森存在明显的分歧。拉沐森倾向于签订政治协议而非法律协议,这被认为是亲美以及欧洲迁就美国的一个方案,被发展中国家诟病。

周二晚,当《公约》之下的长期行动计划案文出台后,美国代表两度和这个工作组的主席迈克交涉,显得非常恼火。因为其中规定,美国未来的承诺将需要与《京都议定书》签署国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具有可比性。并且,对于发展中国家减排目标审评的相关案文,不符合美国要求国际审评的立场。

本应十点开始的全会,拖延9个小时后,于周三早晨开始。美国的相关立场已经被放入括号。

另一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也进展甚微,案文中遍布括号,都是未决的议题。这里面包括发达国家累计排放指标,将来的目标分配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排放基年是哪年,实现减排的灵活机制等。

在长期行动计划谈判受阻时,有关《京都议定书》的谈判也不可能有实质进展。

“从4年前蒙特利尔我们就开始说,Time is running out。然后,我们说,我们要等到哥本哈根来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在哥本哈根了,剩下只有不到48小时,我们怎么把这样一份案文交给部长讨论。主席请给我们指个方向。”瑞士代表在周二晚的全会上发言。他没有得到他的欧盟同事的支持,他们保持沉默。发展中国家则表达的相同的担忧。

“It is getting ugly!”公民社会的代表在听到公约秘书处的新决定后说。原先发放给他们的限量红牌,现在也不能让他们进入全会了。有人发邮件建议,已经进去的人不要再出来了。尽管全会迟迟没有复会,大家也在里面继续等候。

周三清早,公民社会代表在会场入口处抗议大会限制其进入人数。没想到,几个小时以后,更严格的限制出台了。

这个时候闭门,往往是因为核心的争论开始了。缔约国不希望外人看到他们最激烈的争吵。

“谈判可能会破裂!”康妮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已经这么警告。

与会者都已经听到,小岛国要全球激进减排,欧盟要保证就业率,石油国家要保证自己的收入,发展中大国要保证自己的发展利益。这些都是本国的核心利益。横向是交错的政治、社会、外交利益;纵向,则是各国在以往与美国打交道的过程中留下的历史回忆。

重重叠叠,气候谈判中的一些分歧变成不能妥协的原则问题。

中美之间最核心分歧在于对减排的审评机制。中国认为美国一向奉行双重标准,要求查别人,却不让别人查自己。一旦中国让步,美国会获得评价中国减排的话语权,对中国施加不应有的压力。

而在美国,要求对中国审评,恐怕也是奥巴马政府不得不下的一步棋。美国的一些议员说过,中国不加入,美国也不做。中国做了,他们就会质疑中国行动的质量。得不到他们索要的结果,参议院明年的气候议案投票可能就通不过。内政与外交,或难有绝对的对错评价。

在贝拉中心,人们已经开始为失败做准备。

如果失败,最不发达国家将得不到任何补偿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资助。

如果失败,2012年以后的碳市场将只有欧盟排放交易系统的存在。

如果失败,拯救气候还有没有希望?

如果失败,人们对于各国领袖解决人类二十一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的信心是否还在?
发表于 2009-12-16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拯救气候"?不是说气候变暖是环保科学家们用过滤掉对自己不利的数据的办法造出来的吗?那只要他们把数据改回去不就拯救了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2 10:18 PM , Processed in 0.04564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