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回复: 0

[人世间] 我,当车辙碾过“为人民服务”,决定做一件“傻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8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当车辙碾过“为人民服务”,决定做一件“傻事”

Screenshot 2025-11-08 at 4.28.21 PM.png

这是《自拍》第512个口述故事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刷屏了社交媒体:新疆戈壁滩上的“为人民服务”大字被破坏,90后自媒体创作者自费修复,破坏者已被立案调查。

抖音创作者@略靠谱旅社 ,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账号编导陆二狗在寻找选题的过程中,偶然得知了哈密戈壁滩大字的故事: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哈密成立,由于戈壁滩上的大部分空域缺少明显地标、飞行时很容易迷失方向,教员和学员们便手绘了5处地标大字,“为人民服务”便是其中之一。

于是,他决定去拍摄“为人民服务”的地标,却在到达现场后,发现这些字周围已经被车辙印破坏。

“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民,他们就在人民中间搞破坏。”为此,陆二狗决定自己修复大字,并拍摄记录下全过程:他驱车2000多公里寻找石材,在戈壁滩上搜寻了两天两夜,又找来4名帮手,花费一周时间将漂移留下的坑洼全部填平。

目前,这条视频获得了超过120万点赞,被央视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人,也由此了解到这行大字的来龙去脉,与中国空军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

一个普通人,为什么要修复戈壁滩?以下是陆二狗的讲述。

我叫陆二狗,是个“半路出家”的新人编导。高中时,我就自己组装过无人机、钻研过拍摄,爱上了站在相机后面的感觉。大学里,我学的是税务专业,毕业后做过财务、做过销售,去年来到一家汽车自媒体。我心中一直有个“导演”梦。

IMG_6353.PNG

来到新疆哈密,我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拍摄。

你或许没听过我,但一定刷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哈密戈壁滩上的“为人民服务”大字被破坏,有人拉来20吨石头自行修复。

我就是修复的人之一。

哈密的大字,是我偶然得到的选题。当初,我给公司投稿了一个选题——“手搓”一辆房车,然后环游中国。就这样,我被录用了,“手搓房车”也成了我负责的第一个项目。

这是一个长线选题,房车造好后,还需要经历路测和许多繁杂事务。在这个空档,我们一边游历,一边在路上寻找故事。

在许多人眼里,当个“旅游博主”很爽,可以边玩边赚钱。但是,我不想做“打卡式”的旅游——去个“网红”环线,拍拍风景,有什么意思?我想要寻找的,是有温度、有深度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不好找,我们只能靠口耳相传。有一次,我在找选题时,偶然刷到了哈密戈壁滩上有几行大字的事情,工作室的老板、搭档恒哥都是哈密人,聊天时偶然说起这件事,他们纷纷表示,自己从小就知道大字的故事;而我作为一个异乡人,本能地觉得好奇——这些标语是怎么建造的?它为什么会在这样的地方?选择这些标语,又有什么样的含义?我想,它一定是背后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的,而我的观众,一定和我一样,想知道这些故事。

敲定了选题之后,我便开着我的小“破”房车往哈密赶。那时,我还没有见到这些标语的真容,只在卫星地图上看到过它模糊的影踪。

最初,我们的计划是,拍摄一期普通的旅游视频,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大字。

当我赶到“为人民服务”标语所在的位置时,就感受到震撼:在地图上,它是不大不小的一行字;但在现实中,每个字几乎都是50米的边长,光是“人”字的一撇,就有一条马路那么宽。那时,我站在空荡荡的戈壁滩,鸡皮疙瘩“呼啦”起了一身。

IMG_6354.PNG

我们在第一期视频中,介绍了这些大字的由来。

于是,我升起了无人机,准备拍摄一些全景素材。但当查看图像的时候,我傻眼了——“人”和“民”两个字中间,全是深深浅浅的越野车辙。

从地面上看,这些车辙似乎没那么“醒目”,但在全景图像可以看到,它们对这行字,已经造成了无法忽视的破坏:有些车辙的边缘,甚至已经渗入“人”字的边缘,让本来清晰如昨的字迹变得模糊。

IMG_6355.PNG

我们用无人机拍下的照片中,车辙对大字的破坏清晰可见。

如果说,当时的我有什么心情,那大概是心痛盖过了愤怒。我的心里,也升起了一个自然而然的想法:我能不能把它修好?

本来,我们的预算其实只有一期节目,但老板听完我的想法后,决定支持我完成修复。所以,这是一期充满“偶然”的选题,一次临时起意。不过我想,这种朴素的冲动,也是每一个目睹文物被破坏的人,所要经历的必然。

说干就干,我和我的搭档恒哥开工了。最难的就是找石头——最初,我们考虑能否在原地搬运一层石头修复。但是,这些黑色石头只有薄薄一层,如果铲走,就会露出下层的碱土,而碱土风一吹就会飘走。我们粗略估算了一下,如果要完成修复,至少需要20车石头,这样浩大的挖掘,我们两个人要干上十天半个月不说,还会对当地的生态造成破坏。

所以,我们又想到了Plan B:找到和戈壁滩一样的黑色石头,用它覆盖车辙印。

但真正实践起来才发现,这些乍一看很普通的黑色石头,却没那么好找:它的颜色远看是黑色,阳光下却微微反光。光是找石头,我和恒哥就找了整整两天,分头前往新疆不同的地方采购,每天都要开几十几百公里的车。

IMG_6356.PNG

我与恒哥分头出发,寻找相似的石头。

我们跑遍了哈密几乎所有的矿场和砂场,找到5种不同的石头,回到戈壁滩试验,却发现要么颜色不对、要么质地不对,如果贸然铺上,就会像一条拙劣的“涂改带”,反而破坏了文物。

跑到几乎要绝望的时候,我们终于在戈壁深处的一家小矿场,找到了足够还原的石头。就连老板都说:这种石头,确实很稀有。

真正修复的过程,说起来并不困难,无非是开车、挖砂、再铺平的体力活。然而,就是这样的体力活,难住了平常不干重活的恒哥和我——由于运送石头的大卡车太重,为了防止它破坏戈壁滩,我们将车停在了距离大字3公里的地方,打算用小火车把砂石运过来,再人力填埋。

IMG_6357.PNG

为避免大货车对戈壁滩造成破坏,我们将大货车拉来的石头卸在三公里外,再用小货车一车车运到目的地,一共运送了27车。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短短三公里,也难住了恒哥和我。真正干起活来才知道,这个过程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干了一天,我们就吃不消了。于是,恒哥叫来了他的朋友,朋友又叫来了朋友的朋友……最后,两个人变成了6个人。新疆的九月仍然很晒,日头当空,大家都在默默干活,汗水经常迷了双眼,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人主动向我们索要报酬。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普通”的好事,一件值得我们尽心尽力去做的事。

IMG_6358.PNG

从左至右分别为朱文祥、赵力恒(恒哥),王友、我和李鹏,正在戈壁滩上铺石头。其中,朱文祥、王友、李鹏都是恒哥朋友的朋友,听说我们要修复大字后,自愿来这里帮忙。

就在修复快要完成、我们看到希望的时候,第二个“障碍”出现了——9月19日到10月5日,哈密全域禁飞无人机,我们无法验证修复的成果。忙了这么久却看不到成果,我和恒哥一个比一个沮丧。

但在短暂的失落过后,我们又开始寻找解决办法: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无人机?我想到,当初我是在卫星地图上看到这行字的,那么,能不能用卫星地图查看修复的结果?

于是,我去查询了大量公开卫星图像,发现大多数图像都停留在一年及更早之前,并非实时更新。也就是说,从现有资料上,还是无法看到我们的修复效果。

那么,“摇”来一颗卫星,完成实时拍摄,要花多少钱?在我的设想里,这应该是个“天价”;但在咨询了卫星公司后才得知,他们可以让卫星在途径大字上空时停留拍摄,并且价格低至1800元一张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重获了希望,火速定下了拍摄。但第一次拍摄时,或许是由于修复刚刚完成,周边扬尘很大,“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不甚清晰,依旧看不出修复效果。

于是,我们只好和对方商量重新拍摄。而这一次,工作人员得知了我们需要拍摄的内容后,决定为我们免费拍摄一次,让吉林一号的其中一颗卫星,再次定格这片被修复的土地。

最终,9月28日12时45分51秒,吉林一号的其中一颗卫星,在大字上空为我们停留了23秒,完成了这次拍摄。

随着地图越放越大,我们看到,原来“人”与“民”之间比句号还大的实心车辙,已经变成了深深的黑色,与背景几乎融为一体;其他几个字旁边更小、更浅的车辙,更是不见踪影。

IMG_6359.PNG

在视频中,我们通过航拍图、卫星图对比展示了修复成果。

后来,我们把视频剪好,发布到抖音。原来计划拍一期的节目,变成了两期——

第一个故事,是大字背后的故事: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新疆哈密成立。“白手起家”的人民空军,在茫茫戈壁整日练习,为了让飞行员在飞行训练时不迷失方向,教员和学员根据飞行训练的航线,用铁锹和木板刮除黑石、露出碱土,历经数月在戈壁滩用铁锹挖出了“为人民服务”等5处地标大字。如今,第八航校已经解散,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让空军不需再依靠这些大字“导航”;但是,这些存在至今的标语,却是人民空军“来时路”的最好证明。

第二个故事,就是我们修复大字的故事:所有这些寻找、修复,想要表达的都是同一件事——既然空军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我们是否也能尽我们的所能,去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呢?最后,我们买石头、租卡车,找朋友帮忙,林林总总,一共花费了9天时间、一万多块钱,完成了这个任务——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普通人的“力所能及”。

视频发布后,我们得到了很多抖音网友的感谢、鼓励,视频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转发,人民空军也在评论区回复:“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向您致敬!”

IMG_6360.JPG

我们的抖音视频下,很多网友表示感动。

我想,这是一个关于“双向奔赴”的故事——如果说,第一个视频,讲的是“人民空军为人民”,那么第二个视频,就是“人民空军人民爱”。这是一场人民空军与人民的“双向奔赴”:他们为我们的做的事情,时隔多年后被更多人看见;我们为他们做的这件事,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这也是一个关于“偶然”与“必然”的故事——要知道,我们最初来到哈密,并不是专程为了修复。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热血、冲动和临时起意。

我进入自媒体行业,这是一场偶然;旅途中,我们的选题也是源于偶然,比如之前拍摄的凉山木里护林员,就是我们在川西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的故事;而这次哈密行,也是我在网上偶然得到的选题。

这份“偶然”带来了更多偶然—— 在修复的过程中,恒哥带来的一位朋友,是罗布泊钾盐湖的工作人员。在跟他闲聊的过程中,我得知了我们国家此前缺钾、后来主动开采盐湖的历史,罗布泊的钾盐湖,就成了我们下一期想要尝试的选题。

IMG_6361.PNG

恒哥与宋哥,是最早帮助我的两个朋友。后来,宋哥累到“报废”,又摇来了三个朋友帮忙,而他们也给了我们选题灵感。

但我想,这些偶然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必然”——年少时的导演梦让我还是走上自媒体这条路,而拍摄时,发现大字被破坏时,无论是我、恒哥、因这次修复而结缘的朋友,或者卫星的工作人员……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当我们开着“手搓” 的房车,在祖国西部游荡时,也一度焦虑找不到选题、拍不出好内容。但现在,我也更加坚定——

所有好的创作,都源于内心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旅游也不例外。站在戈壁滩上,对人民空军的敬意也好,看到破坏痕迹时的心痛也罢,因为情感是真的,所以拍出来的故事是动人的。

所谓“旅行”,就是有别于日常生活的一种体验;成为旅行博主,就是成为观众们的“腿替”,拒绝打卡式的旅游,寻找有温度、有情感的生命体验。

我是抖音创作者@略靠谱旅社,我会一直在路上。


*本文由陆二狗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本人授权提供。

 

陆二狗 | 口述

趣多多 | 撰文

猫  基 | 编辑

-THE  END-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512个口述故事

IMG_636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1-9 02:49 PM , Processed in 0.0690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