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转贴] 关税冲击重挫“买入美国”时代,投资者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税冲击重挫“买入美国”时代,投资者路在何方?

Screenshot 2025-07-29 at 11.03.25 PM.png

在过去十年间,普通投资者只需要遵循一个简单策略就能够稳操胜券:重仓配置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或其他美股一篮子组合的低成本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然后静待收益节节攀升。随着美国科技板块高歌猛进,“科技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的股价冲向云霄。这种投资方式及其变体后来被称为“买入美国”(Buy America)策略,一度所向披靡——直到风光不再。


罗宾汉市场公司(Robinhood Markets)的首席投资官斯特凡妮·吉尔德表示:“如果在十年前来找我,我会说:‘直接购买指数基金,根本不用操心。’”如今,她建议投资者采取更加主动的投资策略,并大幅提升投资组合的地域多样性。


0.jpg

图片来源:Illustration by Chris Gash


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今年4月祭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关税政策之后,众多投资者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项政策表明,即便可能会对自金融危机(Great Financial Crisis)后一直令世界艳羡的美国经济造成短期冲击,特朗普政府仍然执意推进制造业扩张目标。市场反应立竿见影:这项惩罚性关税不仅引发股市暴跌,更导致美元与美债遭遇双杀。与此同时,资本外逃之势随之而起,“卖出美国”(Sell America)俨然成为新的投资圣经。


这个观点可能有一些夸大,特别是在部分市场已经逐渐消化今年4月的首轮关税冲击之后。然而,近期“卖出美国”的呼声,实则凸显了一个更加广泛的趋势。多位投资专家指出,科技股在投资组合中占比过高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已经存在多时,这种状况显然难以为继。许多散户投资者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投资组合已经过度集中于科技巨头。由于大多数的指数基金采用市值加权法,随着“科技七巨头”的市值不断膨胀,这些科技股在“买入即忘型”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亦水涨船高。


路博迈集团(Neuberger Berman)的联席首席投资官埃里克·克努岑称:“‘科技七巨头’确实表现非凡,但如今体量已经过于庞大且估值过高。”对于近期资金撤离美股的现象,他说:“我们认为这并非是对美国前景的悲观判断,而是一种正常合理的资产再平衡。”


对散户投资者来说,这一市场突变再次印证了投资的基本原则之一:分散配置。研究表明,多元化程度更高的投资组合的长期表现更佳,因为某一类资产的下跌通常会被其他资产的收益所抵消。“今年的市场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爱德曼金融引擎公司(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的首席投资策略师凯蒂·克林根史密斯表示,“无论某个行业或资产类别在当下有多么风光,过度集中投资都绝非明智之选。”


的确,全球经济依旧在消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的冲击波。这意味着市场动荡远未结束,投资者或需承受更大的压力。但这一局面也可能迅速逆转,而分散配置策略将帮助投资者及时捕捉全球各地涌现的投资机遇。



投资新格局


既然以美国资产为核心的被动配置策略已经不再是最佳的选择,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


首先,专业投资者明确指出,降低美国资产配置比例并非意味着完全撤资。美国经济基本面仍旧领先大多数国家,包括“标准普尔493”(即剔除“科技七巨头”后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在内的美股依然具有投资价值。


不过,债券的配置价值可能正在减弱。传统观点认为,投资者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组合中的债券的配置比例。但在罗宾汉市场公司的吉尔德看来,这一策略已然过时。她指出,债券波动性显著上升,债券收益与股票呈现负相关性已经不再是必然规律。


这也意味着,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不妨把目光转向高股息股票——而科技巨头大多不在可选之列。这些科技企业要么股息微薄,要么干脆“一毛不拔”。微软(Microsoft)的股息率仅约0.75%,已经是其中表现最佳者;特斯拉(Tesla)和亚马逊(Amazon)则完全不分红。相比之下,同为《财富》美国500强企业的辉瑞(Pfizer)和福特(Ford)的年度股息率均超过6%。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正在涌现一系列积极发展态势,其中部分趋势更是因为特朗普引发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动荡而加速形成。这些变化正在提振投资者对欧亚股市的信心。克努岑特别指出,德国政府已经放弃紧缩财政政策,转而扩大国防开支。这位投资专家还表示,法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推出的促增长政策正在激发私营部门的活力,这让他的公司倍感鼓舞。


在今年5月举行的米尔肯研究院全球峰会(Milken Institute Global Conference)上,投资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的总裁乔纳森·格雷与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首席执行官马克·罗恩一致认为,德国及欧洲其他地区的资产目前处于价值洼地。他们乐观预测:欧洲过度监管的时代或将终结。这两位投资巨擘也对日本和印度的投资环境给予积极评价。路博迈集团的克努岑同样看好日本市场。他指出,日本新实施的公司治理政策已经推动企业管治水平取得了系统性的改善。此外,克努岑透露道,他正在投入大量的时间,为高净值客户解析房地产和蓬勃发展的私募信贷市场等另类投资领域。


针对投资组合的构建与再平衡,吉尔德基于年龄层、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给出了差异化的配置方案。对于35岁左右的投资者群体,她建议采用“75%美股+欧洲大盘股ETF”的核心配置,并搭配亚洲科技股及黄金、比特币(Bitcoin)等另类资产进行组合优化。临近退休的投资者则需要采取截然不同的配置策略——这类投资者通常更加注重风险控制和流动性管理。吉尔德为其推荐“60/40”的经典股债组合,但她特别指出,在当前市场波动的环境下,债券配置应该侧重短期品种。


对自主型投资者而言,构建如此多元化且复杂的投资组合可能会面临挑战,因为这需要他们涉足不熟悉的资产领域。聘请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或是解决方案,但需要确保其创造的超额收益可以覆盖管理费。好消息是,随着金融机构大举进军财富管理服务领域,顾问费用因为竞争加剧而持续下行。(当然,仍然远高于最低仅5个基点的头部ETF产品。)与专业顾问合作的另一优势在于:当市场遭遇短期波动时,他们能够有效阻止客户在市场短期波动时非理性撤资。


从更宏观的维度来看,投资者需要把2025年的市场波动视为回归投资本源的契机。在“买入美国”策略的盛行时期,被忽视的一个基本投资原则是:多元化配置可以有效提升投资组合的韧性,帮助抵御从关税政策、疫情冲击到市场泡沫破裂等各种系统性风险。“我们正在协助各类客户优化资产集中度问题。”克努岑表示。




后“科技七巨头”时代的三大股票配置策略


直至今年年初,投资者仅需要重仓押注被称为“科技七巨头”的美国科技龙头股就能够斩获超额收益。然而,随着这些科技巨头的估值攀升至高位,加之新兴投资机遇不断涌现,这一策略已经逐渐失效。对于希望优化配置的投资者,我们提供以下三大战略建议:


标准普尔493


投资者可能忽视了标准普尔500指数中除“科技七巨头”外的493只成分股。罗宾汉市场公司的首席投资官斯特凡妮·吉尔德重点推荐以下三只潜力股:


Intuitive Surgical


这家公司开发的手术机器人独树一帜,市场需求旺盛。尽管已经是市场宠儿,但该股依旧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


Arista Networks


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巨头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激增,而Arista正是为这些关键设施提供网络设备的领先企业。


Gap Inc.

这家曾经历动荡而且深受关税影响的服装企业,似乎是一只应该规避的个股。但深入分析可见,在新任首席执行官的一系列正确决策的推动下,Gap正在华丽转身。



欧陆复兴


长期因为增长乏力与监管过度而被投资者回避的欧洲市场,正在随着主要经济体实施促增长政策而重焕生机。相比美股,欧股的估值折让已经达到历史极值,加之美元走弱,当前正是布局良机。


欧洲斯托克50指数ETF


吉尔德推荐这只低成本ETF产品。该基金追踪欧元区的50家龙头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欧洲优质资产的便捷途径。



东方机遇


亚洲多国在关键产业设备供应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三个市场尤其值得关注:


中国


经历剧烈波动的中国科技板块,正在凭借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重拾升势。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与腾讯的投资吸引力显著提升。


日本


“日出之国”相继推出一系列旨在提升透明度和公司治理的改革举措。这一积极变化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消费电子巨头索尼(Sony),以及为芯片制造商提供关键设备的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等跨国出口企业。


印度


美印关系持续深化,加之多个产业蓬勃发展,使印度宽基ETF成为颇具吸引力的配置选择。



黄金投资

闪耀背后的考量


1.jpg

图片来源:Angel Garcia—Getty Images


在这个手机炒股盛行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忽略一种既能够存于保险柜、又可以埋在自家后院的热门资产:黄金。黄金的魅力还在于其美感:一枚精致的金币或闪闪发光的金锭,比起投资组合中那些数字尘埃般的资产,更能够赢得他人的艳羡。然而,黄金投资也有其弊端:与普通股票的持有者不同,黄金的拥有者需要承担高昂的安全运输及储存成本,还面临实实在在的失窃风险——无论是专业盗贼还是可疑访客都可能会构成威胁。当然,黄金还有其他缺点:黄金无法像股票或债券那样提供收益回报,实物黄金的变现也远不如金融资产便利。


尽管存在这些独特属性,黄金却是2024年表现最亮眼的资产之一。在近期的经济动荡中,黄金完美印证了其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市场地位。4月22日,金价更创下每盎司(约28.35克)3,500美元的历史新高。偏好实物黄金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开市客(Costco)——其金条溢价仅约2%,远低于其他零售渠道最高5%的加价幅度。若投资者无意持有实物,黄金ETF提供了更经济实用的替代方案——尽管这种投资方式确实少了几分令人心跳加速的刺激感。但需注意,黄金投资获利时(包括ETF形式)需要缴纳高于股票交易的资本利得税,因为黄金被归类为收藏品,适用税率最高可以达到28%。


对于萌生黄金投资兴趣的普通投资者,《财富》杂志梳理了以下主流黄金投资渠道的优劣分析。


01


金币与纪念章


通常由国家政府发行,美国金鹰币(American Gold Eagle)和加拿大枫叶金币(Canadian Gold Maple Leaf)是热门选择。

优点:实物精美,具有观赏价值。
缺点:较其他投资方式溢价更高。

02


金条


通常以一盎司的扁平矩形块状出售,表面压印公司或政府标识。投资者还能购买更大规格的金锭,主要在批发市场交易。

优点:最基础的投资形式,价格较金币更低。
缺点:依然需要支付订购和运输等溢价成本。

03


黄金ETF


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ETF之一,这类产品以信托份额形式交易,由银行或金融机构存储的实物黄金作为支持。

优点:目前成本最低的投资选择。
缺点:无法接触实物黄金,所有黄金均由第三方保管。


译者:任文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 06:17 PM , Processed in 0.05133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