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人世间] 36岁,我在中医痔瘘科治好了焦虑|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6岁,我在中医痔瘘科治好了焦虑|人间

 马尧 人间theLivings
 2025年07月01日 01:01

5.jpg


那些过度的思虑、反复纠结的小事、在选择和后悔之间的负向循环,像一个个旋涡吞噬着我的能量、元气和健康。

5a.jpg


配图 | 《装台》剧照



医院的电子屏幕一闪一闪,病人姓氏后面都坠着一个星号,像是一朵朵花蕊,紧闭着大门。

我呆坐在等号的长椅上,走廊的尽头是中医痔瘘科门诊,检查完的病人缓缓走来,他们有着不约而同的姿态——两条腿像是彼此不熟悉,每迈出一步都去往不同的方向,如同一只只企鹅蹒跚着。他们的臀部向后翘起,仿佛在用力躲避什么,又好像不太敢用力怕碰到什么,我心想,这些人也太夸张了,腿并一并再走路不行吗?

终于叫到我的名字,一位温柔的实习女医生接待了我,她说张主任还没到,她先帮我做个简单的检查,当她的手指在我身体里极限探索之后,我对“简单”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忍住没叫出声是一个三十六岁男性最后的尊严。随后,她安排我去做了彩超。

我拿着彩超结果回来时,主任也来了,他瞟了一眼彩超结果,表示要再次做个“简单的检查”。我想,资深的医生也许会更温柔吧,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走下检查台,我丝滑地加入了企鹅帝国。



1


一周前,我上大号时总有一种拖坠感,明明已经擦干净了,却擦了一遍又一遍。有一次洗澡,我突然感到一阵刺痛,随后在肛门附近摸到一个绿豆大小的硬块,我隐隐感觉事情不太妙。

我慢慢爬上床,将自己摆成一个肚皮朝上的蛤蟆,然后疯狂自拍,我开始每天观察“绿豆”的长势。果然,它长势喜人,逐渐成了一颗“黄豆”。

在小红书、知乎、京东问诊、丁香问诊四方印证后,“肛周脓肿”四个字浮现在我眼前。脓肿,那就消肿呗。乐观的我检索了一下治疗方法。从那时起,乐观的我不见了,悲观的我出现了…

最终,我带着侥幸心理来到医院,被宣告了手术和住院的命运。


------

“你这是比较典型的肛周脓肿,眼看就要破溃了。”

“哦哦,那是需要抹点药膏吗?”

“今天下午住院,明天正好手术日,你这必须手术了。”

“啊!?手术?这么快?不等几天呀?”

“等谁?等什么?”

好问题,没什么要等的,也许是等自己回过神儿吧……

我的脑袋一阵阵发懵,想不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把自己逼到这一步。我回想过去一年的生活,想找到一切的源头。

公司不断地优化裁员、降本增效,不再年轻的我不知不觉更加拼命地提升工作标准,常常半夜惊醒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某件遗忘的小事;我开始担心未来,希望给自己一份安全感,业余时间开始经营自媒体,忙着选题、写作、排版、运营,午休因此被取消,熬夜更是家常便饭。

我刚刚有了自己的房子,它是用父母打拼半生买下的祖宅置换来的,我耗时一年装修它,总希望尽善尽美,凌晨一点,我依然在各种软件上搜集资料和图片;压力大时,我便流连在各个火锅店和川菜馆,无辣不欢的同时,再搭配个冰饮,时不时的深夜酒局更让自己得到全然释放。

仔细想来,亚健康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很久,身体也早就释放了众多信号:久治不愈的咽炎、疯狂冒痘的双颊、常常光顾的腹泻、暗沉无光的皮肤、大大的黑眼圈、疯狂出油的头皮、睡眠不足导致的偏头疼等等,但我常常自己骗自己,“这都不是事儿”。

主任听完皱了皱眉头,“你也就不抽烟,差点就五毒俱全了,你不得病谁得病。”

后来才知道,他说的五毒俱全是指——熬夜、久坐、辛辣、喝酒、抽烟。



2


手术前,护士贴心地提醒母亲买条裙子,我瞪大了双眼。

“护士,你让买裙子是给我穿吗?”

“对啊,不然给我穿啊?你后面就知道了,裙子很方便的。”

“方不方便的,这也太羞耻了吧。”

“有啥好羞耻的,你回头看看。”

我转身望去,只见三位大哥从走廊尽头逆光而来,他们撅着屁股、叉着腿,缓慢地甩动着同款黑色A字长裙,他们表情平静、神态安详,就像一个和音天使团,散发着圣洁的光,我妈没忍住笑出了声。

无奈之下,我悦纳了裙装。

母亲别出心裁地买了一条大地色小碎花百褶裙,而不是黑色长裙,她说,她以后跳广场舞还可以二次利用……

我和邻床病友是第二天前后脚手术,我俩一起下楼享受“最后的晚餐”,仅有的一家餐厅叫作“饭多多”,但我们必须按护士的叮嘱,少吃晚饭。

当晚,母亲回家歇着了,我独自躺在又窄又硬的病床上,懊悔、忐忑、恐惧、失落……各种复杂的情绪烟尘四起又缓缓降落,带来一阵无声的平静,而后恍恍惚惚地睡去。


------

凌晨五点,我被叫醒去抽血和灌肠。我像一头注水猪躺在空荡的操作间,护士熟练地将橡皮管子塞进去,咕噜咕噜灌着药水。

她贴心地提醒我:“忍不住了说一声哈,可以暂停的。”

谁敢让她暂停啊!一次折腾完得了。十分钟后,我夹着屁股奔向厕所,我空了……

我一直苦等到了下午才终于换上手术服、扎上留置针,被推向手术室。大门关上之前,我听到母亲远远地喊了一声:“不怕噢!”

手术是半麻,我像一只煮熟的大虾蜷缩在手术台上,将脊柱全然托付给麻醉师,第一针酸胀难耐,逐渐下半身失去了知觉。敬爱的主任和他的团队出现时,我已经被调整成一个趴着的“大”字,开始接受半小时左右的“捣鼓”。

主任医者仁心,手术期间一直跟我沟通。他一边操作,一边向我讲解,他是如何清理瘘管的、如何去除痔疮的,幽默地说我的瘘管“有内涵”,他要帮我做个“整容术”。他甚至和我聊起来,为什么中青年男性高发,除了五毒俱全,还有男性油脂分泌旺盛、工作和生活压力更大。

“说白了,就是容易焦虑,免疫力就下来了。”

手术在主任营造的轻松氛围里顺利结束。由于医院工程建设原因,我是从大街上被推回病房的,实习医生力大无比,推着我一路狂奔,我妈小碎步跟在后面。那一路坑洼颠簸,感觉自己是在战地负了伤。

术后六小时不能吃喝不能动,我的下半身完全没知觉,很奇妙,摸自己的腿像石头一样,麻药过后已是深夜,在我上一次进食28小时后,我终于喝到了两口小米粥。

伤口的疼痛开始加剧,幸好术前邻床病友提醒,我提前要了止痛泵,这时候,止痛泵里装的就是“神仙水”,晚上抱着它才能勉强入睡。




3


我选择的是针对肛周脓肿的一次性根治术,手术是开放式创口,并与肛门贯通,简单来说就是剜掉长脓的病灶,不缝合,让人体自己慢慢长肉填充。由于位置敏感、遍布神经,术后的排便和换药成为炼狱,挑战才刚刚开始。

“一二三,侃大山;四五六,刀割肉;七八九,扶墙走。”这是病友们代代相传下来的经验之谈。

护士一直和我们强调,排便要“质软成型”,要像软香蕉一样才好。

我心想,这玩意儿怎么控制啊?后来发现,我要控制的不只是这些……

不能太干,不然会撑烂或划伤伤口;不能太稀,不然脏东西会挂在患处;不能太早,不然止疼针还没起效;大便不能太晚,耽误了换药就再疼一次;不能太多,久蹲伤口会肿且持续疼;不能太少,说明没拉干净上开塞露!最好一天一次,不然不利于创口愈合且折腾人。

每天,我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提心吊胆地坐在简易的排便椅上,等待着“盲盒”开启,我努力用意念和自己的胃肠系统对话,求它放过自己,顺畅地出来吧。

运气好的话,“玻璃碴子们”鱼贯而出,伴随着痛苦的呻吟,和喷溅的血迹,我完美完成了一次“任务”,然后,经验丰富的护工和我亲爱的母亲拿着大喷壶,像洗车一样轮流着疯狂呲我,清水冲洗、中药坐浴、康复新液冲洗,一个都不能少,一遍又一遍。

第一次呲的时候,我妈大喊:“我呸!”

“你怎么还骂骂咧咧的?”

“没经验,离太近,溅到嘴上了!”

这一套折腾完,我迈着企鹅的步伐趴回床上,等待下一轮“换药”风暴的洗礼……


------

换药房就像“刑房”,换药凳也像老虎凳,八点钟大家不约而同地赶去门口排队。屋里传出一声声的惨叫,恐吓着排队的病友们,大家礼让三分,纷纷后撤……

面对连接着敏感部位的开放式创口,医生用镊子裹着棉球探入其中,大范围地消毒;再用手指将一颗硕大的栓剂顶进伤口;然后用沾满药物的纱布一团团填满未缝合的空腔;最后进行最外层的包扎……伴随着脑门上细密的汗珠和咬紧后槽牙发出的呜咽,每一步操作都像将疼痛塞入脑干,所有步骤完成后,我有一种灵魂抽离肉体的幻象,无力地瘫在原地难以动弹,就算从换药凳上爬下来,都需要别人搀扶。

回到病床,我已经奄奄一息,这时候漫长的输液才刚刚开始。

医院每日早晚会给病号肌肉注射一次止疼针,这针剂效果确实显著,十几分钟见效,排便、换药、睡眠的疼痛值明显减轻。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止疼针本身成了一种剧痛。

它是油脂类型的针剂,进入身体难以化开,小小的一支要缓慢推动一两分钟,也迟迟推不进身体,而且注射的位置只能是大腿外侧的肌肉上。

几天打下来,大腿两侧成了硬块,还要在硬块上继续打针,于是越打越疼、后劲儿十足。这让“地狱套餐”又多了一道主菜。

止疼针、排便、换药、输液……日复一日、苦苦挣扎,每次换过药,我就抬头看看床头的毛巾,小黄人憨憨地笑着,那是妈妈特意给我买来擦汗的。我想,只要还能笑得出来,就问题不大。


------

临近出院的一天,下午躺在床上玩手机时,我忽然感觉一股暖流抵达。我跟母亲耳语:“糟了,可能拉了……”

我妈悄悄撩起百褶裙,惊呼:“没拉,是出血了!”

我一起身,又一股更巨大的暖流喷涌而出,滴滴答答……地板上瞬间积攒了一滩红色。

隔壁病友一瘸一拐地去喊人,一位年轻的男医生穿着手术服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他眼神坚毅果敢、动作干净利落,几乎要把我掰得裂开。

他迅速地检查出血点、消毒、包扎……不知道将多少棉球塞进了我的体内,我仰着面、叉着腿,羞愧难当,只能将头歪向病床内侧。

其实,痔瘘科的手术确实有这样的风险,痔核脱落时容易碰到血管,如果碰到的是动脉血管就容易急性出血。

这次意外,让本该在术后第八天出院的我,有幸多住了几天,我就这样在医院跨过了新年。



4


出院回家后,我过上了每天早睡早起、严控饮食的日子,我像是隐居于闹市中,不再操心任何主业和副业问题。当我打开家门,看到洒满阳光的客厅,有种劫后余生的愉悦感。

为了这次手术,我请了三周的假,领导以线上办公的名义批准了。我以往从未请过这么长的假,总担心有大的影响,但事实证明,我没有那么重要,同事们顺利地分担了我大量的工作。

领导和同事到家里探望了我,不但送了鲜花水果,还带来了痔疮促愈垫。女同事们乐开了花,一直追着我拍摄裙装照,往公司群里发。在我科普了一番病因和治疗过程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去采购坐浴盆。

至于我那刚刚起步、半年时间粉丝数量突破了三万的自媒体,更是被我完全抛在了脑后。以前,我一直惦记着有趣的选题、抓取着易逝的灵感、逼迫自己勤勉写作、关注着粉丝增量的变化。尤其是自我设定的“每周两更”的底线,像一把皮鞭紧追着我,一旦停更我就吃不好、睡不好……

可真抛开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没有不安、没有不舍,更多的是一种解脱。我做自媒体的初心,明明是发扬自己写作的爱好,却让爱好变成了应对不知何时落地的、不知有何影响的“中年危机”的枷锁。

当我的精力被全然聚焦在身体上,身体真的给了我正向的反馈。

你不是爱吃辣缓解压力吗?现在还敢吗?

你不是爱熬夜瞎焦虑吗?现在还敢吗?

你不是爱边蹲坑边刷手机吗?现在还敢吗?

这场病让我懂得吃好、睡好、拉好的重要性,也让长期被肥胖困扰的我,因为健康的饮食和睡眠,短短两周,就瘦了将近二十斤。


------

术后十七天,我终于等到了盼星星盼月亮的“疼痛衰减日”。

早上上厕所“虽疼但浅”,既没有呻吟也没有哆嗦,这是术后头一回。换药的时候,我竟然可以憋住一点儿不出声了,这更是术后头一回。我中午特意吃排骨庆祝了一下,当然,依然不敢放肆,康复之路还很漫长,我只吃了两块,并且叮嘱母亲,两天吃一顿荤菜即可,好不容易调理好的肠道还需要慢慢适应不同的饮食。

养病期间,新家的装修没有停,对接的设计师拿着我前期制作的庞杂而精细的表格逐项跟我确认推进情况,一开口我就打断了他,“你看着来就好,没关系的。”

他愣愣地看着我说,“哥,你变了啊。”

生病之前,我精细地测量每一处的尺寸、反复对比各种颜色和材质、要求施工方一次次给我讲解不同工艺的差异、在各个建材市场来回对比价格。

生病之后,我不再纠结接缝是否平整、不再关注五彩斑斓的白、不再追求绝对的环保材料、不再操心工序衔接是否顺畅。

人只有停下来思考,才会发现问题所在。那些过度的思虑、反复纠结的小事、在选择和后悔之间的负向循环,像一个个旋涡吞噬着我的能量、元气和健康。我逐渐明白,物为我用,而非我为物用。



5


根据张主任的要求,我每周到医院复查一次。

第一次去时我很紧张,脑子里都是主治医生和我说的话,“手术只是疼痛的起点,复查才是疼痛的巅峰,记得去之前吃上止疼药、涂上止疼凝胶。”

我请教在我之前复查的病友,病友回复我:“主任的手指进进出出伤口四次。”我让他详述一下感受,他只回了一个字:“疼”。晚上,他告诉我,指检搞得伤口又出血了,内裤上一大摊。

可是,复查和术后护理都是必需的。如果换药压得不够实,新肉长得不够结实,就会造成假性愈合,形成空腔,未来极易复发,复查时医生会把假性愈合剪开,让新肉重新长;如果换药压得不够规律,会导致新肉长得比较杂乱,俗称“肉芽”,复查时医生会修剪肉芽,让创面更平整……这些环节,都不会上麻药,全靠患者硬忍。

每两次复查之间,都是一次循环,痛苦、出血、愈合……幸运的是,我恢复得还算不错。


------

术后第75天,我终于从张主任口中听到最美的那句话: “没事儿了,以后不用再来复查了。”

主任苦口婆心地叮嘱我——11点前必须睡觉、完全不能吃辣、完全不能喝酒、不能久坐、不能长时间蹲厕所、腹泻之后要坐浴……

“这个病专治各种不服,回头客特别多,你可当心点!”虽然痊愈,达摩克利斯之剑却永远高悬。

肛周脓肿这场病麻烦、痛苦、漫长、私密,甚至恶心。但在我心里,它只是一场病而已。

我从未向亲朋好友隐瞒实情,我坦诚地告诉大家病情、呼吁大家关注亚健康,我也因此得知,我邻座的同事、我的同学、我要好的朋友竟都曾是我的病友。甚至,还有一些朋友,是因为我才知道这个病的存在,才知道自己需要及时就医,才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肛周脓肿也是对我的焦虑和亚健康的一次温和反馈。我感谢我的身体,它没有因为我对健康的轻视,瞒着我累积出更大的疾病;也没有因为我那些无关紧要的执念,带来突发的、难以挽回的疾病。

它给了我警告,也给了我机会。


------

我康复后不久,新家也装修完成,在搬家前夕,物业管家突然打来电话,说因为暖气管道意外漏水,新家被泡了。

我打开家门,仿佛进入了泥塘,小件家具东倒西歪地乱躺着,泥水在各个房间肆意流淌……污水褪去,白色柜门上留下黄绿色的水渍、卫生间新铺的地砖被一块块敲碎、墙皮脱落后露出潮湿的青色砖头、地暖和上下水管道被一根根戳破……

我长舒一口气,平静地对自己说:“也行,慢慢修呗,秋天再搬家还能凉快点儿。”

我请人写了一幅字,挂在了新家玄关最显眼的位置,上面只有两个大字——也行。



编辑 | Terra       实习 | 佳佳



马尧

地产牛马、写作小咖、陕西愣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4 04:23 AM , Processed in 0.0779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