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1|回复: 1

[生活感悟]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vs 蒋碧微《我与悲鸿》,究竟谁在说谎(万字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廖静文《徐悲鸿一生》vs 蒋碧微《我与悲鸿》,究竟谁在说谎(万字分析)

 阿舒 山河小岁月 2024年08月30日 22:01

推送了王树藏的故事之后,群众们对于民国渣女列传的回归呼声强烈,“太憋屈了,需要看个渣女回回血。”其中一位读者如是说。

 

作为一个无比重视读者留言的infp,从善如流向来是我的优点,今天的主角,也是自从开启渣女列传这个巨坑以来获得最高提名的女士,尽管,我其实在好多年前就已经写过不少她的故事了。


59.jpg


如果丈夫喜欢上了年轻女性,你怎么办?

如果喜欢上年轻女性的丈夫来找你破镜重圆,你怎么办?

如果爱消失了,你怎么办?

如果因为丈夫的出轨失去了自信,你怎么办?

 

蒋碧微女士在以上这些问题上都给出了简单粗暴的答案。

 

如果丈夫喜欢上了年轻女性,坚决不同意。

如果丈夫企图破镜重圆,坚决不同意。

如果没有很多爱,就要很多钱,坚决打离婚官司。

如果因为丈夫的出轨失去了自信,那就给自己也找一个情人。


这已经属于爽剧节奏了。


IMG_0460.JPG


如果还有人不知道蒋碧微女士是谁,那我简单概括一下,蒋女士,宜兴蒋梅笙老先生的次女,17岁时因为未婚夫企图考试作弊,毅然和徐悲鸿私奔。徐悲鸿爱上孙多慈,蒋碧微不仅成功阻挠了两人的婚事,还在离婚大战中取得了经济上的胜利,获得一百万的赡养费和一百幅画。她自己也没闲着,和张道藩(曾任宣传部长、立法院院长)维持了一段长达几十年的婚外恋,直到1958年才分手。


我本来觉得,关于蒋碧微女士的故事已经不需要再说了,直到这几天,有一个读者告诉我,她看了一个徐悲鸿廖静文书信展,因为展览里有一封廖女士1999年的《怀悲鸿》,她读完非常感动,于是去买了廖女士的《徐悲鸿一生》。

 

“看完好困惑,廖静文书里的蒋碧微也太坏了吧,间接害死了徐悲鸿,我非常困惑,阿舒能不能给我讲讲,这事儿我究竟应该信谁的?”

 

好的,那就讲讲。


IMG_0461.PNG


IMG_0462.PNG


廖静文女士的《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出版于1982年,一经面世就十分畅销,“再版十四次,印刷量达七百万册,被团中央推荐为最受青年人欢迎的书,畅销海内外”。

 

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廖女士的“知音体”风格,我随便截取一段她写他们两人定情的片段,你们感受一下——


IMG_0463.JPG

哦,这一段我脑补的是《新月格格》里面的场景,有谁懂?

 

《徐悲鸿一生》大概说的是,爱国画家徐悲鸿,为了偿还前妻的离婚画债,弄坏了身体。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位好儿子,人民失去了一位好画家。而这位前妻出身封建家庭,喜好奢侈,生活败坏,是国民党反动派张道藩的情妇。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知道的故事,大致如此。

 

这本书里的蒋碧微女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1、爱慕虚荣,在法国时,徐悲鸿鼓励蒋碧微学小提琴,但是蒋碧微更想要的是一件皮大衣。


IMG_0464.JPG


2、贪图钱财。蒋碧微见到徐悲鸿就谈钱,不能理解徐悲鸿用钱买了艺术品。


IMG_0465.JPG


3、性格暴躁。蒋碧微经常和徐悲鸿吵架,动不动就砸东西。

 

IMG_0466.JPG


4、胡乱嫉妒。徐悲鸿明明只是赞赏于孙多慈的才华,并没有爱上她,蒋碧微血口喷人。

 

IMG_0467.JPG


btw廖女士说孙多慈长得不好看,这个我实在不能首肯,毕竟这是我梦家男神曾经求而不得的姑娘(详情可戳这里:陈梦家为什么输给了徐悲鸿?

 

IMG_0468.PNG


5、婚内出轨。廖静文认为张道藩在第一次见到蒋碧微之后就开始打主意,伸出了黑手,书里提到张道藩处,都要加上一句“特务头子”,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大背景,这个我倒是也可以理解。

 

IMG_0469.JPG


好了,看完以上这些书中的细节,大家可以大概知道,廖女士书里的蒋碧微女士,是个怎样的形象了。

 

IMG_0470.PNG


在分析真假之前,我想先带大家来看一个书里的场景,这段场景发生在1943年的重庆,徐悲鸿正在开画展,廖静文写得很细,因为那是她第一次见到蒋碧微:

 

画展期间,有一件使我难忘的事,便是蒋碧微女士来了。她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出现在会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她当时是四十四岁,穿一件贴身的深色旗袍,身材修长而丰满。脸上敷着浓厚的脂粉,仿佛是刚刚下台还未卸妆的演员。她那闪光的黑发齐眉,有如童发似地密密地覆盖着前额,两鬓各梳一个圆形的大发髻,悬在耳畔。我当时未曾见过有成年人梳这种发式,因此,有些吃惊地望着她。


哦,她那天见到的蒋碧微大概是这样——

 

IMG_0471.JPG

这张照片应该是蒋碧微1946年当选为“国大代表”时候的,和廖静文说的1943年时间差不多。

 

双圆髻是1920年代常见女性发型,“我当时未曾见过有成年人梳这种发式”,1923年出生的廖女士可能没赶上那波时髦,但讲这句话大概主要还是为了讲蒋女士四十多了还装嫩。实际上蒋碧微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样梳,到了六十多也还梳过。

 

IMG_0472.JPG


廖静文接着说,蒋碧微来参加画展时,主要是为了讲她父亲的葬礼因为张道藩的关系办得很好——


她象朋友似的和徐悲鸿先生握了握手,然后高声说:“我父亲的丧事全靠道藩帮忙,总算极尽哀荣了。”她说话时,脸上明显地流露出一种非常自负的神情和笑容,同时,从精致的手提包里取出一盒美国香烟,点燃了一支,叼在嘴上。随后,她朝我仔细地看了一眼。


蒋碧微“到徐悲鸿先生的展览会之前,是刚参加了她父亲蒋梅笙先生的追悼会,这是在她父亲逝世百日时举行的”。这件事在蒋碧微的回忆录里也有写,她说没想到百日追悼会的同时也是徐悲鸿的画展,徐悲鸿当天晚到不说,连花圈的下款,写得也是“甥”——这个举动确实非常差劲,傅斯年当场骂了徐悲鸿。


IMG_0473.JPG

 

实际上,蒋梅笙的去世也和徐悲鸿有一点关系。蒋梅笙1942年12月11日病逝,享年72岁,逝世前一天,见到的人是徐悲鸿,他劝说老先生别工作了,蒋梅笙就说“不教书怎么成呐?从前的生活还便宜,现在是谈何容易!”徐悲鸿一边宽慰老人,一边见到墙上挂着一张自己的作品,徐悲鸿说“画不该这么老挂着,而且立刻就叫陈晓南取下,把画卷好带回去”,这件事给蒋梅笙刺激很大,他对来访的客人说徐悲鸿拿走画的事情,又很懊悔自己和徐悲鸿讲了“生活问题”,第二天晚上,就因为心衰去世了。

 

廖静文的文章中,徐悲鸿似乎对于蒋梅笙的丧礼情况并不知情,但实际上徐悲鸿是深度参与了的,守灵夜也有他(因为那时候两个人还没有正式离婚,徐悲鸿还是蒋老先生的女婿),他还为老先生画了一幅素描。

 

IMG_0474.JPG


张道藩确实一手承担了蒋父的丧事,蒋梅笙的棺木是张道藩亲自选的,墓地也由张道藩和朋友们勘定,蒋梅笙落葬前日,徐悲鸿托人送来两千元,结果被蒋碧微坚决地拒绝了。这件事廖静文没有写,但是她又指出,蒋碧微说自己父亲没啥积蓄,丧葬的时候没钱,可是你前面明明说自己家里有钱啊——

 

蒋梅笙先生病逝时,任四川社会教育学院教授。蒋碧微曾著文回忆她父亲与母亲戴清波女士结婚时的盛况说:


蒋家住宅是宜兴最大的一所房子……蒋戴两家联姻是当年宜兴一件盛事,母亲嫁妆的衣服够穿一生一世,陪嫁的黄金要用秤称。”可是,她父亲逝世时,她却又写道:“老人家平生淡泊自甘……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私人积蓄只有一万多元,加上四川省教育厅的抚恤,行政院恤金,仅够丧葬费用。


IMG_0475.PNG


“蒋家有钱”和蒋父“私人积蓄只有一万多元”是不是冲突?蒋家确实是宜兴的名门望族,我去宜兴时,走到南门大人巷,本地朋友和我说,蒋碧微祖宅就在这里,蒋家数代做官,“大人巷” 历史上曾叫“蒋尚书巷”,蒋碧微说自己的家是“宜兴最大的私宅”,确实也并不为过。而在经历了战争等因素后,蒋梅笙最后的积蓄只剩下“一万多元”,并不算夸张。


IMG_0476.PNG

蒋梅笙的《国学入门》是民国时期一本颇有影响力的教材,他在上海的时候喜欢组诗社,举办沙龙,我很喜欢的周錬霞曾经和蒋老先生学填词。

 

可是,因为这一段话,我们却可以得到另一个信息:

 

廖静文看过蒋碧微的回忆录。


IMG_0477.JPG

徐悲鸿画的廖静文,为什么我觉得眉眼里有点孙多慈

 

不仅看过,如果把两本书对照读,会发现,廖静文简直是一边读蒋碧微的回忆录一边写的。

 

比如廖静文书中大肆渲染的蒋碧微在法国不买提琴买大衣这件事,蒋碧微在回忆录里也写过:


在回巴黎之前,我买了一件黑色兔皮大衣。那在一般皮货里面,要算是最便宜的了。我一向不讲究衣饰,买这件大衣,实在是因为兑汇的关系,价格要比巴黎便宜得太多。当时徐先生并没有什么表示,不料在四十多年后,忽然引起了一桩公案。徐先生在大陆逝世、香港的《新闻天地》周刊,登出了一篇文章,追记徐先生的往事。其中有一段记述徐先生批评我对学习不大热心,说我曾把他叫我买提琴的钱,拿去买了一件皮大衣。不久,《新闻天地》发行人卜少夫先生到了台湾.曾来我的寓所,我提起这事,他表示如果我有所说明,他愿意刊载,我当时只一笑置之。因为我想这段记载一定有错误,我在柏林所买的提琴、后来使用多年,在巴黎的时候,徐先生还曾为我画过一张油画,画的就是我凝神奏琴,这张油画,至今我还悬在客厅。


徐悲鸿确实为蒋碧微画过一张《琴课》,这幅画非常有名。

 

78.jpg


而关于徐悲鸿从新加坡归来之后和蒋碧微的对话,蒋碧微的版本是这样的,我特别把两个版本放在一起,大家可以对照——


IMG_0479.JPG
IMG_0480.JPG

上为廖静文版,下为蒋碧薇版


客观事实是,廖静文和徐悲鸿在一起的时间只有7年,她没有经历过徐悲鸿最精彩的岁月,而那一段,恰恰就是蒋碧微和徐悲鸿在一起的时间(他们1917年私奔,1945年正式离婚)。所以,廖静文书中有关徐悲鸿的内容,要么就是她听徐悲鸿转述,要么就是带着想象的创作。

 

有趣的是,蒋碧微的书中其实也提到了廖静文,但连名字也没有,只说“新欢”——


IMG_0481.JPG


廖女士肯定是看到这些内容的,在看到这些内容之后,不炸裂是不大可能的。

 

我要是她,就牢牢抓住蒋碧微和张道藩的婚外情来抨击,这才是蒋碧微的最大软肋。

 

IMG_0482.PNG


IMG_0483.PNG


蒋碧微和张道藩相识很早,徐悲鸿组织的天狗会里,徐悲鸿是老二,张道藩是老三,而蒋碧微是“压寨夫人”。徐悲鸿那时候从没有怀疑过张道藩和蒋碧微,反而曾经吃过蒋碧微和常玉的醋。

 

1933年5月,徐悲鸿带着蒋碧薇赴欧洲举办中国画巡展,到了巴黎,就打算借常玉的画室举办宴会请客。某天晚上,他们和常玉一起商定:明天上午9时蒋碧薇到常玉的画室准备,徐悲鸿12时到常玉画室共进午餐,而宴请将在明天晚上举行。当夜,蒋把第二天的费用提前支付给了常玉。


IMG_0484.GIF

常玉


次日早晨,蒋碧微到了,看到常玉已经在准备,“鸡已经炖上了”。两人忙乎了一阵子,出门采购,中午方回,却没有见到徐悲鸿,结果,徐悲鸿一直到晚宴也没有出现,蒋碧微当晚只得硬着头皮代徐悲鸿在常玉处宴请了客人,并且因为没有钥匙(只有一把在徐悲鸿处),她就借住在闺蜜家里,闺蜜叫黄素琼,就是张爱玲的妈。第二天,蒋碧微叫锁匠去开锁,正当大家忙乎一通时,一个“头发蓬乱、两眼红肿”的男人将门推开,正是徐悲鸿。

 

原来,徐悲鸿前一天十一点到了常玉家,敲门没有人回应,他以为蒋碧微和常玉正在关门温柔,于是痛苦回家,闭门沉思。蒋碧微在黄素琼家的时候,曾经预想过无数可能,什么徐悲鸿出了车祸,被歹人抢劫了,还为此痛哭了一阵,谁想到就tmd是这个原因啊,代入到蒋女士,我觉得当时就可以把徐悲鸿这种丈夫直接炖了。

 

IMG_0485.PNG

徐悲鸿1920年代作品《读书的蒋碧微》


张道藩对于蒋碧微的第一次表白在1926年,这封情意绵绵的长信,被放在蒋碧微《我与道藩》的开头——

 

IMG_0486.JPG


蒋碧薇面对张道藩的热切表白,采用了冷处理的方式,她回了一封信,委婉地回复说:你最好还是忘记她。

 

张道藩随后娶了一个叫素珊的法国姑娘。1928年,蒋碧微还曾经在上海给素珊寄一千块钱旅费,接她来中国和张道藩结婚。

 

IMG_0487.PNG

张道藩和素珊


1933年,徐悲鸿移情孙多慈,蒋碧微十分生气,两人虽然曾经一起努力,企图通过共同去欧洲来增进感情,但徐悲鸿和孙多慈一直藕断丝连,随后又丢下蒋碧微跑到广西去,这使得蒋碧微非常痛苦,张道藩在1936年再次表白了蒋碧微。这一次,她仍然选择了拒绝——

 

IMG_0488.JPG

蒋碧微拒绝的理由

 

但其实这时候,蒋碧微对于张道藩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已经产生了一些动摇,加上徐悲鸿的背叛,她在半年之后,就选择彻底接受张道藩的爱。


IMG_0489.PNG

徐悲鸿孙多慈的绯闻当时报纸上就有报道


张道藩的表白信肉麻是肉麻的,但确实写得动人:


有时候我觉得我爱你,似乎本身就是莫大的罪恶。可是我以为上苍可能会原谅我的,因为我爱你是出于至诚……我爱你,远起于十二年前,而我竟能隐忍这么久,已非一般人能做到的了。直到一年以前我眼见你几已被人遗弃,我非常痛心,眼见你屡次被人欺凌,更是无限愤怒。可是我又有什么权利为你打抱不平?

 

他确实在战争中多次照顾蒋碧微,战争开始后,徐悲鸿将蒋碧微和孩子们扔在敌占区不闻不问,一心一意护送孙多慈及其家人到广西避难,蒋碧微向张道藩求助,也是他伸出援手,安排车子送蒋碧微和两个孩子从南京离开,两个月之后,南京沦陷。


IMG_0490.PNG


张道藩一直在南京待到12月,他一度准备要和南京城共存亡,在战事紧张的日子里,他居然还给蒋碧微写了一封信,信上说蒋碧微放在他那里的钱他帮她存起来了,之后可以去xx处取。但实际上蒋碧微并没有放钱在他处,原来,他是怕自己之后遭遇不幸,所以给了蒋碧微一千块让她安家,这确实比动不动就少五十块的徐悲鸿大方多了——

 

IMG_0491.JPG

当然,张道藩在当时确实是比徐悲鸿有钱


当然,婚外恋终究是不道德的。这种不道德的内疚感,对于本来已经遭遇过背叛的蒋碧微来说,可能感受更加明确一些。张道藩到重庆之后,把素珊也从法国接来,一度还是拜托蒋碧微来照顾的,他当然知道蒋碧微的复杂心绪,于是一再写信安慰:

 

IMG_0492.JPG


蒋碧微这边,在已经没有希望和孙多慈在一起(因为孙父不同意)的徐悲鸿,打算结束南洋流浪生涯,他写信给好友吕斯百,说自己打算回到蒋碧微身边,和她和好。蒋碧微知道这件事之后,觉得非常痛苦,于是写信问张道藩,自己要怎么办?


张道藩写了一封两人通信史上最长的信,他列举出了四种解决办法:

 

1、与素珊离婚,与蒋碧微结婚。

2、两人私奔。

3、蒋碧微和徐悲鸿破镜重圆,和张道藩断绝往来。但是他强调断绝的是“形体上的爱,秘密保存着精神上的爱。若还不行,则将两人信件作为素材,为人间留下一理想爱情样本”。

4、蒋碧微和徐悲鸿永久断绝,同时“保留自由之身,而为我秘密的爱人”。

 

看看看看,男人的嘴脸暴露无遗。


IMG_0493.PNG

徐悲鸿1926年作品《箫声》


啰嗦写了那么多,他其实就是希望蒋碧微选第四个答案,这是对于张道藩最好的解决方式。

 

蒋碧微当然想要的是第一个啊,但他偏偏写了非常多的困难,比如妻子不愿意离婚(他强调自己已经尝试过了),然后可能寻短见,可能狮子大开口索要巨额赡养费,另外自己会失去前途,只能找别的出路。

 

IMG_0494.JPG


你这么写,蒋碧微当然只能选第四个了啊!!!!!

 

蒋碧微第一次在爱情面前昏了头脑,她对张道藩说,自己保证可以做到第四条。于是,当徐悲鸿1940年回到重庆,兴冲冲来到磁器口蒋碧微家中时,他一眼看到书架上的镜框里,贴着他曾登在报纸上的断绝同居关系启事,主人在上面醒目地注明:“碧微座右铭”。


IMG_0495.JPG


徐悲鸿对蒋碧微道歉,但蒋碧微说,自己请客的目的,就是要和徐悲鸿彻底分手,两个孩子可以交给徐悲鸿——因为她前途远不如画家来得光明。她说,如果徐悲鸿不肯养小孩,就请他明天登报声明,“否认这两个孩子是你的。后天,我再登报声明将孩子改姓蒋,以后就由我负责抚养”。

 

徐悲鸿当场尴尬不已,只得离席。


IMG_0496.JPG


后来,他再次找到蒋碧微,这一次,蒋碧微的回答依旧很决绝:“关于我们两个人的事,我有一个譬喻,仿佛一件很精美的瓷器,不幸被你打破了,尽管你找到最高明的工匠把它修补好,但是,这条裂痕永远是除不掉的,我宁可将它打碎,也不愿有假的完整。”

 

徐悲鸿只得说:“我做了最后的努力,可是没有希望了。”(早干嘛去了!!)

 

但大家千万不要同情悲鸿同学,因为他一被拒绝,就跑去桂林,向名伶冬渡兰求婚,被冬渡兰很直接地拒绝了。

 

但是张道藩和蒋碧微的婚外情,最终也被素珊发现了。

 

IMG_0497.JPG

张道藩在信里讲述了素珊的发现过程

 

素珊要求他和蒋碧微断绝关系,他回复“办不到”。然后,他就带着一种“横竖横”的心态,和蒋碧微保持着半公开的情人关系,从南京,到杭州,再到台湾。

 

但是这种关系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一点,蒋碧微当然知道,就像她知道徐悲鸿注定不可能停止追逐女人一样。

 

来到台湾之后,素珊带着女儿前往澳大利亚,蒋碧微和张道藩同居了。蒋碧微说,她从来不接收写着“张道藩夫人”的请柬,必须要单独写“蒋碧微女士”,她才会出席前往。


IMG_0498.PNG

蒋碧微和张道藩在台湾

 

王鼎钧回忆,有一次,两人同时参加一个表彰金门女英雄的活动(“总政治部”给两人单独发了请柬),吃饭的时候,有人指着两位金门“花木兰”对蒋碧微说:“你没有女儿,收她俩做干女儿吧。”两位花木兰立刻跪下磕头叫干爸干妈。事后,新闻报道说张道藩“又喜又窘”,第二天,干爸干妈带着干女儿吃馆子、买见面礼。


这是张道藩极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有时候,新闻报道说他和“夫人”一同看画展,他总要向报社表示纠正。有一次,他还是“中国广播公司”的董事长,他和蒋碧微一同由公司走出,有一个记者迎面给他们拍了一张照片,张指着那位记者大声喝问:“他是哪家报社的?告诉他不要发表!不要发表!”——王鼎钧,张道藩生前身后的是是非非


IMG_0499.JPG

蒋碧薇和张道藩


蒋碧微知道,这样奇怪的关系是不可能长久的,但她没有想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她已经60岁了。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500.PNG

 

1958年,张道藩对蒋碧微说,他打算去新卡多利亚探望素珊。行前,他问蒋碧微:“我到了那里,如果素珊她们提出想回台湾的要求,叫我用什么理由拒绝她们呢?”

 

这句话大有玄机,聪明如蒋碧微,怎么会不不知道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

 

素珊要回台湾了,我们要怎么办?

 

IMG_0501.PNG

晚年张道藩在台北


早在二十多年之前,她在给他的信里就曾经说过,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定是她。

 

现在,她已经明白了,当初她想要分手的时候,他曾经用自杀相逼,要她不要离开他,现在,那个曾经“只求我俩漂流到一座小岛,尽一日之欢,然后双双蹈海而死,死而无憾”的男人,现在打算和她分开了。

 

据说,这是素珊为了挽救自己的婚姻,曾分别找过蒋介石及吴稚晖,张道藩受到压力,只得和蒋碧微分手。


IMG_0502.JPG


蒋碧微提出去南洋探望外甥,行程比张道藩去新卡多利亚的时间提前一周,临走,她给张道藩写了最后一封信:


宗:

 

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自从我被悲鸿遗弃以后,如果没有和你这一段爱情,也许我会活不下去。然而在这20余年缠绵悱恻的生活里,多一半的时间我都在自怨自艾:为什么还要重投情网,自苦苦人?

 

但是我现在感到非常满足,不仅由于一切的凄怆、悲酸、矛盾与痛苦等,都已成为过去,而且,我十分感激你给了我那么多温馨甜蜜的回忆。我的一生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我曾享有你热烈深挚、永矢不渝的爱。“海枯石烂,斯爱不泯”,我希望这一段恋情,真能留传下去。

 

我认为你也应该毫无憾恨,撑过那么些年人前强笑、泪洒心田的日子,上苍毕竟赐予我们这么多的补偿,我们还能不知足吗?20年前你的愿望和预言,果然全部实现,你曾说:“倘使真有上帝,真有爱神,我想我们今生今世,在未死之前,一定会得到一个有利的时间和环境,来安慰我们的。”“只求我俩能漂流到一座小岛,尽一日之欢,然后双双蹈海而死,死而无憾!”宗,有利的机会与环境十年前就奇迹般地降临了,我们等于再世为人,有整整十年的时间晨昏相对,形影不离。在迟年伤暮的时候,却竟绽放了灿烂的爱情花朵。十年,我们尽了三千六百五十日之欢,不顾物议,超然尘俗。我们在小园斗室之中,自有天地,回忆西窗赏月、东篱种花的神仙岁月,我们对此生可以说已了无遗憾。宗,我每每想到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你为了爱我所表现的牺牲精神,你确已使我获得莫大的荣宠和幸福,没有人会怀疑你对我的爱不够挚切,不够忠诚!

 

40多年前我们初相见时,大错已经铸成,“恨不相逢未嫁时”,古今中外,有多少宿命论者在这样的爱情悲剧下饮恨终生。然而临到你头上,你便像追求真理般锲而不舍,你和我用不尽的血泪,无穷的痛苦,罔顾一切,甘冒不韪,来使愿望达成,这证实了真诚的人性尊贵的爱情是具有无比的力量的。现在我们再回顾40年来的重重劫难,不是可以释然相向,会心一笑吗?宗,你该晓得我是多么佩服你的果敢和坚毅。

 

现在好了。亲爱的宗,往事过眼云烟,我们的情缘也将届结束。让我们坚强一点,面对现实,接受命运的安排,在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情爱问题必须告一段落,好在我们已经有了弥足珍贵的果实。希望你,不必悲哀,无须神伤,你和我都应该感戴上苍,谢谢它对待我们的宽大与仁慈,甜美的回忆尽够厮伴我们度过风烛残年。

 

欢迎素珊和丽莲的万里归来,祝贺你们乔迁新居,重享天伦之乐。素珊的细心熨帖,将会使你的桑榆晚景,过得舒适安逸,请你平抑心情,恢复宁静。不必再惦念我,就当我已振翅飞去,永不复回。

 

我将独自一个留在这幢屋子里,这幢曾洋溢着我们欢声、笑语的屋子里,容我将你的躯体关闭在门外,而把你的影子铭刻在心中,我会在那间小小的阳光室里,浴着落日余晖,看时光流转,花开花谢。然后,我会像一粒尘埃,冉冉飘浮,徐徐隐去。宗,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还是坚持那么说:真挚的爱无须形体相连,让我们重新回到纯洁的爱之梦中。宗,我请求你,别再打破我这人生末期的最后愿望,我已经很疲累了,而且我也垂垂老矣!

 

虔诚地祝福你和素珊,以及可爱的丽莲,恕我不能向你道再见了,不过,最后的一次,让我向你重申由衷的感激!

 


IMG_0503.JPG


在《徐悲鸿一生》里,廖静文这样写道:“蒋碧微女士到台湾后再也没有与丽丽做任何联系。她公开与张道藩同居,又被张道藩抛弃了,最后,一个人孤独地死在台湾。”

 

她用的词是“抛弃”。


IMG_0504.PNG

徐悲鸿、廖静文夫妇与儿子徐庆平和女儿徐芳芳


写下这个词的时候,她大概蛮快意的,因为她能想到的女人最悲惨的命运,大概就是被抛弃。

 

从某种意义上讲,蒋碧微可能是被抛弃了,尽管她选择了自己出走,但本质上,她确实是被抛弃了。


IMG_0505.PNG

徐悲鸿1925年作品《蜜月》。


但她是谁啊?

 

她是因为未婚夫企图作弊(对,只是企图!)就决定要抛弃未婚夫的姑娘啊!

她是敢于对徐悲鸿的破镜重圆(数次!)说不的女人啊!

 

她会就这样孤独地死去吗?

 

才不。

 

在张道藩接回素珊和蒋碧微分手之后,他问起蒋碧微今后的生活,言下之意是打算给她一些资助,但蒋碧微回答:

 

“我可以卖房子”。

 

她依靠的是离婚时徐悲鸿给她的画作,蒋碧微说:“从此我以离婚时徐先生所给我的画换钱为生,一直到现在,我没有向任何人借过钱,也不曾用任何人一块钱。”


IMG_0506.PNG


我要是张道藩,可能宁可给钱来补偿。因为蒋碧微女士对于徐悲鸿的报复是要钱,对于张道藩的报复却是——

 

要命。

 

1964年,蒋碧微出版了回忆录《我与悲鸿》和《我与道藩》,全台湾都震惊,当时张道藩已是立法院院长,有这样的花边新闻,实在耸人听闻。据说,张道藩曾经在蒋碧微要出书之前,找人劝阻。那人对蒋说,张道藩的寿命也来日无多了,你等他身后再出书吧。蒋碧微的回答是:“黄泉路上无老少,也许我比他早死。”


IMG_0507.JPG


王鼎钧回忆,眼见蒋碧微箭在弦上,张道藩上阳明山晋见蒋介石总裁,坦承“私生活出了问题”。据说蒋介石立即表示:“人人都有私生活,我也有。”张道藩听了,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下山回来,脸色好看多了。

 

其实,张道藩很早就预料到,那些情书迟早要出问题。1953年,张道藩要王鼎钧帮他写口述自传,王有点纳闷,因为“那时也是‘国难当头’,他怎会有这番闲心?我有一个感觉,他可能希望借故取回那些信”。而后,就有人向王暗示:“不但要跟张先生好好相处,也要跟蒋老师好好相处。”——当时蒋碧微在台湾师范学院教书,大家都叫她蒋老师。


1968年4月6日下午,张道藩在寓所昏倒,医师来家诊治,建议立刻住院。但因为那时国际知名的脑外科专家施纯仁医师在“三军总医院”挂牌,“非军人”住“三军总医院”必须由“国防部长”批准,那天是星期六,有权核批的人不在办公室里,幕僚到处联络,错过了“黄金时间”。

 

6月12日,张道藩去世。

 

IMG_0508.JPG

张道藩丧礼现场


有人说,他的去世,和蒋碧微出版回忆录有关。

 

但蒋碧微说:“我以‘真实’为出发点,怀着虔敬之心。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我半生的际遇。我不相信至情挚爱会有损人格尊严,会令人觉得罪恶过失。”

 

我相信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诚的。


IMG_0509.JPG


IMG_0510.PNG


徐悲鸿的去世早于张道藩,他在1953年因脑溢血去世,《徐悲鸿一生》里,这一段写得如泣如诉,非常动人:

 

我从他的旧衣服口袋中,颤栗地摸到了他那块用了三十多年的旧怀表。它曾经日夜不停地伴随悲鸿,度过了三十多年艰难的岁月。现在,由于它勤奋的主人去世,它的指针也停止了转动,悲伤地沉默了。紧挨着这块怀表,放着三块水果糖。这一定是悲鸿在宴会上没有吃,留下来准备回家时带给我和两个孩子的。这是三块极普通的水果糖,但是那上面有着悲鸿对我和孩子们多么深沉的爱和思念!在离家的短暂时间里,他的心还是这样深情地记挂着我和孩子们。我紧紧地捏着这三块水果糖,又悲伤地痛哭起来。


廖静文不知道是否明白,那块徐悲鸿用了三十多年的旧怀表,是蒋碧微省了几个月的饭钱又做刺绣活在巴黎买下来送他的。

 

IMG_0511.JPG

廖静文和徐悲鸿

 

徐悲鸿的死讯传到了台湾,曾在徐悲鸿家当过保姆的刘同弟说:“徐先生走的时候,我在台湾,听蒋碧微讲的。说句良心话,虽然他们夫妻是离开了,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嘛。当然她不讲,我看她那个表情,也看得出来,她说徐先生走了,念念不忘的样子。”刘同弟形容,那一天,蒋碧微说徐先生走了,说这句话的时候,面色凄然。

 

尽管她在回忆录里对徐悲鸿诸多指责,可是在最后,她说:“时至今日,我敢于说:如果不是这次恋爱事件,所造致的一连串恶果,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可能会更辉煌,说不定他还不至于五十九岁便百病丛生地死于北京。


IMG_0512.PNG

徐悲鸿1920年作品《执扇的蒋碧微》,我觉得那时候她真是他的缪斯。


我最欣赏蒋碧微的,是这样一件事。

 

1939年,徐悲鸿托吕斯百转来孙多慈写给徐悲鸿的一封信,信中大意是说:“我后悔当日因父母的反对,没有勇气和你结婚。但我相信今生今世总会再看到我的悲鸿。”徐悲鸿在信末批上了三句:“我不相信她是假的,但也不信她是真心,总之我已作书绝之。”


IMG_0513.JPG

徐悲鸿画的《孙多慈像》


蒋碧薇问,为什么这封信要给我看?吕回道:“他还不是想要我拿给你看?”

 

原来,在徐悲鸿决定离家出走,远赴桂林前夕曾与蒋碧薇谈过一次话,蒋说:“假如有一天你跟别人断绝了,不论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随时都准备欢迎你。但是有一点我必须事先说明,万一别人死了,或是嫁了人,等你落空之后再想回家,那我可绝对不能接受。”


IMG_0514.PNG

徐悲鸿


徐悲鸿以为,如果给蒋碧微看这封信,她会很开心,两个人就可以破镜重圆。但蒋碧微说:“在我看来,像徐先生这种行为,是最不可原谅而且最不道德的。徐先生如果不再爱孙韵君,他尽管把她的信退回或烧掉,决不可将这种信寄给任何人去看,他不要以为我看到他侮辱了我的情敌,便会觉得高兴。他应该知道,我不是这样的人。相反的,我将更看轻他!”

 

即便她再恨孙多慈,她也知道,在他们婚姻的悲剧上,要负责任的并不是孙,而是他们自己。

 

无论对错,无论毁誉,蒋碧微这辈子,活的只有两个字:坦然。


IMG_0515.JPG

1941年摄于重庆沙坪坝,前排右起为廖静文、徐悲鸿、张葳、郁风,后排左一为张安治,后排右一为黄苗子。


廖静文却一直活在“徐悲鸿夫人”的枷锁里,尽管她之后曾经再嫁生子,之后离异,就一直要营造“没有再嫁”的人设,其实何必,都是自己的内耗。就像她出版的《徐悲鸿一生》,她写的是徐悲鸿的一辈子,而自己只是画家生命中的一章。相比之下,蒋碧微的书名《蒋碧微回忆录》则大女主范儿十足,主角是蒋碧微自己,徐悲鸿或张道藩,都只是配角而已。

 

IMG_0516.JPG

现在搜索廖静文的时候还能看到这样的报道

 

我唯一没有想到的是素珊。

 

这个一直隐藏在痛苦中的女人,在张道藩去世之后,做出了惊天之举。

 

她在操办完张道藩的葬礼之后离开台湾,临别之前,她把结婚证书交了出来,她说自己不再需要这张文件了,她终于抛弃了张道藩夫人这个名号,也许她早就受够了,她知道他不爱她,也许从一开始就不爱。

 

尽管张道藩在自己的自传《酸甜苦辣的回味》里洋洋洒洒写了好多素珊,却对蒋碧微一个字也没提,男人真是,虚伪。


IMG_0517.PNG


 

素珊是一个真的人,蒋碧微也是,要不是因为这么个臭男人,我觉得她们是能做朋友的。

 

1978年12月16日,蒋碧微在台北逝世,享年79岁。这是她这辈子第二次“死去”,第一次是在1917年,那时候她还叫蒋棠珍,和一个叫徐悲鸿的男人偷偷前往日本,父亲为女儿的名声考虑,只好宣称她得急病去世,为了掩人耳目,甚至买了一口棺材,在棺材里装了石头。18岁的蒋棠珍被徐悲鸿取名“碧微”,又刻了一对水晶戒指,一只刻“悲鸿”,一只刻“碧微”。——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这个男人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给女人取名和送女人戒指,若干年之后,他还会把另一枚红豆戒指送给一个叫孙韵君的18岁姑娘,并为她取名“多慈”,和“悲鸿”相对。


IMG_0518.JPG


写到这里,我忽然心中一动,查了查,发现徐悲鸿认识廖静文的时候,廖静文19岁,在喜欢的姑娘的年纪方面,大师还是蛮专一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6 02:01 PM , Processed in 0.0582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