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杉(Shantha Bloemen),美力非洲创始人。过去5年里,我们一直在试点,现在我们准备扩大规模了。我们已经证明了,如果你能在一个社区引入电动三轮车,并且让大家共享,就可以产生多层面、系统性的积极影响。
大家好,我叫珊莎·布洛门(Shantha Bloemen),我的中文名字叫白杉,是一家初创企业美力非洲(Mobility for Africa)的创始人兼总经理。我们的工作地点在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致力于改良来自中国的电动三轮车,让它更耐用,服务于非洲的小农。
从我的口音你或许能听出来,我不是非洲人。我在澳大利亚长大,在大学里学的是非洲历史,完成学位后,我想走出书斋,于是去赞比亚做了志愿者。
我去了赞比亚北部的一个村庄,像村里其他人一样,或者应该说像村里其他女人一样,我不得不学会从河里打水。
那条河离我住的地方大约3公里远,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你得学会用头顶20升的水桶,并且滴水不洒地走回去。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掌握这项技能,她们会笑着帮我打水,不然我可能根本洗不上澡,也做不了饭。
我发现非洲女性真是超级英雄,她们举重若轻,让困难的事看起来很轻松。
在这个村庄的生活让我意识到,出行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这不仅是女性每天需要走很远的路去打水,还意味着农产品因无法运到市场而腐烂,孩子们因路途遥远而辍学。更严重的是,孩子们无法按时接种疫苗,孕妇无法去卫生所分娩。
后来我在非洲大陆工作了30年,期间主要是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讲述边远地区被遗忘的儿童和家庭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常回想起之前在赞比亚的经历。情况没有任何改变,非洲农村女性仿佛生活在一个停滞的时空里。她们仍然要头顶水罐去打水,要头顶重物长途跋涉。这种现象已经变得根深蒂固,成了一种常态。
这不仅仅是说,她们的时间被大量占用,据联合国妇女署统计,非洲妇女每年花在取水上的时间共约 400 亿小时。当我们在焦点小组里跟她们讨论时,我们还发现这也是个让人筋疲力尽的苦力活。
当一件事根深蒂固并成为常态时,这意味着你很难去改变这件事,你要去说服大家这个事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想先介绍一些背景信息。我要说的是,非洲面临交通危机。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非洲的交通工具严重短缺。在非洲,每千人大约拥有44辆车;在中国,是每千人115辆;在美国,是每千人838辆。这个数字还没有反映城乡差异,这些车辆大多集中在城市地区,所以农村的情况更加严重和迫切。
然而,非洲13亿人口中有70%居住在农村地区。他们构成了80%的农业劳动力,并且生产了非洲大陆80%的食物。他们非常关键,但是,其中许多人居住在离市场很远的地方,大多数人住在全用途道路2公里之外,而这些道路甚至可能都没有铺过。
我们还发现,非洲家庭至少20%-30%的收入消耗在交通上,比如送货去市场、送孩子到学校或者诊所。这是很大的生活成本负担。
虽然摩托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它们不适合农村女性。摩托车需要跨着骑,而大多数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会穿裙子。如果你还要带一个孩子,还有一个50公斤重的化肥或种子袋,骑摩托车就变得不可能了。
最后,即便家里有一个交通工具,通常也都是由家里的男人掌握,这就更难上加难了。
01
2014年,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来到中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
我进入了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比我之前生活过的其他地方都快。这里有新的主意、新的发明,运输、通信、购物等领域的创业迅速规模化。还有共享经济,我们不需要占有物品,而是需要的时候去用就行了。
当然,中国的交通非常方便,有高铁、地铁、共享单车,还有三轮车。它既经济又可靠,并且正在变成电动的。
这与我的日常工作形成了鲜明对比。我被困在许多会议中,问题谈得很多,但解决方案的实践却很少。受到中国这种氛围的启发,我开始更多地了解社会企业、创业和影响力投资。
2017年,我决定抛开一切顾虑。我想,为什么不把中国正在发生的电动车革命带给非洲农村的女性、改变她们的出行方式呢?
所以虽然父母很替我担心,我还是以46岁的高龄,跟我的联合国工资条说了再见,回到非洲成立了美力非洲。
为了融资,我做了一个PPT和商业计划,心想这是个绝妙的主意。但朋友们很快告诉我,你这个事情太新了,而且没有验证过,融资很难。
所以我在2018年回到中国,跟清华大学的朋友和同事重新建立了联系。徐迎庆教授是清华一位很棒的学者,他和彭瑞文一起运营着未来实验室。他们听了我的想法,说会找一些学生来帮我启动试点项目。
所以我们找到了五位博士生,来自社会学、能源、汽车机械等不同的专业。他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和文献搜集,帮我们设计了试点项目。
一开始我们就很明确,我们不想只是把中国的三轮车原封不动地进口到非洲,那样行不通。
我们要让它变得适用于非洲,还要给它一个非洲名字。我们叫它“Hamba”,在津巴布韦的主要语言之一恩德贝莱语中,Hamba的意思是“走吧”。
我的联合创始人费利西蒂在距离津巴布韦首哈拉雷大约12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农场。我们在她的农场启动了试点,与那个社区的小农一起工作。
这有点疯狂,我们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三轮车如何适应非洲的路况,需要进行改造吗?当地的女性能驾驶它吗?(她们大多数可能只学会了骑自行车,有的可能自行车都没骑过。)如何让大家买得起?如何让商业模式立得住?还有就是,如何给三轮车充电,电从哪里来?
这些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我都不懂。于是我们直接试点,边做边学。
我们众筹了一笔钱,进口了50辆三轮车到津巴布韦,河北的技术人员也随着三轮车一起来了,他们教当地技术人员如何组装。清华的学生们也来了。不到两周,试点就启动了起来。
第一年的试点涉及到与女性的合作。我们拿出来30辆三轮车,让三个女人组成一个小组,共享一辆三轮车,并共同尝试做一些创收活动。
起初,男人们非常嫉妒:为什么是女人们得到这种交通工具?为什么不是他们?但他们逐渐明白了,如果女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她们就能赚更多的钱,也不会那么唠叨他们了。
我们还要教这些女性学会开三轮车,我们开发了一个五天的驾驶课程,她们必须通过考试、拿到认证。我们一位女学员说:“我简直不敢相信我也能开车”。所以,光是看到这些女性学完驾驶课,获得证书,就已经非常鼓舞人心了。
随着三轮车的引入,我们看到了性别关系的巨大转变。比如男人不得不问女人周日是否可以顺便载自己去教堂或去参加葬礼,不是男人载女人去哪了,而是女人在给男人搭便车。
在试点的第二阶段,我们的三轮车增加到了约60辆。我们开始实验她们可以用三轮车经营哪些业务。我们让一些做生意的女性来申请用车,她们的生意需要用车。
这张照片上的女人开着三轮车卖二手衣服。这意味着她不需要坐在市场上干等,而是可以上门推销。
这是我们的一个新用户苏珊,她开了一个家庭面包坊,她家离她卖面包的地方有10公里远。现在用三轮车她每天能运一百个面包去卖,她的收入大大增加了。
整个社区都有很大的用车需求,我们不希望只有社区里最有钱的人才能拥有三轮车,像私家汽车一样使用它或整天闲置。我们希望它每一天、一整天都能派上用场。
所以我们搞了一个迷你版的滴滴。我们雇佣了一些女性司机,她们会开着三轮车去拉人、拉货。这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因为用车的需求很大。你可以想象,它可以拉农产品,可以在人们需要去诊所的时候送他们去诊所,还可以打电话给司机预约时间。
我想分享一个可爱的故事,在我们的一个站点,一位司机告诉我,她在送孕妇去诊所的路上,在三轮车里顺利接生了一个婴儿。这就是我们正在产生的真实影响。
在农业方面,三轮车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这些女士的农场离她们的家3公里远,有了交通工具,她们能够把更多的化肥和家里自制的粪肥带到田里,还能够耕种更多的土地。她们的产量呈指数级增长,当然也就可以赚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