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哲史艺丛] 中法战争清朝“不败而败”,究竟是软弱辱国,还是迫不得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8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法战争清朝“不败而败”,究竟是软弱辱国,还是迫不得已

 林森 历史学堂君 2024-05-18 06:58 

作者:林森
编辑:莉莉丝

提起中法战争,大家恐怕都会想那句著名的“清朝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确实,在接连取得镇南关、谅山等多场胜利,且法国内阁倒台的大好形势下,清廷本可乘胜而进、一扫之前屡败于列强的耻辱可却让人大跌眼镜地签署了又一个不平等的《中法新约》。仗打胜了还求和签约,这就是“不败而败”的由来。


那么,在千夫所指、不败而败的背后,到底有何原因?清廷接受《中法新约》,究竟是软弱妥协以致丧权辱国,还是迫不得已顺势而为?


0.jpg

上图_ 清军镇南关布防图

 

  • 乘胜追击——清军:太难为我了!

 

中法战争中,清廷最让后人诟病的,无疑是在镇南关大捷后没有乘胜反攻,反而拱手让出胜局重启和谈。不过,细细分析当时中法两军的形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清军根本无力反攻了!


就双方的主战场——越南战场而言,清军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在镇南关大捷前,法军已控制几乎整个越南,并攻入大清境内。


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2月,法军攻陷谅山及中越边境要塞镇南关,西路法军也大败黑旗军及滇军,致使清廷朝野震动。当时在前线负责巡视军务的钦差大臣彭玉麟就表示:“近日密查关内外军情,甚为可忧……诸军气馁心离,军民多怨,目前边事益难。”彭玉麟作为湘军名宿,也是晚清数得着的勋臣悍将,其戎马一生素以善战著称,连他都对战局感到灰心,其余官兵的心思就不用说了。


1.jpg

上图_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出生于广东廉州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


后来老将冯子材重整旗鼓,并抓住法军轻敌冒进的绝佳良机,在镇南关挫败对手,继而收复谅山。但此役清军以两万兵力对阵三千法军,付出的伤亡竟高达两千五百人(其中阵亡一千五百余人),只毙伤俘敌六百余人(关于中法战争中双方的战损数,因各种史籍记载大相径庭,且中法两国都对敌方伤亡颇有夸大之嫌,因此本文所有相关数据仅引用各国对己方损失的记述),是一场典型的惨胜。


尽管清军收复谅山,但法军仍占据越南95%的领土和几乎全部交通要道,清军只能局促在中越边界一隅。云贵总督岑毓英更是上疏道:“迄今将及一月,多方招集,不足千人;战守两难,进退失据。”可见一两场局部胜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清弱法强的局面。清军在越南战场上所面临的形势,仍是紧急且严峻的。


2.jpg

上图_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


中法之战另一个战场——台湾战场上,虽有淮军第一名将刘铭传坐镇指挥,几番败敌。但由于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法军完全封锁了台湾及东南沿海,刘铭传部的粮弹给养无从着落,能否长期坚持孰难预料。即便刘铭传能够确保台湾无虞,但失去海上力量支援的清军也最多是守有余而攻不足。直到《中法新约》签订前,虽然法军统帅孤拔毙命,但福建、浙江沿海都由法军控制。法国只是因为担心列强干涉而不敢北上威胁京师。所以台湾方面,清军也是始终居于劣势。


由此可见,要求清军在镇南关之后乘胜反击,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3.jpg

上图_ 点石斋画报里记述镇南关大捷

 

  • 狼狈不堪——法国:你听谁说的?

 

谅山大捷后,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一般认为这件事标志着法国已经狼狈不堪,无力继续战争,因此说清廷在此时放弃反击转而求和是屈辱的。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首先,内阁倒台这种事在西方代议制国家中是很常见的。


正所谓“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但这种乱象并不一定就导致国内动荡。经过近两百年的试验,当时英法等列强的政治运作已经十分成熟,议会、政府换届改选已是一种常态,社会各界对此早就习以为常。而恰恰是对于这些政治常识的不了解,才会使得当时的国人做出法国国内民怨沸腾、法国已狼狈不堪这种一厢情愿的猜想。


4.jpg

上图_ 朱尔·弗朗索瓦·卡米尔·茹费理(1832年4月5日-1893年3月17日),法国共和派政治家


其次,茹费理内阁倒台后,议员李播就在公开场合表示:“这不是说要放弃我们兵士用鲜血取得的阵地。放弃这些阵地,不但是一种国家所不能宽恕的懦弱畏葸,抑且使我们在交趾殖民地的荣誉与安全不能保持。因此,内阁倒台不意味着战争终结,卷土重来才是法军的下一步计划。而且这时法军已经由法属西非征集了两万援军,反观清军在中越边界只剩下万余人马。


镇南关之战一月后,即1885年4月13日,张之洞向廷枢报告:“顷接冯廿四电,探报法添兵到,定廿八日分三路复攻谅山。”可见如果清廷不选择议和,就会迎来新的恶战。以累战疲弱之师对彼新锐之旅,结果如何想必不用多说。


5.jpg

上图_ 1883-1885年中法战争银章带原证书


  • 合纵连横——局面:双方和局几定

 

综上所述,清军虽因镇南关、谅山的胜利改变了连战连败的颓势,但战场主动权仍完全在法军手中。要说清廷有什么优势,顶多就是携眼下得胜之余威,且趁法军援兵尚未抵达时,可以要求重启和谈并提升自己的筹码。况且,当时清朝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中法战争的结果如何,肯定要受到列强与大清合纵连横的影响。从当时的国际大势来看,英法大致是一个阵营的。如果清朝胜利,那么势必会影响到英法的在华利益。所以,英国当时的政策非常明确,那就是居中调停,让清廷作出一些让步,然后中法握手言和,这样皆大欢喜。


另外,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则是如此打算:中法战争拖得越久,法国越受牵制,无暇顾及欧陆,美德则可趁机扩张。况且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趁着中法干仗,两国可以大搞军火生意,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清军乘胜而进,万一法国退出越南,其对外政策的中心势必重返欧陆,这对美德来说必然不是利好消息。故而倘若清军真的发起反攻,定会遭到两国的干预。


6.jpg

上图_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中法开战初显端倪时,李鸿章曾言:“息事宁人终久长远之计。”此言可谓一针见血地预料到了战争的结局。众所周知,李中堂在对待列强的问题上,向来是主和的。但主和不是懦弱,更不是无能。近代史上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证明没有金刚钻却硬揽瓷器活,才是误国误民、昏聩无知。


在当时,清廷内部的主战派比比皆是。颟顸自大的顽固派自不必说,洋务派中除了向来与李不和的左宗棠、张之洞外,张树声、刘铭传等淮系官员也是支持开战的。在这种背景下,1883年底中法关于越南交涉失败,最终导致了战争爆发。


但开战后,在举国上下“议和就是出卖国家利益”的氛围中,老李的对法政策仍以求和为核心。他说“法人长于水战”,而“华兵仅赖营垒炮台”;“法兵操练熟悉”,而“滇桂各营操练素未讲求”。总之,老李想说的其实就一句话: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说到底,在当时国内外波云诡谲的环境下,“和”才是解决中法矛盾的根本,老李看得很透彻。


7.jpg

上图_ 《中法新约》局部


《中法新约》中法国放弃对台湾的封锁,及撤离基隆和澎湖群岛,换取清朝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虽说清朝因此失去越南,但越南不过是大清的藩属,用一个早已陷落的藩属来确保对固有领土台湾的主权,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清朝不用向法国割地赔款,则还是鸦片战争以来的首次。若战争继续下去,一旦法军援兵到达,清军能坚挺多久,能不能保住胜势,这些都是未知数。倘若再有一次丧师失地,割地赔款肯定是少不了的。

 

总之,清朝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既有实力不济的无奈,也有国际大势运作下的必然性。败,是败在了实力上,而不是那一纸条约。


参考资料:

【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法战争》 上海人民出版社

【2】《清史稿˙德宗本纪》《清史稿˙李鸿章传》 赵尔巽

【3】《中法战争中李鸿章主和动机试析》 储立新

【4】《中法战争中清政府“乘胜而收”原因新探》 张梅

【5】《李鸿章和局思想与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杨全顺

【6】《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雷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4 01:58 PM , Processed in 0.0331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