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哲史艺丛] 文史知识丨谢琰:盆池中的理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1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史知识丨谢琰:盆池中的理学

 谢琰 文史知识 2024-05-16 18:16 

盆池,就是埋盆于地,灌水为池。可为瓦盆,亦可为石盆。可清澈无物,亦可种莲养鱼。一方面,它只是个“盆”,包含了琐细卑微但趣味盎然的新诗料;另一方面,它毕竟是“池”,以最简朴的方式浓缩着文人的湖山情结,折射出精神深处的感悟与思考。

韩愈的确是唐宋文学史和思想史中奋起转捩的宗师,即便在盆池这样一个生僻的诗歌题材中,他也占了先机;其《盆池五首》,第一次把盆池把玩得如此精致: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瓦沼晨朝水自清,小虫无数不知名。

忽然分散无踪影,惟有鱼儿作队行。

泥盆浅小讵成池,夜半青蛙圣得知。

一听暗来将伴侣,不烦鸣唤斗雄雌。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青蛙,莲叶,小虫,鱼儿,月光,星影,都陪伴在“真个似童儿”的“老翁”身边。历来对韩愈人格与风格的评价,有赞其刚大的,有讥其猥琐的,有慕其雄豪的,有厌其丑怪的,只是很少人发现,韩愈的天真、消闲以及由此生发的颖悟,距离白居易并不遥远。在上面五首诗里,前四首只是天真,最后一首乃是颖悟:方寸之间的水域,却可以涵泳星空。苏轼《宝山昼睡》云:“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这也许正是韩愈想说的。

0.jpg

“涵泳”是种优美而深刻的状态,后世的理学家很青睐它:无论是小范围的格物致知,还是终极的道德精神,都需要如切如磋的培养过程。然而,在韩愈诗中,“涵泳”的深义似乎被大材小用了:我们只看到盆池“以小容大”的镜像作用,却看不到作者“涵泳其中”的心性培养;只看到客观之“涵容”,却看不到主观之“涵泳”。我们当然不能苛责韩愈,就像不能苛求他对“道”“性”的提倡与论证达到二程的高度;急先锋式的韩愈,总爱抛出一些极有张力的理念,自己却又“只取一瓢饮”,于是狭隘的追随者们往往越走越窄,而大魄力的人物则夺其胎换其骨,创造新境界。

1.jpg

晚唐的盆池诗作者们,显然局限于“涵容”之义,而且越走越窄。比如: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杜牧(《盆池》)


圆内陶化功,外绝众流通。

选处离松影,穿时减药丛。

别疑天在地,长对月当空。

每使登门客,烟波入梦中。(张蠙《盆池》 )


盆沼陷花边,孤明似玉泉。

涵虚心不浅,待月底长圆。

平稳承天泽,依微泛曙烟。

何须照菱镜,即此鉴媸妍。(齐己《盆池》) 


向外疑无地,其中别有天。(李尧夫《大内盆池》残句 )


在这些诗中,盆池的镜像作用被赋予涵容天地的抽象意义,于是盆池本身的形象也被带累得模糊、空洞;韩愈诗中的天真趣味消失殆尽,而其颖悟,也堕落为千篇一律的“理障”。

到了宋代,“涵容”之义固然时时闪现,比如惠崇《书方居士壁》“圭宝先知晓,盆池别见天”、郑獬《盆池》“谁将宝镜遗在地,照见浮云浸破天”,然而新的觉悟和风气已然不可阻遏:主观之“涵泳”,开始主导宋人的盆池观。

“涵泳”首先意味着入戏,陶醉,不能自拔,甚至想入非非。晚唐的作者们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盆是盆。宋代的作者们至少要先做到见盆不是盆。最常见的是把盆池想象成江湖,比如:

能供水石三秋兴,不负江湖万里心。曾巩《盆池》


户庭虽云窄,江海趣已深。梅尧臣《依韵和原甫新置盆池种莲花菖蒲养小鱼数十头之什》


虽非大薮泽,亦有小风波。

粗起江湖趣,殊无鸳鹭过。邵雍《盆池》


雨声转入浙江去,云影还从震泽来。陈与义《盆池》


黄尘投老倦匆匆,故绕盆池种水红。

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王安石《壬子偶题》


“江湖心”“江湖趣”“江湖梦”,无非是隐逸之怀,放达之意。于是,小小盆池边闪现出范蠡、吕尚之类的“江湖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谁刻仙材作钓翁,尺池终日钓微风。

令人却忆鸱夷子,散发五湖狂醉中。(秦观《盆池钓翁》)


圆沼泓澄璧彩浮,萍新殊未覆游鯈。

纤鳞不用时惊没,香饵虽投是直钩。(韩琦《中书东厅十咏·盆池》)


更有意味的是欧阳修的一篇歌行《盆池》:
西江之水何悠哉,经历灨石险且回。馀波拗怒犹涵澹,奔涛击浪常喧豗。有时夜上滕王阁,月照净练无纤埃。杨澜左里在其北,无风浪起传古来。老蛟深处厌窟穴,蛇身微行见者猜。呼龙沥酒未及祝,五采粲烂高崔嵬。忽然远引千丈去,百里水面中分开。收踪灭迹莫知处,但有雨雹随风雷。千奇万变聊一戏,岂顾溺死为可哀?轻人之命若蝼蚁,不止山岳将倾颓。此外鱼虾何足道,厌饫但觉腥盘杯。壮哉岂不快耳目,胡为守此空墙隈。陶盆斗水仍下漏,四岸久雨生霉苔。游鱼拨拨不盈寸,泥潜日炙愁暴鳃。鱼诚不幸此局促,我能决去反徘徊。

这首诗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通篇都在夸饰盆池之水的生命力,和陈与义的“雨声转入浙江去,云影还从震泽来”并无二致,但结尾却偏笔锋一转,讽刺起了盆池的狭小局促,表示自己要超脱、要飞腾。然而,正如汉大赋的曲终奏雅并不能抹杀铺张艳羡之意,此诗的“翻脸不认人”也不能掩盖宋人面对盆池时的想入非非;夸饰本身,正说明欧阳修从盆池中想象到了广阔的水世界,见盆不是盆了。

见盆不是盆,只是初级阶段。进一步,宋人还要从情感层面的陶醉走向理智层面的观想。比如:

碧沼含白水,动揺明镜光。浮沉见鱼乐,舒卷闻荷香。赏玩兹有适,纷嚣因以忘。多君江湖意,不复疑坳堂。(刘敞《同谢十三赋盆池》)

覆杯坳堂上,儿戏种莲芰。自怜守甔石,及物功已细。虫鱼共涵泳,蘋萍生自恣。清澄照毛发,列宿镇三四。炎风久无雨,淮海日腾沸。岂不潜蛟龙,莫肯救憔悴。惜哉万里波,贻此升斗愧。人当问能否,何必嫌小器。(刘攽《盆池》)

有客无知,惟知不为。不为无他,唯求不欺。我有人是,人无我非。因开瓮牖,遂凿盆池。都邑地贵,江湖景奇。能游泽国,不下堂基。帘外青草,轩前黄陂。壶中月落,鉴里云飞。既有荷芰,岂无Image茨?既有蝌蚪,岂无蛟螭?亦或清浅,亦或渺弥。亦或渌浄,亦或涟漪。风起蘋藻,凉生袖衣。林宗何在?范蠡何归?密雪霏霏,轻冰披披。垂柳依依,细雨微微。可以观止,可以忘机。可以照物,可以看时。不乐乎我,更乐乎谁?吾于是日,再见伏羲。(邵雍《盆池吟》)

在这三首诗中,无论是观池之人还是池中之物,皆能悠然自得、各得其所。在这样的境界中,盆池又从浩荡澎湃的江湖风波静静地回归为方寸之水,仿佛见盆只是盆;然而,幽深的哲思早已潜伏在盆底,一种时刻可以观想解悟的人格根植其中。正如理学宗师程颢的名作《秋日偶成二首》其二所云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这首诗历来被看做大程哲学气象的表征。然而,它绝非玄想之作,而是包含了丰富的“涵泳”、培育之功。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三“活处观理”条云:“古人观理,每于活处看。故《诗》曰:‘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夫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又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孟子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又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明道不除窗前草,欲观其意思与自家一般。又养小鱼,欲观其自得意,皆是于活处看。故曰:‘观我生,观其生。’又曰:‘复其见天地之心。’学者能如是观理,胸襟不患不开阔,气象不患不和平。”又《宋元学案》卷一四《明道学案下》载:“张横浦曰:明道书窗前有茂草覆砌,或劝之芟,曰:‘不可!欲常见造物生意。’又置盆池畜小鱼数尾,时时观之,或问其故,曰:‘欲观万物自得意。’草之与鱼,人所共见,唯明道见草则知生意,见鱼则知自得意,此岂流俗之见可同日而语!”可见,“涵泳”最终意味着顺其自然、物我和谐的观想状态。因此我们不妨揣测:程颢清晨醒来,踱入小院,看见盆池中的万物涵泳之态,不自觉地也涵泳其中,于是大笔一挥,名作诞生。又程颐《养鱼记》记其盆池养鱼之事,论曰:“圣人之仁,养物而不伤也如是。物获如是,则吾人之乐其生、遂其性,宜何如哉?”可见小程也同样“涵泳”于盆池之中。

2.jpg

综上所述,唐代盆池诗更强调客观之“涵容”,而宋代盆池诗更强调主观之“涵泳”,并由情感而入理智,最终接通理学。盆池诗的这个发展历程,就好比一套“格物致知”的程序,也好比理学自身由懵懂而清晰、由清浅而深刻的崛起史。

最后,可以提一个小小的巧合。与韩愈几乎同时代的姚合,也有一首《咏盆池》:

浮萍重叠水团圆,客绕千遭屐齿痕。

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


这首诗有点与众不同,没说“涵容”,转说“泉源”之义。敏感的读者或许会发现,韩愈《盆池五首》其五“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的前两句,接上姚合诗的后两句,几乎便凑成了朱熹名作《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尽管朱熹在“方塘”上扣了一顶“观书”的理念帽子,尽管“半亩”也比瓦盆、石盆大一些,但按照集部的注释传统,韩诗和姚诗无疑应该成为朱诗的“出处”。由此可见,盆池诗对于理学家的启迪,盆池对于理学家的“涵泳”,也许可以一直延续到理学早已成为庞然大物的时代。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12年第8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22 09:59 PM , Processed in 0.0355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