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12

[中医理论] 彭子益医理学习群 擇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0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4-20 06:15 PM 编辑

五、内伤的舌胎:

无荷花色,而现淡灰色,此阳气不足,无论何病,皆属阳虚, 如看不准,当参脉象与病症 为断。
如舌胎中前左右,有灰色黑色淡 白色淡⻩色夹杂,而湿润,此中土大败之象。
冬末春初,小儿发现 此舌。先温补中土,俟夹杂之胎退去,乃按病治病,此种胎,中虚 兼 肾虚也。
凡舌胎⻩腻湿润。去⻩腻之药,必须兼温补中气。

凡诊病无论何病,须看舌胎,舌有厚⻩胎少许,干燥者,有一 部分胃热,方中须有兼清胃 热,理胃滞之药,如槟榔花粉之类。
舌心有黑腻一点如指大,极腻极密,紧贴舌本,拨之亦看不⻅ 肉,此有老瘀血,结在胃中, 须用气血双补之药,加桃仁红花五灵 脂益母草通瘀。
轻用多服乃愈。 气血双补,八珍汤最佳,八珍丸更 好。
丸药服下,与胃中细毛缓缓摩擦,去瘀血之妙法

舌之中心,有枣核大一块红色,此最坏之症。
一些燥热药,补 气药均用不得。用则真阴立竭多死。
不死亦从此病重,无法挽回, 此伤真阴之舌胎也,红而干者更危也。 又有病由外感,多日不愈。

江鸿涛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卫者根于中气,发于脏腑,行于经络,主一身之表之气。
此“表”字对“里”字而言,里者脏也。凡脏腑之气皆为表,即凡经络之气皆为营卫之所司。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秉木火,其性疏泄,卫秉金水,其性收敛。
中气左旋则木火之气上升,
中气右旋则金水之气下降。
上升则化阳,
下降则化阴。
降而仍升,阴中生阳,则卫气交营。
升而复降,阳中生阴,则营气交卫。
营卫相交是以不见发热,不见恶寒。营秉木火,病则离却卫气而见其本性,于是发热。
卫气秉金水,病则离却营气而见其本性,于是恶寒。
发热者营气偏郁,恶寒者卫气偏郁,营卫之气离则郁而合则通,郁则病作,通则汗出而病解,故伤寒中风皆营卫之气自病。
不作病之因,因于风伤卫而寒伤营,伤则离,离则郁,营郁则发热,卫郁则恶寒。

江鸿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 07: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5-3 10:19 AM 编辑

/邱曾:
那如果按照生理解剖来说,那左脉肯定要比又卖要大一些,因为这个血管儿要近一些,但是咱们临床的时候,嗯,我觉得这个这个现象是不存在的,至少是我接触的一般的这个左脉都很都偏少,又卖的都偏多一点,这个是为啥呢?可能现在人消耗的多,所以说血少有可能啊,另外这个心脏啊,这个肝血啊,这个都在左侧,那么右侧呢,一般这个肺脉和这个皮卖,我觉得充足的人还是比较多,大多数都是左脉比较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木主疏泄
厥阴,会导致有冷有热
因为木的下家是火
木的上家是水

所以偏向一点就会产生偏性
邱曾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6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孟英有一本书叫
随息居饮食谱。           《随息居饮食》中称甘蔗:“甘凉。清热,和胃,润肠,解酒,杀蛔,化痰,充液。治瘅疟、暑痢,止热嗽、虚呕,利咽喉,强筋骨,息风,养生血,大补脾阴。榨浆名天生复脉汤”。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4: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虎猫总结临床经验滋阴清火,扶阳健脾,为谁滋阴,为谁扶阳。
郑钦安先生说的(滋阴降火杀人无算)。郑教主以治汉族人为主,多在四川山区,四川阴寒之气过重,效果特别好。毕竟汉族占中国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汉族算是冰山了,基本都要长期扶阳不断了。
但是放眼天下,就会发现藏蒙回满苗彝族等等少数民族 用药多以寒冷为主,尤其是西方西药也是寒冷药为主。
西方人茹毛饮血,天天吃带血的牛肉,如同虎狼之体,阳气旺盛。寒冷药适合他们。
汉族算是冰山了。
中华少数民族,很多纯阳之体。治疗很多少数民族,只要扶阳一律效果不佳。改成滋阴健脾立刻见效。
清热流行金代,温病派流行于清朝,清朝是满族,蒙古族当老大。他们体质偏热,治疗上滋阴清热比较好。

金元四大家

滋阴派朱丹溪,元朝人,蒙古人当老大,他们天天牛羊肉。金代攻邪派张子和,金代老大就是清朝满族人老祖宗。
清热派刘完素,金朝初年人,住在河间府,也就是河北省。金代人,满族人老祖宗是老大。
以上都是牛羊肉,天天吃。身上热气腾腾,
以上蒙满族,扶阳肯定受不了,清热滋阴排邪毒,更适合他们。
这些少数民族人在病重,生命危险时,他们也加扶阳药附子干姜生硫磺之类大热药。
自然之道,阴阳流转不息。中外民族依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04: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李,老虎猫,军戒慧心行道武 
上文作这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anchgirl 于 2024-5-30 07:30 PM 编辑

/圆运动小白乾清: 谈谈营卫
园运动小白乾清:简单明了[强]
营气疏泄,卫气敛降,本一气之圆运动,和则常,分则病。

bu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7: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芽 6气
厥阴风木
少阴君火
少阳相火
阳明燥金
太阳寒水
太阴湿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 08: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黄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豆汤,有清热、生津、祛滞的作用。

与其他苦寒清热药比较,苦寒药容易伤中;
与其他生津药比较,生津药容易滋湿;
与其他祛滞药比较,祛滞药容易耗气。

绿豆汤相对平和,又兼具这些功效,副作用较小,除中焦虚寒外,适用范围较大。(胡少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2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李,老虎猫,军戒慧心行道武 :::

瘟疫最重要搞清寒热,如果搞不清咋办,好吧。
柴胡桂枝干姜汤原方不动煮药打粉或煮汤。
送服一,所有热药抓几克口服,看看是否舒服。一小时后你舒服就是寒证。
二,所有凉药拿几克,一小时后你舒服就是热症。                     

先搞清寒热。如果大夫分不清,患者自己吃的出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0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可:五十年临床心语总结



1、凡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2、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久病,难症痼疾,重危急症,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见病治病,不顾两本,妄用苦寒攻伐,医之罪也!胃气一伤,非但不能运化饮食,亦且不能运载药力。凡治病,以顾护胃气为第一要义!

3、先天肾气号称命门之火。五行圆运动之理,火可生土。脾胃如釜,元阳为釜底之火。故凡治脾胃病本药不效,速温养命火,火旺自能生土。故桂附理中汤又是救胃气,治百病之要方。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生死关头,救阳为急!存得一丝阳气,便有一线生机。

4、一部伤寒论,397法只是两大法:保胃气以救肾气,救肾气以保胃气之法。113方只是两方,理中汤与四逆汤。太阳病条文最多。误治最多,救误之法最多。汗、吐、下误用,所伤者胃气(中气),救误即是救胃气。胃气一伤,升降乖乱,当升者反而下陷,当降者反而上逆,五行运动不圆。

救胃气以复中轴,升降复常,四维得安,病癒。至少阴病阶段,一点真阳将亡,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生死关头,阳根将拔,破阴回阳,以挽生命。 

学伤寒要由博返约。正如彭子指出的那样“伤寒之理路,只'表里寒热’四字。即可贯穿113方主,合之不过三方(中气、营卫、脏腑)而已。否则被方缚住,(成为方的奴隶)我便不能用方矣!”

5、伤寒六经,实是阴阳两经。三阳统于阳明,三阴统于太阴,胃——脾——中气之升降而已。中气者人之本气也。万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强者,邪从热化、实化,便是三阳病;本气弱者,邪从虚化、寒化,便是三阴病。

医者治病,助人体之本气也。治之得法,阴症化阳,由里出表;治不得法,表邪内陷三阴,步入险境。故治病要密切观察,注意转机的出现,一见苗头,便要判断发展趋势,及早为计。

还要牢记:阳明之燥热(为标)永不敌太阴之寒湿。治标宜中病则止,不可过剂。大实症,一通便要停药,否则阳明实证转眼变为太阴虚证,中气一伤,变生不测。若泻脱中气则顷刻转化为少阴亡阳危候,多致不救。

6、现代人类体质多虚,阳虚者十分之九,阴虚者百难见一,六淫之中,风寒湿为害十之八九,实热证百分之一二。地无分南北,国不论中外,全球如此,临证万万不可大意。

7、人身各部但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沉寒痼冷顽症,一切肿瘤皆此因。当知病之来路即是病之去路。邪之犯人,由皮毛、肌腠而经络、而脏腑,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层层积圧,深伏于三阴要害而成病,当遵内经:“善治者,治皮毛”“上工治其萌芽”的古训,以麻附细法,开门逐盗,扶正托透伏邪外出为上。

8、“坎中一丝真阳为人生立命之本”.一部伤寒论,113方,使用桂枝者43方,干姜24方,附子34方,温通阳气之剂占总方的百分之七十强。医圣的着眼点、立足点,全在卫护元阳上下功夫。(黄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9 11:00 AM , Processed in 0.0290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