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6|回复: 0

7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万科净利润下降46.4%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9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万科净利润下降46.4%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4-03-29 19:21 

7省份十年来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3月29日,全国有24个省份陆续公布了2023年末常住人口数据,在这些省份中,仅有江苏、浙江、贵州、上海、北京、天津和海南7个省份正增长,17个省份负增长,其中四川、安徽、湖北(2020年除外)、广西、福建、重庆、青海7个省份十年来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对比24个省份数据,进一步向前追溯可见,不少省份常住人口增量已经是连续三年为负或下滑。这些首次负增长的省份高度集中于2022年人口回流的中西部地区。而江浙沪、京津以及海南等沿海省份常住人口开始回暖,2022年后触底回升明显。(澎湃新闻)

|点评| 各省市人口的负增长自然与全国出生人口下降的大环境有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口由西向东,由经济发展缓慢的区域向经济发达的区域流动本就是国内人口流动的常态。在经济逐渐复苏的环境下,中部地区居民再度前往沿海城市寻求机会,人口外流之下出现负增长也属正常。

人口的迁移流动往往与城市活力息息相关,而对于中部、北部地区的城市而言,如何增加常住人口的数量一直是一个难题。若不针对上述问题“对症下药”,区域发展不均的问题只会愈发加重。而面对大城市的“抢人”政策,小城市想要挽回人口流失的局面,或许需要更多生活、就业,乃至房产福利方面的政策。

国有六大行去年合计日赚超37亿元



3月29日消息,国有六大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交齐了2023年业绩: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总计13769.04亿元,平均每天赚37.72亿元,与2022年的13482.96亿元基本持平。2023年国有六大行在资产规模排名上,与2022年发生了变化。农业银行超越建设银行,成为以资产计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

资产质量上,国有六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在2023年集体上升,同时不良率全部回落。中国银行是去年不良率下降幅度最大的银行,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27%。在房地产业务上,2023年邮储银行和交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下降,其余四家小幅走高。(澎湃新闻)

|点评| 净息差收窄压力增大,银行盈利能力下滑,是国有六大行面临的普遍难题。从去年财报来看,国有六大行的经营相当稳健,利润总量十分可观,从增速上看则几乎停滞。去年存量房贷和贷款利率接连下调,银行贷款利息收入减少。存款利率也进行了同步下调,但利率下调后居民更倾向于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银行存款利息支出负担仍然很大。

目前,国有六大行的利润组成中,利息收入占比相当大,这也是中国银行业的普遍情况。银行净息差压力大,是导致国内降息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实际利率处于较高位置,国内经济增长缓慢,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步伐急需加快,助力实体经济复苏。

韩国企业提出7.5万美元生育奖金


3月29日消息,为了鼓励生育,韩国建筑集团Booyoung承诺,员工家庭每生育一个孩子,便提供7.5万美元的奖金。而这仅仅是众多鼓励措施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而在韩国政府方面,来自不同政党的候选人也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提议,旨在缓解年轻人面临的生育压力,其中包括提供更慷慨的住房补贴和税收优惠,强制父亲休陪产假,以及延长卵子冷冻项目的补贴等。

根据韩国政府数据,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从2022年的0.78降至2023年的0.72,预计今年将降至0.68,而这远低于保持人口稳定所需的最低生育率标准2.1。(华尔街见闻)

|点评| “生娃奖金”作为鼓励生育的手段并不少见。就国内来说,携程就于去年6月宣布投入10亿元鼓励员工生育。参考携程集团给出的数据来看,“打钱”对于有生育意愿的家庭来说,确实是能够缓解经济压力,直观提升生育意愿的手段。

然而从全球视角来看,生育率下降更像是一种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现象。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医疗体系的完善,使得晚婚晚育成为选择,而更低的生育率和更高的期望寿命,共同加深了高收入地区的老龄化程度。仅靠单个企业的激励来解决这个问题终究是杯水车薪。想要提高整体居民的生育意愿,还是需要更为强力且宏观的政策支持。

小米汽车“大定”难退款引热议


3月29日消息,在小米汽车发布会后,小米SU7上市4分钟大定破万,7分钟大定破2万,27分钟大定5万台。随后,部分消费者在维权平台上投诉称,5000元汽车定金无法退款。小米方面回应称,定金7日内支持无理由退款,超过7日后,车辆配置会自动锁定,消费者也可以提前主动锁定配置。一旦订单锁定,车辆将进入生产阶段,配置无法再修改,定金不退。此外创始版现车配置已经锁定,消费者在支付2万元定金后,即锁单。 

据悉,小米SU7所在的20万元—30万元价格带,也是如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除了特斯拉能够月销2万辆以上外,极氪、蔚来等车企的纯电车型过去两个月月均销量徘徊在1万左右。(综合财联社)

|点评| 小米汽车正式上市后一炮走红,居高不下的热度吸引了不少凑热闹的人。按照新能源车行业内约定俗成的规则,“大定”的订单就是不可退的订单。小米给用户预留了7天可退定金的时间。用户提前自己锁定订单,也会有窗口明确提示定金无法退回。小米在定金的设置上已经十分厚道,但架不住小米汽车的关注度,对于其他新能源车品牌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小米汽车这里也能掀起不小的风浪。

小米汽车旗开得胜,热度能否延续还需要看第一批用户提车后的真实驾驶反馈。从盈利的角度来说,小米后续大概率会继续推出其他车型,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追求产品性价比。

万科去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6.4%


3月29日,万科举行2023年业绩说明会。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万科未来两年将削减付息债务1000亿元以上。万科董事会秘书朱旭在会上提到,深圳国资协调了多家国企和万科对接,这些项目如果全部落地完成以后,预计可以帮助万科释放的流动性在百亿规模以上。 

此前,万科集团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公告。公告内容显示,2023年万科集团营业收入4657.4 亿元,同比下降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2022年的226.9亿元下降了105.3亿元,降幅46.4%。截至2023年底,万科在手货币资金998.1亿元,可覆盖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剔除预收房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5.5%,从2018年76%的高点连续5年下降。(综合第一财经)

|点评| 万科年报的综合表现属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去年万科在销售方面一直维持业内第二的水平,楼盘去化的难度相比多数房企来说要好上不少。即便如此,在行业持续的寒冬期内,万科在楼盘售卖过程中免不了进行降价出售,再加上大额资产减值,导致万科净利润腰斩。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万科仍能保持正向现金流,在债务偿还方面至今没有出现实质性问题。

作为国内房企的一面旗帜,万科所得到的融资扶持力度以及贷款利率优惠,是多数房企难以享受到的。即便如此,万科的流动性依旧称不上宽裕。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万科极大地放缓了拿地脚步。

华尔街接连下调特斯拉目标价



3月29日消息,辉盛(FactSet)数据显示,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为45.7万,相比之下,2023年第一季度交付了42.3万辆,2023年四季度交付量为48.4万辆,而1月末市场预期一季度的交付量为49.4万辆。纵观整个3月,已有多家投行下调特斯拉的目标价,包括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富国银行、瑞银和高盛,其中富国银行的目标价最低至120美元,意味着还要再跌30%左右。

富国银行分析师认为,特斯拉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曾经强劲的增长能力已不再,多次降价以刺激需求,但收效甚微,收入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但估值仍明显高于其他大型成长股。在过去12个月里,美股特斯拉股价跌幅达到9%,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超过30%。(华尔街见闻)

|点评| 特斯拉长久以来都被资本市场以科技公司的身份对待,如今,特斯拉的定位越来越向传统车企靠拢。特斯拉去年净利润下滑和自身产品的因素关系不大,近期完全自动驾驶(FSD)的逐渐成熟将特斯拉的产品力推上了新的台阶,然而短期内却难以阻挡特斯拉销量下滑的趋势。欧美国家对于新能源车转型的步伐开始放缓,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退坡,传统车企纷纷延后新能源车型的研发时间,影响了民众对于新能源车的选择倾向。

在中国,特斯拉在相似的车型中保持着不小优势,然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中国新能源车厂商推出的各类其他车型,正在侵蚀特斯拉的市场。现在,特斯拉又迎来了小米这个新的挑战者。特斯拉用降价维持销量必然损害净利润表现,高毛利的面纱被摘下,特斯拉估值相应地出现回落。

3月新成立债基规模超千亿



3月29日消息,债券型基金由于预期收益水平和预期风险水平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又低于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3月新成立债基规模达到1088.27亿元,站上千亿关口,而上一次债基募集规模超千亿元是2023年12月。

2024年以来,发行基金规模最多的前30只基金均为债基,多只产品触及相关监管规定的8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从基金类型来看,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最受机构基金所青睐,12只募集规模50亿份以上的产品均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发行的产品数量和份额均居于领先位置。(证券时报网)

|点评| 在A股市场仍在3000点附近拉锯的当下,市场资金对权益市场的信心不足,转向稳健、保本的债基产品合情合理。但比起债券产品的稳定性,或许有部分投资者是看中了近期债券快速上涨的走势,期望债券市场维持上涨,以赚取超额收益的心态在布局债基。

长期来看,由于债券存在票息,而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保持相对充裕的流动性,所以拉长时间来看,债券的风险并不是很高。但债券市场从2018年起已连涨多年,在近期的快速上涨后已出现了一定回落的趋势,短期或有一定回调需求。若投资者对风险比较敏感,当前情况下先求稳健,等市场找到新的平衡后再布局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周五两市低开高走沪指涨超1%



3月29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均收涨。盘面上,周期股集体走强,黄金股领涨,有色金属概念股表现活跃,小米汽车概念股开盘大涨,5.5G概念股午后拉升。下跌方面,AI概念股集体调整。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共计8586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36亿。港股因节假日休市,沪深股通暂停交易。

截至收盘,沪指报3041.17点,涨1.01%,成交额为3646亿元;深成指报9400.85点,涨0.62%,成交额为4940亿元;创指报1818.2点,涨0.63%,成交额为2173亿元。(财联社)

|点评| 周五两市在没有北向资金的参与下继续反弹,美中不足的是成交量有所萎靡。具体来看,高息股和题材股再次回归。小米汽车价格公布后预订量猛增,相关题材股大幅高开后回落。国际金价走高,黄金板块走强。石油、煤炭等高息股强势回归,其中包含了抬升指数的意味。

题材股和高息股的上涨逻辑并不一致,高息股反映的是市场大资金的防守心态,题材股反复炒作则是活跃资金积极进攻的结果。本月两市走势以震荡为主,即将进入全年最看重业绩的四月份,市场格局或将发生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2 09:38 AM , Processed in 0.04076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