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82|回复: 26

[转贴] 蓝血与混血(序)须弥一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4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0年前,1789年4月30日,也是一个星期四,乔治·华盛顿总统在华尔街上的纽约市政厅宣誓就职,联邦政府正式履行职责。

1789年4月30日时的NewYork City Hall

现在的NewYork City Hall

第一任联邦政府财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也是宪法的起草人之一,在美国的开国元勋中,没有哪位的生与死比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更富戏剧色彩了。在为美国后来的财富和势力奠定基础方面,也没有哪位开国老臣的功劳比得上汉密尔顿。所以他是少数几个印上钞票的人,让我们从纸币上认识一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迄今还生活在我们身边Alexander Hamilton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业绩很多,本文就不一一赘述,仅仅在金融方面涉及一点。
1784年6月9日,现存的最老的银行--纽约银行成立了,他的创始人之一就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另一个创始人Isaac Roosevelt是美国“最伟大总统”排名第三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的曾曾祖父。

引领美国克服大萧条,打赢二战,做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四任总统的罗斯福总统

华尔街上的纽约银行
纽约银行一直独立存在了223年,直到2007年7月2日和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合并成新的纽约梅隆银行(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波澜壮阔的人生戏剧性地结束于与第2个美国副总统阿伦·伯尔(Aaron Burr)的决斗。按照决斗的规则,汉密尔顿先开枪,因为基督教信仰而故意将子弹打偏,伯尔心狠手黑,毫不客气,一枪命中汉密尔顿的右胸。汉密尔顿受了致命的重伤,在临终之时要求纽约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为其举行圣餐礼时,却一度被拒绝,原因是他始终难以放弃“决斗”这一有违基督教义的行为。汉密尔顿最终用雄辩说服了教堂方面,为其举行了仪式。他说,他已经虔诚地忏悔,并愿意与所有的人和解,包括伯尔。

汉密尔顿和伯尔的决斗


汉密尔顿就长眠在教堂北侧的墓地里,美国财政、金融制度的创始人就在这里永远地注视着华尔街。


第2个美国副总统阿伦·伯尔,汉密尔顿死后政治生命结束,在美国历史上声名狼藉。

写汉密尔顿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伯尔,因为他是现在美国市值第一的银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NYSE: JPM)的前身曼哈顿银行(Bank of the Manhattan)的创始人。

事情还要从210年前的1799年说起......

To be continue......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血与混血(1)须弥一芥

    伯尔和汉密尔顿开始时可不是水火不容,而是亲如兄弟。伯尔在独立战争中官拜上校,曾和汉密尔顿一起在华盛顿手下当副官,是男人四大铁之“一起扛过枪”(其余三铁是:一起下过乡,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的交情。
    伯尔和汉密尔顿最终分道扬镳,翻脸成仇是因为政治。汉密尔顿是联邦党的领袖,而伯尔是民主共和党人,他入民主共和党是被迫的,因为入不了联邦党。汉密尔顿让他入,华盛顿不让。因为在独立战争期间,伯尔得罪了领导。
    1791年纽约州检察长伯尔竞选中战胜汉密尔顿的岳父Philip Schuyler将军(Schuyler家族当时是纽约最富和最有政治势力的三大家族之一)而赢得纽约参议员的席位后,他们的关系开始变坏。1790年代后期,伯尔在纽约州蒸蒸日上的地位比处于同一个州的汉密尔顿还要显赫。


Philip Schuyler将军,独立战争曾指挥大陆军的北方战线,比较霉的是该露脸的时候不是病倒(入侵加拿大)就是被人换掉(萨拉托加大捷),伊利诺伊和纽约州的Schuyler County以及Fort Schuyler(现在变成纽约大学海运学院的一部分)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之后,大家都是混纽约的,分属不同党派,道德标准又不同(伯尔厚黑,汉密尔顿清高)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大小摩擦不断,包括下面讲的曼哈顿银行公司恩怨,最终是汉密尔顿在1804年纽约州长竞选中拆台让伯尔落选,闹到新仇旧恨要以命相决。

    抛开伯尔和汉密尔顿恩恩怨怨不提,让我们回到1799年。那时候纽约因为1792年恐慌,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时期导致的经济萧条,倒闭了一大批银行,只剩下前文所提纽约银行和第一合众国银行(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的纽约分行两家银行。这两家银行都是汉密尔顿建的,所以汉密尔顿对这两家的影响非常大,纽约民主共和党人很难得到贷款,这让伯尔很不爽。
    东边不亮西边亮,死了张屠户,还只吃带毛猪?
    伯尔,号称美国历史上最聪明的政治家之一,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纽约与香港类似,开埠的早期一直被供水问题所困扰。一开始通过打井,使用井水来满足日常需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井水的供应已经不堪重负。更有甚者,这些井的地下水源被城市废弃物和城市污水所污染,井水已不能再供饮用。当时只有富人才能负担得起从城外贩运进来的干净水,穷人们只好认命,结果引发多次疫病的流行。
    香港饮水的最终解决是大陆建设的东江引水工程,纽约城市供水和净化工程思路也类似,最终解决是在1840年代从纽约州北部的克罗顿河建立水渠引到纽约,不过那跟伯尔和他的曼哈顿银行已经无关了。

    1796年,伯尔的妹夫约瑟夫布朗建议纽约市政公共建设委员会向州立法机关申请建立一个私有的自来水公司,成立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向纽约供应卫生、干净的水。纽约市政公共建设委员会采纳了布朗的建议,但是向州议会提交的报告却申请由纽约市政府建设和经营。
    这TM哪行啊,伯尔赶紧游说,要不说伯尔在纽约的能量大呢,很快两个党派的5个领袖和他一起组成一个委员会,其中就包括汉密尔顿。委员会负责向纽约市政府说明由私人公司而非政府承揽这个项目的好处。
    在汉密尔顿的背书下,纽约市政府批准成立这样一个公司---曼哈顿公司(The Manhattan Company),从Bronx河向曼哈顿供水。

  大概是③到①的样子

    伯尔趁热打铁,立刻赶到阿尔巴尼参加讨论该公司章程的州议会会议。伯尔很有耐心地等到休会前的最后一刻将议案提交审议,结果没费多大周折就被表决通过了。
    可在这个议案里埋伏着这么一条:
  ……该公司以下做法将被认为合法,即该公司可以动用任何盈余资金购买公共债券或其他股票,或从事任何与纽约州法律不冲突的其他资金交易和业务经营……只要是为了该公司本身的利益……
    这段话隐含着该公司在建立一个供水体系的同时,实际可以从事任何它想经营的业务,当然包括银行。

    1799年4月7日,州长John Jay在议案上签字,法案生效。


John Jay,Jay Treaty的主要谈判者,美国老一代革命家,第一个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1799年4月17日,The Manhattan Company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筹资,筹备一个办公室来存取款。
    1799年9月1日,在供水体系还未建立之前,曼哈顿银行就开业了,名字就叫Bank of the Manhattan Company。
    曼哈顿公司的供水工程是个典型的豆腐渣工程,施工者使用空心原木顶替钢管,设计450万升的蓄水池实际只能储水59.4万升。工程费用一分不少地花了,竣工时试图以四根多立安式的立柱和海神雕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表面功夫来愚弄民众。但是,这个系统提供的水从来就没有真正卫生、干净过,曼哈顿公司的主业也没有真正放在供水上。一有机会,它马上就抛弃了这项业务。
伯尔1801年就职副总统前辞去曼哈顿公司董事职务时,在Bank of the Manhattan Company的借款超过6万5千美元,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
    汉密尔顿很快就对自己在这样一个公司成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后悔不迭,对曼哈顿公司评价道:“法理上一个彻头彻尾的怪兽,但同时又是某些人获得利益和影响力的方便工具”。

    1808年曼哈顿公司把自来水业务卖回给纽约市,专心从事银行业务。曼哈顿银行从成立以后一直是纽约金融业主要参与者,直到1955年被大通银行并购。

    200多年后的今天,纽约城内施工时那些里外涂满焦油的空心原木还常常被挖掘出来。

To be continu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血与混血(2)须弥一芥

    1800年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的当选被称为1800年革命,汉密尔顿的联邦主义境界虽高,联邦党人手段上却比较低下,整起政敌心黑手狠,罪名和方法我们都比较熟悉,比如“恶攻罪”--恶毒攻击伟大领袖和政府,“文字狱”--从信件中调出只言片语把人下狱等等不一而足。

从纸币上认识一下,虽然大家很少用到,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1801–1809在任)
    杰斐逊一上台就拨乱反正,废除了前任一系列恶法。其功绩还包括1803年购买路易斯安那(the Louisiana Purchase),使当时的美国领土扩大了一倍;组织了史诗般的刘易斯—克拉克远征(Lewis and Clark expedition,1804年–1806年) ,是美国国内首次横越大陆西抵太平洋沿岸的往返考察活动。

两个伟绩合一的示意图

    完人是没有的,杰斐逊也得三七开。
    1806年11月21日,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决定用经济封锁摧垮英国。规定: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不仅不准发生贸易关系,而且要断绝一般来往;对法国统治下的欧洲的英国侨民,一律宣布为战俘;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全部没收。
    对此英国采取了反封锁措施,美国深受其害。
    在国内一帮愤青的鼓噪下,杰斐逊决定报复,1807年宣布对交战双方贸易禁运,全国海禁(Embargo Act of 1807)。
    那时候美国还没有“大国崛起”,贸易禁运纯粹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大腿都砸折了。
    本来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各国大打出手,美国大发横财,荣景只有后来的一战二战可比,海禁的结果是进出口贸易下降了80%以上,经济是一片萧条,新英格兰地区各州尤为严重。
    发展到后来就是得不偿失的1812年战争,为什么说得不偿失呢?
    首先是战争借口已经不存在了(英国迫于国内压力已经解除了封锁,由于当时通讯条件限制美国还不知道,前后脚就几天功夫,知道了也没有就坡下驴赶紧停战,一直打了近3年);
    其次没有打出来的成果,1814年12月24日签订的根特条约除了停战和边界保持了战前状态就没什么可提的了。
    1812年战争的间接成果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个:

    一、1814年英军火烧华盛顿,总统官邸修复时漆成白色,是“白宫”这个称呼由此而来;
    二、诞生了一首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英军炮轰巴尔的摩市的麦克亨利堡激发Francis Scott Key的即兴之作。
    三、仅有的两场大捷的指挥官后来都成了美国总统,他们是William Henry Harrison和Andrew Jackson。

战争英雄William Henry Harrison,美国任期最短的总统,只有一个月就生病死了

还是从纸币上认识一下,常用的20块,Andrew Jackson下文还将提到

    有点扯远了,因为本文的主题是银行。
    杰斐逊主义者的党叫民主共和党,毛主席说过“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民主共和党当时也分麦迪逊派和克林顿派。


James Madison总统(1809–1817在任)

James Madison第一任期内的副总统George Clinton
    George Clinton主导了反对合众国银行(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汉密尔顿建立的私有的准央行)的执照延期的投票表决,这次表决不仅是麦迪逊派和克林顿派的一次内斗,对美国银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很长的时间内造成了美国小银行遍地,具有全国性分行网络的大银行几乎没有的现象。
    花旗银行的诞生却受益于此,开业时的办公楼就是原合众国银行纽约分行的办公楼,是为了纽约麦迪逊派和克林顿派的团结而成立的……


To be continu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reat to know....  I just hope that most of statements are accurate here because I don't know that much details about American history.      It seems that I need to read some more about it.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血与混血(3)须弥一芥


纽约的老革命家老政治家Samuel Osgood
    Samuel Osgood在大陆军里是上校,1789年-1791年美国第一任邮政总局局长,1800年纽约州议会议长,1803年纽约港港督。由于他在长期政治生涯中表现出的美德,在纽约麦迪逊派和克林顿派中都有很好的关系。
    美国建国初期,官商不分很普遍,Osgood在银行业也是元老级的人物,1781年成立的美国最早的银行the Bank of North American (继承者就是Firs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他是董事之一;1784年,担任the Massachusetts Bank的司库;1799年帮助伯尔创建 the  Bank of the Manhattan Company,并担任董事直到1803年。
    Osgood把创立花旗银行视作重新团结已经分裂的民主共和党的好机会,“如果一个党的银行成立了,毫无疑问,纽约市的共和党人就可以在原则上取得一致了”,在Osgood的撮合下麦迪逊派和克林顿派分别提名6个人担任董事,Osgood成为花旗银行的首任总裁,1813年8月12日Osgood就去世了。
    1812年6月16日,花旗银行开业,200万美元注册资本,Bank of the Manhattan Company,Bank of American,Mechanic Bank 各占1/3。 Bank of American几乎与花旗银行同时成立,但当时的情况在网上几乎没有只言片语,所有的起源都是从A.P.Giannini1904年创立Bank of Italy说起,前面这92年不知干了什么,研究花旗的起源时候才发现现在的花旗,美国银行还有摩根大通之间在最早成立时盘根错节,纠缠不清。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1812年战争一打响,美国财政部才抓了瞎,第一合众国银行刚废了,到哪儿弄钱啊?
    当时财长加勒廷只好找了John Jacob Astor ,Stephen Girard等大鳄筹资,这帮人组织了一个辛迪加,以折扣价认购债券,然后拆成更小额度出售,这在当时是个金融创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债发行的标准模式。
    花旗银行一开张正赶上打仗,为战争提供服务和融资成了花旗银行的首要任务。在积极认购政府债券的同时,花旗银行还帮助承销政府债券和为债券兑付利息和本金。政府当然“投桃报李”,很快花旗银行就被指定成可以吸收政府存款的银行,不久,就拿到联邦政府在纽约市存款的1/3。
    战争于1815年2月结束,1816年学了乖的国会批准了第二合众国银行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花旗的政府业务结束了,回到了创立时的初衷:为贸易而融资。
    当时花旗银行的所有者对他们自己在银行的存款是不付息(自己不对自己付息),得到的是信用和各种服务还有分红。就是说可以透支相当于存款数几倍,以及收款、付款和兑现等,有利润还可以分红。这种运作模式带来了很大风险,贷款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常常没有什么抵押。花旗干了好多年,资产也没怎么长,工作内容主要是与呆坏帐做斗争,斗争的结果总是银行被迫同意削减债务。

    跟花旗每况愈下的情况相对照,美国的经济蓬蓬勃勃。


富尔顿的怪物(Robert Fulton’s monster North River Steamboat 1807年首发)
    蒸汽船的发明,开始了不依赖风力的定期班轮。


纽约作为交通枢纽在1840年代纽约一举超过费城,成为全国第一,Erie Canal伊利运河(浅蓝色)功不可没。

    要想富,先修路。伊利运河的修建,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在设计、施工和建筑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伊利运河的融资当时也是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功,回报极为可观。不到7年,全部回本,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大的效益是沿线运输成本的极大降低,有力促进了西部大开发---西进运动。

    便利的交通,又促进了制造业的繁荣。
    构成JPMorgan 历史的源头之一Chemical Bank 1823年刚开业时,还是个小化工厂,生产胆矾、明矾、硝酸、樟脑、硝石等化工产品,还有药品、油漆和染料。1824年允许开展银行业务,1844年改名叫the Chemical Bank of New York,直到1851年才脱离制造业变成完全的银行。1996年被大通曼哈顿银行兼并。
    金融业也随着工商业的发达而迅猛发展,贷款、抵押、投机如火如荼。

    看见怂人压不住火,1815年美英战争后美国一直憋着要跟当时的老大帝国西班牙干一仗,可怜西班牙内外交困,实在是硬不起来,没办法只好割肉。
   1819年美国逼迫西班牙签署Adam-Onis Treaty,又叫横贯大陆条约(Transcontinental Treaty of 1819),西班牙500万美元割让佛罗里达,再一次开疆拓土。


把美西战争推迟了近80年的横贯大陆条约。

    1821年美国通过了《土地法案》等一系列法案,不断下调联邦土地的价格、每次购买的最小数量(中国与之对应的是小户型,零按揭),大量移民涌入造成1830年代土地投机风潮,地价急剧上升,纸币泛滥。
    土地投机的主要受益者是谁?
    政府。General Land Office 1832年卖地收入是 500万美元, 1835年是1500万美元,1836年是2500万美元,土地投机的最高潮时每月500万美元。
    1834年,Andrew Jackson总统宣布,已经还清了所有国债。中国历史上,与此对应的是1975年周总理宣布,中国已还清一切债务,现在既无外债又无内债。
    在繁荣的顶点,1836年7月11日杰克逊为遏制投机,签署了行政命令Specie Circular 《铸币流通令》---从政府购买公共土地只能用金银货币;再加上国会决定从1837年2月起联邦政府要把盈余按比例返还各州政府,每个季度从银行中提取900万美元---这一系列措施引发了通货紧缩,实力较弱的银行纷纷破产。
    花旗银行第一次的破产危机到来了,要不是当时的美国首富John Jacob Astor(1812年战争时给政府借钱那个,不过当时他买可是80到82美分买面值1美元的债券,用价值为面值一半的银行票据来支付)及时伸出援手,后果不堪设想……

To be continu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楼主辛苦了,期待下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血与混血(4) 须弥一芥

    1837年6月6日John Jacob Astor 派出他的门徒Moses Taylor进驻花旗银行,成为董事。


史上最富榜2008版排第18的John Jacob Astor,Astor家族的第一代
   
    1783年美国刚刚建国,20岁的德国移民John Jacob Astor就带着7只要卖的长笛来到美国,靠卖长笛的本开始做生意。一开始靠皮草贸易起步,从1800年开始,通过皮草、檀香木、茶叶、鸦片等商品与中国的贸易发了家,有人说就是以鸦片发的家。后来Astor退出皮草生意,靠地产成为巨富。打个比方,北京早期还在城墙里没发展的时候,我就把二环三环四环外的地全买下来等着你发展,Astor在曼哈顿就是这么干的。前文说过当伯尔1801年就职副总统前辞去曼哈顿公司董事职务时,在Bank of the Manhattan Company的借款超过6万5千美元,他怎么还的帐,就是把自己在曼哈顿一大块地产权益(99年租用权的剩余部分)卖给Astor得了62500美元,Astor把整块分割成250块分别出租赚钱。Astor财富最高时折合2007年美元为1150亿。
    俄勒冈州Astoria市就是以Astor命名的,Astoria市前身Fort Asto就是美国皮毛公司在太平洋西岸最早的据点。


John Jacob Astor的孙子William Backhouse Astor, Jr史上最富榜2008版排第27,折合2007年美元为847亿。

John Jacob Astor的曾孙,John Jacob Astor IV史上最富榜2008版排第62,折合2007年美元为370亿。
    John Jacob Astor IV是死在泰坦尼克号上最富的人,灾难发生时正在他和第二任妻子(照片上右侧)度完蜜月返程途中,这个蜜月主要是为了躲出去逃避流言蜚语,因为John Jacob Astor IV老牛吃嫩草,新娘才18岁,比他的儿子Vincent还小。John Jacob Astor IV死得很绅士,当时他帮老婆上了救生艇,问了一下说我老婆身怀六甲,我能不能留下来照顾她。答案是不行。于是他回到船上,点了一根雪茄,向老婆挥了挥手套算是告别。4个月后,他的妻子生下了遗腹子John Jacob Astor VI。

John Jacob Astor的玄孙William Vincent Astor史上最富榜2008版排第32,折合2007年美元为739亿,很长时间都不认他弟弟John Jacob Astor VI。

史上最富榜2008版排第31的Moses Taylor(财富最高时折合2007年美元为793亿)
    Moses Taylor的商业帝国涵盖铁路、金融、公用设施、采矿冶炼和通讯,除了花旗银行外,现在的大都会保险MetLife, Inc,大家现在常见的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 Company当时都在Moses Taylor的旗下。

    Moses Taylor入主花旗后,花旗面貌一新。
    新在什么地方呢?
    把花旗从 “一群商人拥有的银行”和为“为一群商人服务的银行”变成了
            “一个商人拥有的银行”和为“为一个商人服务的银行”
    这个商人就是他自己Moses Taylor。

    1838年纽约州《自由银行法》(Free Banking Act of 1838)允许自由进入银行业,唯一的限制是最少要有10万美元的资本。
    1863年《国民银行法》(National Bank Act), 借鉴1838年纽约州银行法保留了除最低资本限制之外自由进入银行业的规定,禁止银行设立分支机构,银行必须为自己发行的纸币提供足额抵押品。纽约市最低资本20万美元,银行存款总额至少25%是法定储备,任何一个借款者借款总量不得超过银行资本及储备的10%。国民银行的专管机构是货币监理官(the comptroller of currency)。
如此之多的限制条件,也是有好处的。
    允许国民银行成为联邦政府的存款银行,纽约市的国民银行还可以吸收其他城市国民银行的法定储备作为自己的存款,可以成为“银行的银行”。另外,国民银行更象一种称号,比如旅游饭店的“星”,可以让银行更有声望。
    1865年7月city bank 加入国民银行体系,改名为National  city bank。实际上Moses Taylor对花旗所设定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比联邦政府的还高。
    Moses Taylor一直把花旗当作他个人和他企业提供流动性保障的一个工具。任何时候,只要他想要或只要他的企业想要,就可以从花旗拿到钱;想拿多少拿多少---Ready Money。
    这种Ready Money直接决定了花旗的资产负债结构:
    在资产方面,强调流动性,保持高比例的现金储备,短期贷款占比很大,把长期债券的投资压缩到法律规定的最低限度,使花旗的利率风险也减低到最低限度;
    在负债方面,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但稳定可靠---Moses Taylor和哥们们所控制的企业,提供了花旗绝大多数存款。
    这种“掌握大量超额现金”的做法虽然不是正常的商业银行的管理方法,却是最富有的商人常用的方法。
    在Moses Taylor主政的最后几年,花旗的流动资产基本上达到其净存款的100%,花旗银行成了纽约流动性最高的银行。
    在没有法定货币之前,银行都是自己发行货币(Bank Notes)的,比如现在香港的港币是由渣打、汇丰和中国银行发行的,发行货币是银行资金来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1836年,花旗通过发行货币筹集的资金占总资产的15%。1837年花旗陷入倒闭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拿着花旗发行的货币要求兑换成黄金。
    Moses Taylor特别讨厌发行货币,在花旗按《自由银行法》加入自由银行体系后不久就把流通在外的花旗的货币赎了回来,1855年,花旗成为纽约唯一一家不再有纸币流通的银行。
    同时,Moses Taylor还减少了花旗对同业往来存款的依赖,1836年银行同业往来存款占花旗存款总额的一半。到1865年花旗转换成国民银行时,这项存款只占5%。而且,同业往来存款的银行绝大多数都坐落在Moses Taylor的企业所在城市。
    于此相对应的是1955年被花旗收购的纽约第一国民银行The First National Bank of the city of New York是一个专门经营同业代理行业务的银行---所谓“银行的银行”
    1882年5月23日Moses Taylor去世,死后由女婿Percy Rivington Pyne接任总裁。
    1891年11月Pyne中风,辞去总裁职务。
    在Taylo和Pyne主政期间,美国的银行系统分别在1857、1873、1884年发生过3次大的金融危机。在每次危机中,花旗都因为安全可靠 而使声望得到提升。
    可仅仅是深望而已,花旗总资产在纽约市金融机构里的排名从1837年第10到1892年已经下降到了24,只是纽约市一家不大不小的银行而已,离世界第一好像渐行渐远,遥不可及…..

To be continu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0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0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07: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0# 李隆基
Great post! Wait for mor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血与混血(5)须弥一芥

    虽然我们已经将花旗讲到了1891年,我们还是先将时钟倒转回1837年,因为这一年爆发了1837年恐慌,引起的经济衰退一直持续了7年,是美国历史上历时第二长的衰退,仅次于1970~1980年代的经济萧条。

描述Pinic of 1837很有名的一幅画,注意画面上部中央在Mechanics Bank前群众在挤提,画面左面在当铺前也排着队,当铺招牌写着Shylock Graspall---著名犹太商人夏洛克,拿走一切。

Mechanics Bank也是纽约早期的一个银行之一,1810年成立,只存在了45年,但是画上的楼还在,这个是现在的照片

引发萧条的原因之一,在银行这方面普遍认为的是杰克逊总统(Andrew Jackson)废掉第二合众国银行Second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失去“准央行”监管的州立银行们象今日的次贷危机似的无视风险大肆放贷,土地投机如火如荼。


美国早期的中央银行家Nicholas Biddle
    比德尔Nicholas Biddle是第二合众国银行第三任的主席,1823年接手时第二合众国银行时经过两位前任的不懈努力已经是一个烂摊子。凭着出众的能力,比德尔很快把第二合众国银行打造成了当时的“准央行”,银行蒸蒸日上,运行良好,发行的货币几乎就是法定货币。顶峰期间,第二合众国银行控制着全美1/5的票据,1/3的储蓄和硬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现在使用的货币很可能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很可惜的是,遇到了一个早年因为银行倒闭把积蓄席卷一空而对银行深恶痛绝的杰克逊总统。凭借巨大的个人威望,发动了要终止第二合众国银行联邦特许的Bank War “银行战争”。
    比德尔三讲没学好,居然不讲政治,要跟领导掰掰手腕。他抽紧银根,造成短暂的恐慌。
    怎么样离了我不行吧?
    这个世界离了谁,地球都照转。
    不信邪的杰克逊命令把联邦政府在第二合众国银行的存款全部提出,转存到各州的州立银行,接受联邦存款的银行当时称为杰克逊的“宠物银行”pet banks,纽约最突出的就是Bank of American,而花旗银行因为贷款和贴现比例超过法定限额,没法接受联邦存款。

与九头怪兽作战的杰克逊
    杰克逊的另一手就是操纵舆论,抹黑对手,把自己包装成与怪兽作战的英雄,结果不言而喻。

    比德尔不懂中文,中华5000年官场文化就没研究过,也没个绍兴师爷指点一二,有个对联道尽其中奥妙: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到底是胳膊拧不过大腿,1836年4月第二合众国银行联邦特许到期不续,被迫变成了州立银行the United States Bank of Pennsylvania。该银行在1837年恐慌中没能撑过去,1841年倒闭。但是,第二合众国银行大楼现在还屹立在费城,成为美国历史地标性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合众国银行的南面,在费城Library Street上

    随着杰克逊总统战胜“devil’s bank” 第二合众国银行,以及1836年7月为遏制投机,以行政命令方式实施影响重大的货币政策---Specie Circular 《铸币流通令》。《铸币流通令》要求从政府购买公共土地只能用金银货币,大家纷纷到银行提取硬币,银行也被迫回收贷款应对挤提,引发了极大的流动性危机。可是能在全国范围提供流动性的第二合众国银行已经不存在了,雪上加霜的是英格兰银行提高利率,造成黄金回流到英国,结果是美国全国范围的银行倒闭,这就是1837年大恐慌。
    从银行大量倒闭开始的经济萧条一连持续7年,高潮时有三分之一的人失业,有工作的工资两年里下降30%-50%,而面粉、猪肉和煤炭的价格则翻了一番。
    杰克逊指定马丁范布伦接班,老范继任了一个烂摊子,被人起了一个外号叫范破产Van Buren –Van Ruin。范布伦四年任期焦头烂额,后面的总统就胡佛跟他类似,结果历史排名倒数第二。

    1837年前后,文中会重点涉猎的重量级人物刚刚来到人世。
    1835年11月25日,Andrew Carnegie诞生在苏格兰一个贫困的纺织工人家庭,他在史上最富榜版无论哪个版本都是排第2。
    1837年4月17日, J.P.Morgan诞生。
    1839年7月8日, John D. Rockefeller诞生,他在史上最富榜版无论哪个版本都是排第1。


史上最富榜2008版排第87的George Peabody,折合2007年美元为248亿
    1837年日后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和摩根建富的前身Peabody & Co.,的创始人George Peabody离开美国,来到伦敦……


To be continu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7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 赞一个,继续。。。。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7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历史。。。。。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7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历史。。。。。
天真的冷酷 发表于 2009-6-27 15:04


感谢捧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7 0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1 07:20 PM , Processed in 0.08257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