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大概是传统父母最真实的育儿期盼,无论家长本身优秀或是平庸,他们普遍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也很难接受自己的小孩是个「平庸」的人。把这种期望放在孩子身上是否真的对孩子好呢?平心而论,你又是否能接受自己的小孩是个平庸之辈?一起来看看答主们的回答。
知乎答主 @真实故事糖选 认为应该遵循孩子自己的内心选择:
去年冬天,送儿子去学游泳。教练问我:「你有什么期待?」
我说开心就好,不用太大压力,学不学得会都没有关系。
起初的两节课,教练的确如此,陪着儿子打水仗,玩水球,泳姿学的没比狗爬好多少。我问儿子,你开心吗?儿子言笑晏晏,说开心啊,很好玩。
第三节课,教练告诉我,这样他教不下去了。刚从省队里退下来的小伙子,这样的教法让他非常难受。他说:「姐,你就让我安照自己的方法教一次,行么?」
看到教练那么帅,我鬼使神差的说,好。
儿子之前有过一点基础,教练让儿子用脚打水,他拿泡沫棍在后面假装追打,然后又直接带到深水区练习,然后把我轰出去了。
一个半小时后,我看到儿子以极其飒爽自由泳的姿态游了半个来回。看到我过来,他迫不及待而又兴奋的对我喊:「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我是不是很厉害?!」
那一刻,我没有问他是否快乐。因为征服困难获得前行的成就感,已经在他脸上写满了无与伦比的满足与幸福感。这是不同于刚开始浮在表面言笑晏晏的快乐,是更深层次的精神感的兴奋。
我先生毕业于 top 2,某东高考状元。年近四十,从我 19 岁认识他到现在,每一天都在学习,行业深钻。
每次我总觉得他做的很好了,他就对我说,他没有达到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他希望能改善和改变所爱领域的现状,他希望能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然而,他对儿子真的没有任何要求,他常常对儿子说,第一名一点也不好玩,老怕别人超过你。
可是,他会要求儿子做每一件事情都全力以赴,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足够有效,足够努力。
我女儿截然相反,偷懒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哥哥亲亲抱抱的时候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上体操课单杠做的不好老师说那就去玩平衡木不用继续练习时,她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先生常常和我说,不要按照儿子的进度来要求女儿,要降低对女儿的期待值才能平常心对待,他送女儿去 kiwi 幼儿园每天只唱歌跑跳,坦然接受女儿到现在 1 - 20 还数不清楚。
导致哥哥常常嫉妒,为什么妹妹可以这么轻松?
我问儿子,那你想要和妹妹换个生活方式吗?他想了想,说:「不要,我还是喜欢这么努力的自己(๑• . •๑)」
不论我们是否接受孩子平庸,都要遵循孩子自己的内心选择,你去助力他成功,需要他自己有这样的内驱和成就感。你去接受她的平凡,也是她自己就安于这样的状态,喜欢这样的舒服感。
所以,我们是否接受,对于孩子一点意义都没有,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自我,并遵循自我前行,才会带给他们更大的幸福吧。
可是,又有多少成年人找到自我了呢?
知乎答主 @chenqin 认为子女教育水平要赶上父母,还是得看「运气」:
从教育程度的角度看,2001 年出生人口 1700 万人,绝大多数人都能上初中,1300 万到 1400 万人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近 800 万人可以获得高等教育,422 万人能考上普通本科,近 50 万人能考上 985/211 大学,其中考上 985 大学的大约有 16 万人,到了 C9 高校,就只剩下 3 万多人。
如果将这个组合画成金字塔图,大概是这么一个结构:
有 17.6% 的人口仅完成了义务教育。35.8% 的人口会停留在高中/中专/职校的教育水平。能获得高等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一半左右,但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获得本科教育,其中 21.9% 是非 985、211 本科。
在普通本科之上,是 211、985 高校,甚至是 C9 高校,他们占每年出生人口的 3%,985 高校的本科教育,只有 1% 的人口能够获得。
如此低的比例,再加上各种公众号文章也在不断渲染「阶级滑落」的可怕,让许多高学历的父母非常担心:我的孩子会不会考得还没有我好?两个 985 的家长带出来了一个大学都考不上的孩子该怎么办?
因此,使用 2014 年 CHIPs 数据,我们做了这样一个研究,观察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子女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先看城镇样本的总体情况:
城镇父母教育与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
右下角绿色方块内的父母教育水平均高于大专的样本,子女考上大学的比例高达 91%。
但还是有这样的疑惑——考上大学不难,城镇居民有一半都能考上大学,问题是考上了什么大学?
接下来,我们把右下角的绿色方块放大,进一步分析子女的受教育情况。
我们将父母的高等教育类型均分为五类——985 大学、非 985 的 211 大学、其他全日制大学、成人本科或函授、大专,看子女考上 211 大学,或者考上了 985 学校的比例,结果如下:
城镇父母高等教育类型和子女考上 211 大学的比例
然后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当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 3% 时,子女仍然处于前 3% 的概率只有……10%。
所以,从概率上说,子女和父母的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一个均值回归,父母教育水平更高的,子女教育水平平均来说肯定也会比较高,但要赶上父母,还是得看前世积德。
最后,我们再把 1980 到 1994 年出生的那批城镇人口拿出来,看他们考上 985 的情况,结果如下:
城镇父母教育与子女考上 985 大学的比例
这里我们再次欣慰地看到:
当父母教育水平都处于当年前 1% 时,子女仍然处于前 1% 的概率只有……14.1%。
因此,结论很明确,从 211 和 985 的例子看,如果父母在考试上十分厉害,处于人群的前 3% 甚至是前 1%,那么在 80% 到 90% 的情况下,自家小孩都是会比自己更差。
学会接受这个现实吧(反正我已经接受了)。
知乎答主 @公子V 觉得虽然成为了不平庸的人,但却离故乡和父母都越来越遥远:
中秋回了趟老家,和父母一起过的节。在家的时候给不放假的几个办公室发了六封工作邮件,父母家里网不好,还是插线的,附件上传了好久没成功,过节心浮气躁,敲了几下桌子,母亲默默进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又悄悄出去了。
我和父亲母亲的关系很好,每月给他们打钱;他们当然不舍得花,于是每月给他们买东西,有时候我在商店买了什么吃的觉得好了,就上淘宝给他们也买一份;每周给他们打电话,如今三十多岁自己成家立业了,每次飞机起飞前还要在微信群里说:爸,妈,飞机要起飞了,今天去上海,明天回来。
我做了一个孩子所能做的一切。哦,只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我常年不在他们身边。
是的,我是故意这么说的,为了使自己好受一些。这绝不是一个小瑕疵,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我,常年,不在他们身边。
从小到大我就是父母的骄傲,在一个衰落的,贫穷的,颓废的三线城市,做着小县城的那种好学生,被旁人羡艳,我听到人们在背后议论,老 x 自己受穷一辈子,要靠儿子长脸了。
我也确实给他们长脸了,考上一所还不错的大学,在这个国家的心脏安家落户,有了体面的工作,领着他们出国去玩儿。
对于北京,我真的没有什么存在感,然而我知道,对于家乡父老,对父亲母亲来说,我已经与平庸绝缘。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在一座大城市,以一种不同于家乡人的方式奋斗和生活,就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记得一直到十八岁以前,我有事情还是会和父母亲说,我说高三太苦了,说上完夜自习会饿,而他们总能给出排解的办法,一句鼓励,或是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
一直到有一天,我读大一的时候,打电话给母亲,说我太痛苦了,遇到一个问题,实在不知道如何应对,但是这样的问题,却不再是我的母亲所能回答的,我得把很多事向她仔细解释很多遍,她才能明白我到底在说什么,更不用说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了。
然而她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事实上,两年以后,在我早已忘记的时候,她还在一个早上小心翼翼旁敲侧击地问我,到底过了那个坎儿没有。
自己的孩子在经受某种困难,然而她一点儿忙也帮不上,这让她比我还要痛苦。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我慢慢不再向父母倾诉我遇到的困难,因为那种无力和焦虑感会让他们彻夜难眠。
我开始跟他们说一切都好,没什么事情发生,与此同时,独自做了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决定。现在看来,也并不都是糟糕的决定。
我的父母只是不熟悉大城市的逻辑,他们并不愚钝,他们当然也慢慢知道了孩子并没有向他们吐露全部的实情,他们意识到自己被时代甩下了,不,这不重要,要紧的是,他们被自己的孩子甩下了。
他们想要提供帮助,想要倾心交谈,然而他们发现孩子在问候他们生活的所有方面,而他们却不能理解自己孩子遇到的事情。
他们收到微信说孩子要去上海,他们想说点什么,想问问去上海做什么,可他们不知道从何问起,而我也不知道该从何解释起。
上午的时候隔壁家父子俩刚刚吵了一架,老子嫌儿子没出息,过节不去领导家走动,尽想着睡懒觉。隔壁家小孩就挺平庸的吧,一晃就度过小学中学大专,然后专升本,然后在老家的事业单位上班,然后靠着编制这个亮点找一个合适的姑娘。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当初念书不好,也在县园林局或是政务大厅谋一份这样的差,现在就天天在家里住着,和父母待在一起。
我也不用发微信说我要去上海,我会和我妈说我下午去一趟东区,我妈也不会沉默,她会说那你顺便把这点羊骨头给你姥姥送去;我会和父亲吵架,吵完以后闷头吃饭,谁也不理谁,我的父亲会以他的生活经验训斥我哪里做的不对,我会反驳他,之后悄悄按他说的做。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我火速回家又火速离去,短暂的片刻坐在家里如尊贵的宾客一般,我尽心竭力对他们的好最后显得是在把他们当成小孩一样哄着,他们尽心竭力对我的好无处安放。
到今天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在某种意义上,我的父母也已经失去我了。于他们而言,我是不平庸的,然而也是遥远的,物理上和心理上都是。我知道这么说有点矫情。
回到北京家里,写这篇答案的同时,看了第三遍《山河故人》。
这个故事很迷人,它讲了很多事情。今天它的主题是:一个孩子离开山西去到上海和澳大利亚,他走得太远,生活得太不平凡,以至于故乡和母亲都失去了他。
中秋节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