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文本,总是要求母亲伟大、奉献和无私。可这种陈旧的母亲的模板,正在束缚女性、以及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新周刊xF小姐《非常母亲》从4月28日开始,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看见“非传统”的母与女、婆与媳,看见她们的处境,听她们的思考、观察。
她们是脱口秀演员、心理咨询师、小说作家、艺术家、紫丝带妈妈。第一期,我们采访了脱口秀演员张踩铃,一位曾经大着肚子上《奇葩说》的母亲。和婆婆的相处过程之中,她俩建立了一种平等、亲密的女性关系。
时隔3年,张踩铃再次见到她的加拿大婆婆Wendy,突然感到那个精力旺盛、每年都去迪士尼、为自己而活的抠门婆婆,有点被生活碾压了。“这些年,她生过病、做过手术,女儿们开始打工,逐渐放弃滑冰,她房子还老坏,得不断花钱补,想买新房子又买不起……她那个自己有点被磨没了,也完全不提以前滑冰的事了。”张踩铃为她找来一条蓝裙子,再化上美美的妆,牵着她进入冰场——花样滑冰是她19岁前的少女梦,那之后她做了妈妈、奶奶,总是在冰场门外等学滑冰的女儿下课,自己却再没站上冰场。这条记录婆婆圆梦的视频在微博播放量超过300万次,追光灯亮起,一位59岁的女性“被看见”,只是因为她自己。▲Wendy冰上起舞,开心得像小孩。/@张踩铃《我帮婆婆圆一个少女梦》
每一位“婆婆”在成为“婆婆”前,都曾是少女、母亲,但当她们成为婆婆,就成为了家庭叙事中的反派:强势、多嘴、刻薄,为难儿媳……婆婆为什么总是可恶的?中国式婆媳矛盾,有松动的可能吗?
因为主客观原因,她与婆婆跳脱了婆媳相处的现实生活场景,在这段有些架空的婆媳关系中,她得以反观传统的婆与媳、女婿与丈母娘、母亲与女儿等家庭关系。这条视频刷屏后,新周刊“F小姐”独家专访了张踩铃,以下是她的自述。我与婆婆,纯女性友谊
我和Wendy认识10年了,我第一次去她家,她聊起花样滑冰时眉飞色舞,说自己滑得很好,不化妆也很好看。那时我才19岁,刚跟她儿子杰米(注:张踩铃丈夫)恋爱半年,我有点紧张,但她只把我当作儿子的朋友,对我没有那么亲近、热情。我们一起去美国,想去一趟拉斯维加斯,她管我要油钱,因为他们没有去那的计划。她的边界写在脑门上,就是经济账要算清楚,你尊重了这条规则,就没有别的问题了,她没心眼。▲“加拿大西海岸抠门界小旋风”,儿子喝她家冰箱里的牛奶都要算钱,曾扣下儿子一边上学一边打工攒的钱。/@张踩铃《我婆婆的机票谁给报》每年平安夜,为了省钱,他们家会互相给对方画礼物,等到12月26日大打折,再把礼物买回来。去年圣诞节她给我画了一条GUESS的裙子,我想婆婆今年挺大方,立刻给她买了三套运动衣,她喜欢普拉提。第二天早上,我的确收到了裙子。Wendy笑着说她砍价之后3刀(美元)就买下了。我终究是错付了。那天她走出冰场问我:你租了多长时间?我要不要上去再滑一会儿?生怕浪费,哪怕她已经累了。
我们俩一直是这样比较简单、轻松的关系。她不教我做人,不教我带孩子,这就比一般婆媳节省了300个小时。她比我更爱聊天,一打电话就聊八卦、聊Rain(她喜欢的亚洲男星)。
她跟杰米的亲生父亲没有联络了。他们分开后,原本他每个月会转点生活费,但他常常骗她会来看儿子,却一次也没做到。最后一回,她看到三四岁的杰米在马路牙子上坐到天黑,他爸也没有来,杰米跟社区小孩打了一架。Wendy崩溃了,当场打电话说“我不要抚养费了”,从此断绝了关系。这事做得很牛,因为她非常需要抚养费来支撑日常开销,但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我跟她分享过小时候的事情。父母要离婚,我很难受,跑到奶奶家住了几年。她会真心聆听,来中国时她反复说要见我奶奶,还带了礼物。
她就是心地很善良、很朴素的人。我跟Wendy的关系,如果说有一点启示,不是基于婆媳相处之道,而是基于女性和女性之间的理解,她这一辈子很难,我能理解她的难处,希望可以送这个视频给她。▲回到加拿大看到剪好的视频,Wendy很激动,打了好几通电话来表达感谢,她其实听不懂汉语,但她认为自己那天很漂亮。/@张踩铃《我帮婆婆圆一个少女梦》
视频下有一条评论我并不认同,说婆婆对我那么抠,我还以德报怨。
我这不是“德”(做好事),我没少吐槽她。我的700多万粉丝,也许有300万是因为吐槽她涨的。尽管我做视频并不都是为了流量,但她帮我完成了表达,这种表达欲不是因为我“孝顺”;其次也没有“怨”,我吐槽她她都知道,她很坦然。我们就是两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女性,在传统婆媳关系层面没有借鉴意义。亲生父母的付出,也是要还的
当然,我和Wendy相处轻松有多方面原因。文化上,她是加拿大人,天然觉得儿子结婚跟自己没有关系,我们求婚、结婚她都不在场,只发来视频唱“We are family”;经济方面,她与我们没有任何金钱瓜葛;我们距离很远,生活上很多细节相互不涉及,更不需要争论。
我身边几乎没有哪对夫妻,完全不需要父母帮忙,哪怕不用父母出钱买房,也大概率也需要父母帮看孩子。
中国的父母很愿意付出,这是他们的执念:年轻人结婚,男方父母帮忙买房,女方父母帮忙给装修或者车钱。年轻人也随着他们的习惯来,享用了这种付出。再去讨论与父母的边界感,很难。
妈妈、奶奶、婆婆这些角色,她们为家庭、儿女付出了一辈子。我妈为我家付出了很多,她以后老了,会住在我们家,我们会照顾她的生活、她的情绪、她的一切。而Wendy认为自己以后会住养老院,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关系。有付出就会有索取,不一定是经济上的,也许是更深层的绑定,而有绑定就有撕扯。▲苏大强天然认为儿女应该为其老年负责。/《都挺好》在我们家,我妈和杰米才像婆媳。我回国生了二胎,杰米在国外回不来,我妈帮我带了一年孩子。每次杰米做得不对,我妈就拿这个说事。后来我妈买车的时候,我跟我老公商量,出了一部分钱,让她买了更好的车。我开玩笑说:“妈,这一年带孩子的钱,咱再给你加点年终奖还你,也是拿铁孝敬姥姥的。”当他们无条件的爱和付出砸在你脸上的时候,我们把它给稍微量化一下。但这种量化、补偿他们的方式,需要大量的精力、物力,他们可能继续付出更多、绑定更深,进入下一个循环。女儿一岁时,我在伦敦当讲师,我妈想来帮我带孩子,我才可以正常上班。这对我来说是最便捷的,但这意味着她要放弃国内的事业、亲人、朋友来到英国,也照顾不了我姥姥。住在英国她可能会孤独,会看不惯我和杰米的生活方式,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我思来想去,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英国一岁就可以上幼儿园),我在幼儿园门口的咖啡厅写论文。第一个星期,每天放学,小姑娘眼睛都肿得跟大核桃一样,因为她一直在里面哭。我心跟刀割一样,但忍住了。虽然我上班的收入刚够得上她上幼儿园的费用,但我觉得这是必要的,我才能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妈也不用为我牺牲。中国的父母都很习惯“我放弃自己的快乐,只为你”这一套逻辑,但真该放弃吗?放弃之后大家会开心吗?我们的婆婆、妈妈为家庭的付出很多。她们一辈子围着老公、孩子,过得很辛苦,很少被珍惜,如果她们一直囿于这种受压迫的囹圄,就会以同样的价值观去要求甚至绑架儿媳妇或者女儿。这不完全是她们的错,她们也是受害者,因为在她们成长的社会环境,女性的劳动被认为没什么价值,也不被量化,只有道德上的肯定,“很能干”或者“很贤惠”。现在女性走入职场,成绩可以被看到了。可当我很努力工作、做我喜欢做的事,每一段时间突破自己、有新的成绩,我妈、我奶不会说一句“你这视频做得就是好”,她们会说“你记住你要是不管家,你老公哪天出轨,就完犊子了”,她们认为被老公甩了是真正的耻辱、人生的崩塌。这就是她们过去经历的不公平。我妈是铁岭的一个小企业家,事业很成功,她离婚本是无须感到耻辱的事,却总被质疑 “你一个女的再强有什么用”——所以她们为了你“好”、为了你不被那样谴责,会把这些想法传递给下一代女性。▲来自女性亲戚的提醒与压力。/《82年生的金智英》我生完孩子,努力健身让身材恢复,同时喂奶、上班,我很为自己骄傲,但在我奶、我妈眼里,你带好孩子就行了。她们不会看到女性对自我的需求。而她们对男性却总是很宽容。有一次在铁岭家里,我老公给孩子换了个尿不湿,我奶奶把房顶都给夸翻了,说他既能上班挣钱,还能换尿不湿。我想,他挣得没我多,再来这尿不湿猴都会换,这不是我每天都在干的事么?辅食、营养是我在安排……她们以为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我奶80岁了,你很难把她从一个沼泽里薅出来说:你要把对男性的要求提高一点。我以前看过一段话,当一个女性开始从女性视角来看这个世界,最痛的不是男人让你失望,而是你想让你身边的女性跟你一起醒过来,总会有那些你爱的人,你的妈妈、奶奶,把你往下拽。社会对女性要求高,你以为这种东西是来源于个体的男性,实际是结构性的问题——女性是先被文化影响的,长此以往的结果是: 你直接感受到女性对女性的要求更高。这些爱我的、我也很爱的女性长辈,说的话会让我感到压力,但Wendy会平等地体谅我,她绝不会告诉我: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少睡觉、少吃饭都没事。我妈妈和我奶奶曾是惺惺相惜、互相扶持的一对婆媳,一起创业,在火车站卖牛奶,她们是转变我家命运的两位女性。但后来,因为我爸妈离婚了,她们对彼此都很苛刻,我奶说我妈不是个好妈妈,天天工作不管孩子,我妈会说我奶奶对我太溺爱。曾经我妈为了逃避来自强势母亲的压力,逃到我爸和奶奶家。30年后,我强势的妈妈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我在婆婆那感受到难得的女性之间的理解。似乎体验了人性的轮回,命运又被复制了一次。▲在张踩铃失眠、焦虑的二胎哺乳期,Wendy看出她心情不好,鼓励她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评价她这个妈妈当得好不好,母性虽是人的天性,但不代表要取代其他一切。/@张踩铃《我被婆婆感动了》女性要给女性更多宽容,同时没必要美化“公公”这形象。他们只是不说话,想当“老好人”,把事交给老婆去做,他们才能和稀泥。当年我想去拉斯维加斯,婆婆不太愿意,我公公(注:Wendy第二任丈夫)为了缓解尴尬,答应去了,Wendy说:“那这油钱谁付?你上个月喝酒把生活费花超了,心里没数吗?”然后我公公就逃了,他不愿意面对问题。还有一次,我婆婆攒了很久的钱要带我女儿去西班牙,出发那天我女儿突然拉肚子,没法上飞机。Wendy哭了,因为她很想带孩子一起旅行,我公公说:“我可是要走的,要看球赛,要品啤酒。”后来她还是出发了,一路哭到西班牙。第二天早上孩子好了,我决定让杰米坐飞机,把孩子送到西班牙。这故事里两位男性都是“老好人”,但他们真能体会老婆的难受吗?“儿子”这个角色也是一样,婆媳冲突时,他就搬出老三句——“我妈老了”“我妈不容易”“我妈都是为了咱们好”。为了扮演老好人,把所有的边界模糊了,让儿媳妇和婆婆非常难相处。在我们家,我是“儿子”的角色,因为杰米实际上是个赘婿(笑),我妈确实把自己当成了婆婆形象。他们冲突,最初我觉得不要说透、不要吵架,因为我妈太强势。有一次我家俩孩子打架,弟弟老抢姐姐东西,我妈就总让姐姐让着,杰米就说没有必要,如果姐姐觉得这东西她弟弟一玩就坏,她就要想出解决方式,让弟弟玩、接受可能会被弄坏,或者把它锁在自己的柜子里,让弟弟碰不着,这是他们要去探索的相处模式。“大胖媳妇”杰米来了中国很长时间,也很喜欢中国文化,但他永远都理解不了中国人的孝顺,他觉得这只是一个概念,怎么可能成为原则。本质上我是认同他的。我去说服我妈,虽然我妈还是嘴硬,说那我管不了了,但也慢慢接受了。我这个“儿子”角色也没有处理得多好,只能说利大于弊。不过如果一个家庭的男性角色总是搬出那老三句,说明这个家庭的男性已经被PUA到一定程度,建议你就不要单枪匹马进入这个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