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时间短、成果可见的理科,文科研究很难提出明确的目标或成果;多数情况下,理科研究的预算规模要远远大于文科研究,能给大学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擅长团队合作的理科学者在争取竞争性资金时,比单打独斗的文科学者更易发挥优势。
但是今天,在被复杂、易变、不确定性充斥的“乌卡时代”,泾渭分明的文理已不再符合时代需要,我们越来越看到合作、创造、多元的重要性。
查尔斯·珀西·斯诺早在1959年的演讲《两种文化》中,就提到了人文与技术融合的必要。“两个学科、两个领域以及两种文化,甚至两个世界的碰撞应该会产生很多创造的机会。”
斯科特·哈特里写道,我们不能再以一种非黑即白的错误二分法来讨论“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与文科教育之间的关系。我们正在培养越来越多的数据科学家,但我们还需要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教育和技术不应被视为对立的,它们一样至关重要。新工具将会让更多的技术力量参与生活,而在机器的进步中,人类的参与必不可少。
“理想状态下,我们的教育、产品和机构应该是人文与技术的结合体。这样才能利用我们快速发展的技术来驱动无限的未来。”他用这句话为全书收尾。
时代的全面加速,也让“一门手艺用一辈子”越来越难。保持好奇、终身学习成为社会的新要求。作为深耕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吉见俊哉提出“人生三次入大学”的理念,探讨教育改革的可能。
吉见俊哉认为,在21世纪中期的日本,一生经历三次大学入学比较理想。如今,仍有不少人将大学四年看作夹在“入学考试”与“求职”之间的“缓冲期”,也就是一种“过渡礼仪”。因此,最重要的是实现大学的结构转型。从作为“高中人”到“社会人”的仪式性过渡,转变为人生各个阶段都能自由参与,或提供职业生涯转机的组织。
因此,第一次入学时间是18岁到21岁,即高中毕业或毕业两三年。与现在的状况相同,大多数人是高中毕业之后,经过入学考试进入大学学习,这个状况维持下去并无不妥。但是,学校应该增加专门针对高中毕业后,先在社会上打拼一到两年,或在国外的教育、文化机构留学过一段时间,积累了各种经验再进入大学群体的招生名额。大学生理应比高中生更多样化,这种群体的、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异种混杂等特点,能使大学有更大潜力去理解和创造新价值。
第二次入学在30岁到35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进入社会并经历了一番职场打拼,逐渐看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未来发展空间和局限性。究竟是留在现有组织,按部就班一点点晋升,还是在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里,将已积累的经验最大限度利用,勇敢挑战新道路呢?在这个年龄,人们尚能考虑选择和此前完全不同的道路,重新进入大学,努力学习新知识,并挑战新的人生。
第三次入学,则是60岁前后。此时,职业生涯基本接近尾声,即将迎来退休生活。但是现在,大多数人到75岁还能保持健康的体魄。因此,至少还有15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全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