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哲史艺丛] 刘云军×张向荣:她究竟是怎么从一名街头“花鼓女”成为权倾朝野的皇后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6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历首发 | 刘云军×张向荣:她究竟是怎么从一名街头“花鼓女”成为权倾朝野的皇后的?

国家人文历史  2022-08-25 06:16 Posted on 北京


本 文 约  7800 字
阅 读 需 要 20 min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女性治国,大家往往马上会想起三位著名的人物,分别是吕后、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其实,除了这三位之外,在历史上作为实际最高统治者的女性还有很多,比如西晋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贾南风、北魏的冯太后(文明太后)、辽国的萧太后、明代万历时期的李太后、清代的孝庄太后等。有学者说,中国帝制时代,有四分之一时间都是女主统治。


然而,历史上可能知名度并不高却至关重要的一位皇后——真宗章献明肃皇后刘娥,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却极其引人注目。前阵子,有两部现象级电视剧《大宋宫词》《清平乐》均有涉及。看过电视剧的人们都会有一些疑问:剧里演的都是真的吗?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


IMG_4597.JPG

IMG_4598.JPG

《大宋宫词》中的刘娥(左)和《梦华录》中的皇后(右)。来源/电视剧《大宋宫词》《梦华录》剧照

近日,刘云军×张向荣老师就“北宋的武则天”,也就是北宋“大女主”刘娥的一生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对谈分享,本场的交流内容特整理出来与大家共享。

IMG_4599.JPG
张向荣

IMG_4600.JPG
刘云军

如何概括刘娥的一生?

01


这位“大女主”与我们熟知的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有哪些不同?她又是怎么从一位街头卖艺的“花鼓女”成为权倾朝野的皇后的?

刘云军(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说起刘娥,大家应该不是特别陌生。小说《三侠五义》一开篇就是“狸猫换太子”,京剧《陈州放粮》等作品里,刘娥一直是一个反面的形象。前几年播放的电视剧《清平乐》《大宋宫词》里也有刘娥,当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形象。所有这些和历史上的刘娥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如果对历史上的刘娥进行简单概括,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个成功逆袭的“大女主”。

首先,我可以用一些词语来概括刘娥的一生。刘娥的早年是“天涯歌女”,过着很悲惨的流浪生活。等他遇到了宋真宗,可以说就是“风月俏佳人”。宋真宗对刘娥宠爱一生,最后,刘娥成功地登上人生顶峰,但是,她又没有成为一代女皇。刘娥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

虽然我们承认,刘娥的一生之所以顺利,最大的依靠就是宋真宗对她的宠爱。不过,更重要的还是靠刘娥自身不断地努力学习与其聪明才智。在刘娥成功的过程中,她也遇到了很多挫折,比如来自于后宫的竞争,还有朝臣的反对等。刘娥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处在权力的中心、政治的中心,而且她本身也主动和被动地参与了政治斗争。在我的书中呈现出来的刘娥是一个有缺点、不够完美但是很鲜活的形象,和那些小说里面虚构的虽然很生动但实际上已经是另外一个人物的形象完全不同。

元朝人在《宋史》里对刘娥的评价挺准确,有吕后、武则天的才华,但是没有她们的野心。吕后、武则天的手腕儿非常强硬,都有残害宗室、大肆屠杀大臣等做法。现有史料中对刘娥并无这方面的记载,她是相对平和的。而且,刘娥掌权之后的朝政运行也非常平稳,没有出现大的起伏。所以,刘娥虽然是女强人,也很有手腕儿,但在更多时候,她是因势利导,慢慢地推动历史前进。

IMG_4601.JPG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刘太后。来源/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那么,刘娥怎样从一个街头卖艺女子,成为权倾朝野的皇后呢?应该说,刘娥的一生有很多偶然性,正是这些偶然性叠加在一起成为必然。

比如说刘娥原本是在四川,而宋真宗在遥远的开封,按照常理来说,两个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见面。但是恰恰刘娥从四川卖艺来到开封,两个人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

宋真宗怎么会找到刘娥呢?宋真宗之前对蜀女(也就是四川女人)有很好的印象,于是派手下去找一个聪明能干的四川女人。恰好刘娥的前夫龚美作为银匠打造银器,让他与当时还是皇子的宋真宗手下有了接触,于是当宋真宗派手下人去为他找一个蜀女时,手下人很快发现了刘娥。

宋真宗一开始将刘娥作为一个普通歌女对待,如果刘娥没有特点和才华的话,那么她极有可能会像成千上万的达官贵人家里做歌伎的女子一样,年老色衰之后被弃如敝屣。刘娥很聪慧,又因为她从小就生活在社会底层,走江湖卖艺,对人情世故的揣摩非常透彻,所以入府之后很快就抓住了宋真宗的心。

宋真宗做了太子后,宋太宗想让他把刘娥赶走。但是他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悄悄地把刘娥送出去,私下里两个人继续相见。宋真宗登基做了皇帝之后,把刘娥接到皇宫里,正式成为自己的妃嫔。

入宫之后,刘娥抓住了有限的机会,一方面,继续巩固宋真宗的宠幸,另一方面,很巧妙地讨好当时的皇后,还在宫中发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另一个后妃杨美人结成好友,获得了支持。

后来,宋真宗的皇后去世,皇后的位置空了出来,而且宋真宗还没有皇位继承人,这给刘娥提供了一个上位的好机会。但是此时有一些摆在刘娥面前很难解决的问题。第一,刘娥的出身太差。虽然说北宋朝廷不太重视出身,但是要想成为皇后,像她这种卑贱的出身还是难以越过人的心理障碍。第二,刘娥没有孩子。如果一旦后宫里其他女人生下孩子,那么刘娥能否成功上位,还是很难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刘娥采用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在后宫默默支持宋真宗。而宋真宗因为没有皇子来继承皇位,于是大搞东封西祀。

如何解决皇子的问题呢?第一,刘娥找宋真宗帮忙伪造出身,将自己的祖上三代都说成是武将。第二,就是“借腹生子”,让刘娥的侍儿给宋真宗生下儿子,刘娥再把孩子抱过来抚养,这就是传说中“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刘娥没有娘家支持,她就在征得宋真宗同意的情况下,将她的前夫龚美变成哥哥,也算多了一个娘家人。

经过上述一系列铺垫,宋真宗开始为刘娥上位进行努力。朝臣中有些人看到宋真宗的意图,也有意想巴结,经过君臣努力,刘娥成为皇后,为她后来当太后奠定了人生基础。

张向荣(文学博士,文史作者):刘娥这样一个女性,有两点让我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是她的地位,从平民跃为皇后。第二,她是一个有过婚姻经历的人。皇后有过婚姻经历,对于冲破今人对古代女性的刻板印象是有帮助的,因为这个现象不是孤证。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汉武帝,母亲是王皇后。王皇后当年也是在民间结婚并且生了一个女儿,才被送到当时的太子、日后的汉景帝宫里,备受宠爱,最后成为皇后,生下的儿子就是著名的汉武大帝。

IMG_4602.PNG
影视剧中的王皇后。来源/电视剧《美人心计》截图

所以,在理学兴起之前,有过婚姻的女性仍然可以进入宫廷并且成为一国之母。理学兴起之后,也就是南宋之后,对于女性的禁锢才越来越强。

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故事增加对古代女性的认识,从而深化我们对女性主义的认识。另一方面,它其实还没能改变古代女性普遍受压迫的现实。

我特别好奇,刘娥把前夫变成外戚,当时北宋的朝廷里面有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呢?

刘云军:刘娥把他的前夫变成兄长的时间应该比较早,而且,在当时并没有什么人反对。一方面对大臣来说,这属于皇帝私事,不好意思插嘴;第二,宋真宗知道这件事情,而且没有反对。起初我对此也有点吃惊,但是,史实就是这样,而且宋真宗对龚美(后来改名叫刘美)还特别信任。所以,这也反映了北宋初年社会的心态还是比较开放的。

“谶纬之学”背后的真相

02


有人认为,真宗时代的天书封禅,其实是与中国传统的谶纬之学有非常大的关系。所谓“谶纬”就是“天降祥瑞”。张向荣老师研究王莽的书《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中主要写王莽如何通过制造天降祥瑞来篡位。那么真宗制造祥瑞和王莽有何不同?究竟什么是谶纬?它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

张向荣:关于古代,比如汉代跟宋代,在制造祥瑞这方面有一些不同。当然,它的涉及面比较广,我们可以围绕信还是不信这个问题展开。

所谓灾异、祥瑞,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自然现象,比如地震、日食、月食,包括星座这样的意象,所以在两汉,因为当时的科学条件有限,大部分人是相信的。

但是,谶纬有一点特别。因为谶纬的起源非常早,我们知道秦始皇时期就有类似人为造作的说法。虽然是人为造作的,在两汉那种比较浓厚的神鬼氛围下,人们仍然是相信的。但是谶纬大规模被利用,特别是被政治利用,应该是在西汉中后期,到了王莽时代达到相当高的程度,随后在东汉达到顶峰,也支配了魏晋时代的禅让。但是到了隋唐,逐渐地被官方禁止。

为什么古人对于这样的天象,或者人为造作的谶纬会有这么大的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儒学的发展。

进入帝制时代,儒学确实是在不断地改变姿态。一方面希望能延续先秦儒家的追求,同时也要迎合或者适应帝制时代的新情况。所以,西汉时,儒家逐渐会跟灾异、谶纬等相关的东西找到结合点,并且发展出比较新鲜的理论,这就构成了两汉对于灾异、谶纬现象的认可,但后来的朝代又逐渐地往政治边缘退去。帝王们很清楚,它对自己的统治是一把双刃剑,不管理好,就很有可能搞出一些问题来。

北京大学曾有一位老师在他的著作里研究唐代的天文学发展情况,证明唐代官方的天文学家已经能够预测日食和月食的发生,说明当时的科技条件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但是,日食和月食仍是古代重要的政治现象,甚至直到清朝,比如说康熙,如果发生了日食或月食,朝廷仍然不能等闲视之。所以,信与不信的问题脱离了科学的语境,跟古代的政治密切相关。

我们拿这样一个对自然科学、自然现象的信与不信来反观宋真宗当时对封禅的信任,因为封禅不只是封禅本身,它跟天地相通,或者说是上天昭示自己合法性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宋真宗朝的封禅,虽说可能当时的人们不像汉朝人那么相信,但是出于政治目的也不得不利用它。

刘云军:宋真宗搞东封西祀,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原因,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昭示天命所在。我们知道,北宋的北面是辽,宋、辽一直是并立的,而且,宋和辽在作战时也处于下风。也就是说,宋真宗希望通过天书封禅来证明我虽然军事上不如你,但我是天命所在。当然,他在举行天书、东封西祀的时候,也征求过大臣的意见。他有一次去问一位老儒“河图洛书”是什么?结果老儒脱口而出说“圣人神道设教”。很明显,对于古人认为很神秘的东西,在当时人心中已经认为是骗人的。但因为政治需要,所以宋真宗就伪造了天书、祥瑞,最后达到政治目的。

宋代可能是中国古代一个慢慢走向理性的朝代,没有那么多的迷信色彩。

不容忽视的外戚参政现象

03


不论从宋代来说,还是从整个历史来说,怎么看待中国历史?怎样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女主和外戚?女性与男性作为统治者的不同,对国家发展上有哪些利弊?

刘云军:传统上我们对历史上的女主和外戚持负面评价,因为古代政治一般都是让女性走开。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否认,中国古代有无数次出现女主垂帘听政,甚至还有武则天改朝换代,外戚参与朝政甚至专权也比比皆是。也就是说,女主和外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也无法忽视的现象。

首先,这个现象的出现是传统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必然,因为皇位是皇帝自己的。幼主登基,不能独自行使皇帝职权,需要一个代理人来帮助他。按照皇帝的正常心理,要么托孤,典型的像刘备白帝城托孤给自己信任的辅政大臣。但我们知道,托孤建立在辅政大臣完全忠心耿耿的基础上,万一他心怀二心,那么难免会出现改朝换代的局面。辅政大臣如果不可信,就找宗室。但这些人理论上是皇帝的同宗,也有当皇帝的可能性。一旦权力大了,滋生野心,难免威胁皇位。

在这种情况下,女主应该靠谱。第一,小皇帝是皇后的儿子,母亲肯定从天性上要保护儿子。第二,在中国传统政治里,很少有女性做皇帝,所以说她听政是暂时的,不可能走到前台。但可能有很多人也会突破界限,像武则天。对女主来说,因为不能走到前台,而小皇帝要处理国家政务,除了要依靠他其实并不太熟悉的前朝大臣之外,一般情况下要重用外戚。

宋人一般津津乐道于两宋320年没有出现过女主干政,也没有出现外戚专权。其实,两宋有很多太后临朝,外戚也频繁掌权,只不过和汉唐相比收敛了很多,因为宋朝的士大夫政治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女主和外戚的权力。

客观上讲,宋代的女主在皇位更迭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保证了皇位的正常更迭。

张向荣:通过比较就能感觉到,同样的现象在不同的朝代有很多细腻的不同。用互联网的话来说,它的颗粒度很不一样。

外戚政治是在帝制之后出现的,它是维系在皇权统治上的。秦有没有外戚,还有不同的说法。两汉首次出现外戚政治,就此我想简单谈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吕后的外戚政治比较特殊,不可复制。刘邦是汉帝国肇始者,吕后更像是其合伙人。吕后跟当时功臣集团的冲突、吕氏家族被诛灭,以及吕后的亲生儿子汉惠帝刘盈这一支嫡系二世而亡。

IMG_4603.JPG
影视剧中的吕后。来源/电视剧《大风歌》截图

第二种情况,西汉非常典型地反映出外戚是皇权的派生物。在西汉有句话相当重要,叫作“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也就是说,如果一位皇子最后当了皇帝,那么他的母亲无论出身多么低微,也会当皇后;同样,皇后的儿子,一定也是之后的皇帝。反映在政治上,外戚政治属于西汉皇朝官方既定的制度设计。比较典型的是汉武帝时期,他非常重用外戚,像我们熟悉的卫青、霍去病,包括后来的霍光。所以在西汉的中后期,皇太后或者皇后(主要是皇太后)家族里的男性往往会出任大司马来辅佐皇帝。

第三种情况,外戚篡政,或者说外戚扰乱朝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汉。外戚和宦官交替辅政是我们对东汉的基本认知。刘秀中兴的汉朝,之所以能那么快地完成统一,之所以能顺利战胜其他竞争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向当时的豪族、军阀进行了权力让渡。这样一来,东汉的皇后和外戚永远是这几个家族的成员,一个是刘秀自己的两个皇后,郭皇后和阴皇后,再有就是与郭皇后和阴皇后有着密切关系的——她们相互联姻——比如马氏、窦氏、邓氏、梁氏。这六大家族,基本上在汉桓帝之前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机制,有点类似于寡头制。后来出了一个极其凶残的外戚梁冀,汉桓帝将他铲除之后,这个格局也就终止了。

总的来说,外戚政治是附着在皇权之上的。但在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当时会起到良性作用,但也势必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所谓“以史为鉴”,

到底应该“鉴”什么?

04


大众史学读物应该怎么写?历史最主要的是人,那应该怎么去把握人物性格?能够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价值?

刘云军:既然要写大众历史读物,首先要考虑的是读者,是受众,要考虑到大众的阅读兴趣,还有接受能力。比方说,我们写的是中国古代的事情,所以肯定就要注意尽量不要引用大段落的文言文,以免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再比方说,尽可能对古代特定的术语进行简单解释,使之直观、好理解。

关于塑造历史人物,首先,我们所写的不是小说,不是虚构的人物和情节,所以对人物性格的塑造还要从历史中来。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历史资料的记述是什么样子,文本中就应该呈现出什么样子。不能人为地进行改动,那样违背了大众历史写作的原则,走向了虚构写作。

有的读者说大众历史读物读起来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感觉不过瘾。其实,历史原本就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精彩。比方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政治斗争,很精彩。可我们看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会发现作为当时的政治首脑,他就是按部就班地批阅文件、思考问题,并没有像现在爽剧里的纵横捭阖、指点江山、慷慨激昂。

我们说读这种历史读物要以史为鉴,那么究竟要“鉴”的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我们读历史读物最大的目的,是要看古代真实发生的过去,让我们真正知道在那时发生了什么事情、是怎样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你会发现其实就算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前的人和我们现在的人,很多想法是一样的,也有着一样的情感,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是我们今天用心能够体会到的。所以,他们人生的悲欢离合、成功失败对我们会有启发。

张向荣:这个问题,其实是一直在进行中的问题。

第一,我们所说的这一类大众史学,现在比较流行的术语叫作“历史非虚构”,应该怎么写?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写法,甚至同一个作者在处理不同的题材时也会有区别。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文本,也就是说所依据的史料、研究成果都是真实的。当然,这个真实不是说绝对正确没有争议。我们所谓的“真实”,就是不虚构。不虚构什么呢?比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如果没有依据,那么你就不能体现在文本里,特别是很重要的信息。这是我们基本的写作前提。

第二,现在的读者越来越进步,很多读者有能力看文言文,也知道通过一些途径去找学者的研究著作来看。为什么我们还要写通俗的文本呢?我们就是想要以读者为本,站在读者的角度。因为读者的时间是有限的,读者的专业能力、专业背景与读物可能未必非常契合。例如,即使是正史《二十四史》,记载下来的史料也不见得都是对的。再比如《东观汉记》,是当时东汉人写的,但是里面有些不同甚至自相矛盾的内容。那么谁来辨析呢?当然是后代,包括古代、当代的学者。我们写作的意义在哪里呢?因为长期关注这个领域,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投在这上面,所以我们可能看到的东西比大众读者稍微多了一点。那么,我们可能就会把史料里面的争议、矛盾或者错误尽可能处理干净。

再有,当代的学术成果日新月异,这些研究成果有一些可能还在争议当中,有一些可能已经成为定论,还有一些可能还没有成为定论但它非常有趣。如果契合的话,我们也把它放到写作里去,让大众读者能够知道,现在这个问题都已经研究到这个程度了,现在大家在讨论这样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去丰富、深化、补充过去在通识课上所学到的知识或者留下的印象。特别是作为写作核心的人。大家都很喜欢看历史剧、历史小说,知道人物是有成长的。对于史书撰写者来说,可能认为几句话就把人物的性格勾勒出来了,但是看史料的人有时就会抓狂。对于写作者来说,既不能虚构,又想把它写得比较精彩,确实比较难。但是,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有多少史料就得说几分话。

关于对读者的启迪,或者说“以史为鉴”的问题。如果有启迪,我觉得最大的启迪,就是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如果愿意的话,可以通过阅读文本,开拓一个更宽敞、甚至以前不知道的领域或研究,自己再去找一些著作、论文来看,那么他也会变成专家。至于“以史为鉴”能“鉴”什么,这可能就不是写作者能够回答的问题了,要看读者的人生经历、阅历,根据他对所处时代的观感来做出判断,可能他对作者在书中的呈现不够满意,但能够让读者觉得琢磨了点儿事就很好。

IMG_4604.PNG
《隐秘的女皇 : 北宋刘娥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作者:刘云军
天喜文化·天地出版社2022-7


IMG_4523.PNG END
作者 | 刘云军 张向荣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9-27 06:28 PM , Processed in 0.0376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