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70年代的胡桂香,经历了“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的计划生育时代,父母曾因妹妹的出生被罚。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期间,深耕妇女史与性别史的胡桂香发现,关于生育政策的研究很多,但以女性为主体的研究相对缺失。“女性是生育政策变迁中受到最直接影响的人。”于是,她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她们。
2008年,胡桂香深入湖南西村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田野调查,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80年代末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当地育龄女性的影响,并完成《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一书。
2021年5月31日,三孩政策发布后,胡桂香关注到许多观点与声音聚焦政策、措施及其在城市的推行,但鲜少投向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
胡桂香又一次深入西村,待了一个多月,采访了60后到90后等不同年龄段的三十位女性,试图探寻三孩政策的实施会如何影响农村女性的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夫妻关系等。2022年年初,她发表研究论文《生抑或不生:“三孩”政策对农村妇女的影响研究——基于湖南西村的田野调查》。
西村是胡桂香丈夫的老家,位于湖南沅江市北部。1990年代,打工潮的兴起让许多农村劳动力选择去城市打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超过3.75亿,其中仅31.2%实现了举家迁移。
胡桂香在研究论文中提及:“近80%的外出农民工与家庭成员处于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这种分离状态尤其在孩子出生前后加剧。”
留守妇女与儿童的大量出现是当下许多农村的困境,也是西村的困境。很多西村年轻夫妻一起外出打工,但女性因怀孕生育又回到西村。在城市中,她们没有稳定的住房,没有带薪产假与生育保险,也没有人照顾,回来之后,往往也很难再出去。
胡桂香发现,西村大部分育龄女性都曾有留守经历,最长的曾留守8年,绝大部分女性的留守是由于生育造成的。
“西村可以视为中国农村的小小缩影,所有生育政策都会在这个村里上演,也会在每一个家庭中上演。”胡桂香说。
为了融入西村的女性,胡桂香采取参与式观察,和访谈对象一起种西瓜苗,摘葡萄,打牌,逛街。最初,她提出访谈请求的时候,村里的女性不理解这个陌生人的想法:生孩子这件事有什么好问的?胡桂香便和她们分享自己的经历,生育的过程,避孕的知识等等,慢慢打开了她们的心扉。
“每个年代的政策不一样,女性所面临的境况也不一样,我希望女性的声音被传递出来,目前从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出发,谈论三孩政策的比较少。我们都是女性,我们都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也应该有更多人知道我们的经历。”这是胡桂香的初衷。
以下是对胡桂香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