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婉晴 周娜
出品|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
6月24号出成绩前,彻夜失眠,一停下来脑子里的声音全都是“成绩 成绩 成绩”。查成绩的时候,没有预想的卡顿,很快就查询到了,495,高出本科线10分。此刻的第一感觉只剩下:我要睡觉。因为成绩尴尬,只能在志愿填报花心思,头已经快炸了。现在只想奉劝每一个要高考的学生,好好学习!高分数,多选择,它不香吗!上周五,「在人间」发布了一个关于“高考故事”的问卷,我们在后台收到了200多份、近8万字的回复。投递自全国各地,从1977年至今、漫漫46年的高考故事,徐徐展开。故事里有开分后的惊喜或错愕、也有填报志愿的满意或遗憾、还有许多的峰回路转……200多位考生的故事,无论悲喜,最后都指向了高考结束后更加漫长而广阔的生活。借用2013年一位江西考生的话来概括:“其实高考不能真正改变一生,但是可以作为切入点去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的学习以及保持对世界的热爱才是能够好好生活的源动力。”今年全国有1193万考生报名高考,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报考人数最多的一年。“高考之后,没有一条路是标准答案了。”祝所有考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以下13106字来自45位考生/家属,有点长,值得看,这是他们亲自走过的路、标记出的坑。)
2013年高考,已经过去快10年了。当时提供网络、电话和短信,三个查分通道,我以为23号凌晨就可以查到分数,折腾到1点一直没查到,就睡了。后来我弟说我半夜两点都在说梦话,问他成绩。我记得第二天早上是分数线先出来,8点05分左右收到短信,过了二本线,分数和我估的差不多。我家在江西偏远农村,村子里重男轻女,女孩子不用读太多书的观念根深蒂固。我是我们家几辈里唯一一个念书的女孩子。我记得高三过年,我堂妹结婚了,我4个姑姑都让我不要念书了,让我出去打工然后早早结婚。其实我从小成绩就不错,但是他们觉得我堂妹的生活才是更好的。那个寒假,我大年初四就回学校学习了,高考虽然发挥一般,但成为了家族里唯一上大学的人。大学学了英语专业,毕业之后工作攒了几万块出国打工度假,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也获得了面对困难的信念。目前在二线城市工作,月薪两万多,计划明年去欧洲学习生活一年。我觉得没有高考,我就不会有现在的生活,不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会有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其实高考不能真正改变一生,但是可以作为切入点去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的学习以及保持对世界的热爱才是能够好好生活的源动力。
@夏嘎
2006年文科,在网吧查的分数,613。跟预期差不多,和家里人报了信儿,就安心坐下来玩游戏了。等我从网吧出来,路上遇见熟人,告诉我考了全县第一名。县城很小,喜讯很快传开了,于是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暑假。高考给了我最大的底气,给了我很大的选择空间。
3/45
@平常心
坐标:四川乐山
2021年,艺体生,400分整,从一调的223分,五个月的时间冲到400分,我很满意了。在微信订阅了公众号自动发的通知,看到分数直接泪奔了。当时是晚上9点44分,感觉呈现在我面前的不是月亮,是我光明的前途。
■ 出分数当天晚上就定了去拉萨的火车票,犒劳自己的礼物就是在火车上看可可西里的日出。2021年考了656,虽然家人觉得比平时低,但自己很满意,因为对我来说高考只是离开既有的环境、去往更远的地方的手段。我在衡水模式的高中,面临校园霸凌、躯体化和原生家庭等等问题时,一直鼓励自己好好考,"硬着头皮活下去"。当时想的是拿高考成绩出境读,虽然最后没有实现,但也考去了某985,见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刚上大一的时候,在去拿快递的路上我看到北京秋日的夕阳,突然觉得有些感伤:我没有完整地实现我的梦想,却找到了相对的自由。
5/45
@霍华德
坐标:北京
2012年高考,整整10年了,600分。零点放分前,我在房间里睡着了,是我妈和我姐两个人熬到12点,查到分之后闯进我房间摇醒我。我对分数特别满意,但填报志愿时,作为一个河北的农村考生,平时除了做题还是做题,没有太多对外界的认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自主招生,然后选了这个学校的优势专业。高考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不是高考,我估计会在某个高速上和我的堂哥、姐夫一样开着大货车。我是我们家唯一一个读了硕士的第三代,走了所有人都没走过的一条路。我现在28岁,还没结婚,一个人在北京生活工作,每天很忙,压力很大,我很满足。
6/45
@小龙
坐标:北京
我是2007年在辽宁省高考的,652分+10分。当时查分的时候晚上天刚刚擦黑,大概7点多的样子。当年还是打电话查分,全家人围在电话前掐着时间打电话,过了10多分钟才打通。我们县教育资源非常落后,10年没有出过清北学子。得知这个分数的时候,按理来说应该特别激动,但我内心更多的是轻松。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我性子内敛,在后来的一段日子,喜悦的情感才逐渐慢慢释放。我父母是乡镇初中老师,从小就给我埋下了清北的种子。高一入学第一天,我就把清北历年分数线取最高值,然后细分到各个学科,写在了我的本子的最后一页。到了高二,因为成绩不理想,我甚至跟我妈哭着说要退学。后来遇到了我高三的班主任,他是那种处事不惊的慢性子,不停地用各种方式开导我,让我能更加平静的看待自己的付出和结果。我重新翻开了高一写下的目标分数,每次考试都和这个目标去对比,不足的地方找到失分点,想尽各种办法去练习。
7/45
@杨小样
坐标:北京
高考是2009年,文科,524分,比三诊模考整整低了100分,属于严重失误。当年家里还是一台老式台式机,输入密码后还转了好几秒才出来成绩。看到分数后,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呆坐了一会儿,和爸妈平静地汇报了分数,默默回到房间,躺到床上,就这么一直呆着。不过好在,大学期间认识了现在的先生,我们一起从地方考到北京,在同一学校同一个班读研,实现了我们曲线救国的梦想。相恋8年后,我们结婚,在北京安家,他继续读博,我工作顺利,也成为学弟学妹眼中的一对神仙眷侣。经历高考的你们辛苦了!无论考分如何,都祝你前程似锦!
8/45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难过。我考了12次的年级第1,2017年高考考了720分(转换分,原始分500-600),属于我高中最差的一次,最后去了一所末流985读新闻。如今回忆起来最难过的不是分数,而是父母的态度。知晓成绩后不是第一时间安慰我难过的情绪,而是“考了这么多次第一最后也就这样”。也许他们已经忘记了这句话,但五年过去了我仍旧记得。高考,让我这样一个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发现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我不知道这样好还是不好,因为也会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出生就存在,且无法跨越的,高考只是小小的台阶。
9/45
2018年,重庆文科考生,我那年文科一本线524 ,之前成绩都挺好的,对重本好像早就胜券在握,没想到一查522……高中三年唯一一次没上重本线竟然是高考,当场就哭了。但现在觉得我的大学四年很愉快,以前高中的时候觉得高考大于天,现在回过头来看就觉得高考不过是我们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时刻。因为高考来到了现在这个学校,现在这个专业,我还是觉得很幸福的。
10/45
出分的晚上,班级群还有好友圈里逐渐热闹起来,看到大家晒出的成绩,我终于鼓起勇气点进了查分页面。当时我又舒了口气,又充满了失落。看到平时没有我成绩好的同学都考了630+、640+,说实话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我同桌说:“我觉得你能考更高的。”可是事已至此,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了。后面就是忙着填报志愿了。我们当时可以填四个志愿,我都是对比往年分数线小心翼翼填报的。最后录到了第三志愿,第一志愿差2分,第二志愿差1分。记得一天晚上,和妈妈哭着发信息说,“你不是我,你不懂我心里有多么不甘。”
■ 高考前两天去吃米粉,和朋友吃到了双黄蛋。我们把这视为好运的象征。时至今日,我还是会想,如果当时多做对两道文综选择题,如果报志愿时勇敢报上那个学校,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可人生就是这样,总有些不甘和错过。无论怎样,“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向前看,向上走,不要停。跨过一山还有更多山。远方很远,确定好目标就走下去吧。
我高考是10年前的4天后出的成绩,634分,每一科分数,甚至于英语数学理综的失分点,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高考算是我人生第一个滑铁卢。拿到成绩的瞬间是懵掉的,因为我估分估得太清楚了,这成绩一定不对。懵了一阵子我就想起来了,理综化学的选修没涂卡,全部没分。至于报考专业,那更是雪上加霜的挫折。受限于当年报考政策,只能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我为了稚嫩的爱情,排除众议、毅然决然了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农机专业(恩师甚至专门打了一个长长的电话奉劝我打消这个念头)。果不其然,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落榜了。学校没了,爱情跟着也没了。
这是大四时在宿舍楼露台拍的。我曾经很不喜欢这个学校,像不喜欢我自己一样。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合上书走出宿舍,走到露台上,睁开眼看到了广阔的蓝天。那一瞬间我知道我和自己和解了。只有努力这件事,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歧视一本、二本、985、211。
人生是场漫长的马拉松,不要当做终点是高考的50米赛。
12/45
@蜗蜗
2001年,江西,估分580,我是稳定型选手,没有超常发挥过,也很少失常。那年北京申奥成功,去北京,成了我们那个十八线小城学子的信仰,我也求稳,和好朋友一起填了对外经贸大学的英语专业。分数出来,好友588踩线上,我587落榜了。复读在当地彼时不流行,能走都走。突然,接到通知,武汉的一所985把我档案提走了,全家大喜,专业不再挑拣。冥冥中,觉得是外公在天保佑,48年后,我与亲爱的外公成了校友。山丘已越过,笑与泪充分释放吧,然后,翻开目标册,写下下一个或远或近的小目标。星程赶路,总有到达的那天。
(据报道,全国范围内平均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高分低录。在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农村学生会比城市学生录取到平均质量更低的学校、就业前景更差的专业。)
13/45
@王工
坐标:武汉
当时一群人去班主任家问填报什么学校,老师说了一个学校,我就填报了。然后看到环境工程这个名字,虽然不知道是学什么,就填报了,最后录取了……家里没有读大学的亲戚,填报真的很随意,没想到,这就是人生。
■ 高考后,外公、外婆、妈妈和表妹来到学校,我们一起合影。
从小是个被动式学习、没有探究精神的人。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因为同学的一句话:你又不读文科(觉得男生就应该读理科),就稀里糊涂读了理科。高中也经历一样的高压式填鸭教育。高考考完,依旧没有认真考虑自己适合什么,专业选择毫无概念,随便填了自动化专业。上了大学开始摆烂——之前完全没了解过所有的专业课,需要动手的,不会、也不愿意去做,实验课全是混的。到了大三,逃避就业,稀里糊涂考研,初试考上了,复试因为疫情原因,侥幸混过。结果现在研二,课题砸在手上,没什么进展,感觉不如本科生。师兄毕业都是去互联网大厂工作,而我毕业都困难。不管考多少,自己要好好分析自己适合干什么职业,多上网查一下,什么专业上什么课,需要什么能力,不感兴趣的事情勉强不来的。
15/45
@肉桂
坐标:现居北京的辽宁考生
2014年,580分,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分数和我听到的那个瞬间。记得当时父亲放下电话告诉我,我先是不敢相信,接着狂喜到流泪、大喊、在床上翻滚,妈妈又哭又笑地和我抱成一团,宛如范进中举。报专业时我和父母也有争执,按照父母的意愿填了4个,唯一一个自己坚持的新闻专业,正正好被录取。不禁感慨,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庆幸我的坚持,我的专业即是我心之所向,是我的理想花火为之不熄闪烁的前方。它影响着我对世界的认知,让我坚定的选择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选择了对新闻真实与自由那些微弱但依旧理想化的追求。这是我此生最不后悔的选择。想把胡适先生在《大学的生活——学生选择科系的标准》中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只管我自己,别人不要管他。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会大的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下课了!”
16/45
@尕藏索南
坐标:上海
志愿填报有遗憾,因为本人是HIV携带者,所以专业方面比较受限。
■ 高考后和红丝带的志愿者一起庆祝。
高考只是个交通工具,如果你要去罗马,不管是飞机,轮船,还是汽车都能去,只是快慢的问题。有时候,快也不一定好,比如乘坐飞机去会丢失沿途的风景,有时候目的地是次要的,沿途的风景才是路途的意义。
17/45
@小耐
坐标:吉林通化
我高中前两年成绩常年在年级倒数几十,高二升高三的暑假,突然觉得自己不能再混下去了,开始认真学习,最后的三模中我终于从文科班倒数变成了前四十。查分数那天等到1点多依然查不到,于是放弃等待去睡觉。凌晨4点多,迷迷糊糊听到我爸来叫醒我,告诉我考了480+,我以为是做梦,第二天醒来才知道是真的。填报志愿也没多纠结,我从高一就很明确大学要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最后读了自己很喜欢的汉语言,认识了几位毕业多年也还时常联系的挚友,也有几位很好的专业课老师对我的人生和三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没有遗憾,也没有后悔。在工作后觉得,高考对我这种平庸的人来说真的只是人生中一个很平缓的转折点。我在高考还没开始时,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既不可能考到985实现阶级跨越,也不会滑落到专科学校,无论考480还是500,我都会去一所普通本科,毕业后回老家考体制内,安稳度日。高三教室的监控摄像头,班主任经常用它偷偷观察我们有没有看小说、玩手机和听mp3。前几天回学校,发现现在都换成更隐蔽也更轻便的小型监控了,据说清晰度也蹭蹭上涨。这种开启时,会笨拙地左右摇摆的监控摄像头已经消失在岁月里了。有条件的话趁着这个超长的假期好好旅游,千万不要为体验生活而打工,以后毕业了有几十年的工要打。
18/45
@老毕
坐标:原籍丹东,目前在沈阳
非典那年的辽宁考生,当时带着温度计和口罩进的考场。我们是第一届大综合考九科,也是第一届高考提前到6月。估分是525,实际查分是527。因为家里没出过大学生也不懂报专业,就通过亲戚找到了高中的副校长。校长听说我要报计算机后,就说以后只能做个打字员,彻底灭了我的念头。然后莫名其妙报了沈阳工业大学的文法学院的第一届广告学专业。只能说,命运就是一条线,自己的选择就像这棵树上的枝干,怎么长也都是自己的一念之间,但是大方向想必是没错的吧。
19/45
@辣小鸭
坐标:湖南
我是2019年的高考生,文科,分数619。出成绩那天晚上,我刚好把手机落在了打工的地方,我慢慢悠悠回家,中途还和路上遇见的熟人一起去喝了杯奶茶。于是在这个重要的日子,我没按时回家,还失联了。打开家门的瞬间,爸爸妈妈和奶奶三个人刷一下站起来迎接我......最后是在餐桌上查到成绩的,我说“查出来了”的瞬间,大家都停住了,看到“619”的那一刻,好像什么东西终于落地了,哇地大哭了起来。之后填志愿也是巧合,以前学校办过一次讲座,有个学长分享经验谈到了“提前批”。我们是小地方,大家信息渠道少,都以为只能填本科一批,我当时就刚好记下了学长随口提的这个东西,最后成功考上一所本科一批最低分数比我高的211大学。高考把我拉出了原来的世界,然后重塑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没有高考,我可能永远不会离开这个小县城。
20/45
@致电好运
坐标:济南
2021年考生,山东卷635分。一直想要去人大学法的,平时考试成绩也没什么问题,但政治考完就觉得考砸了,出成绩的那几天,之前从未失眠的自己,夜夜辗转反侧到凌晨四点。查分以后,果然,平时考90都算失常的政治都竟然才考了79分。所在的分数段几乎没有我可以上的法学院校。后来干脆心灰意冷,在家长安排下报了志愿,来到北京某211学看似前景无量的经管专业。所有人都觉得经管是大热门,一年下来自己真的很无感,但木已成舟已经没有任何办法。
■ 高考那年的除夕,一位好朋友发给我的话。
如果没有考好,不必强迫自己释怀,不必给自己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鸡汤,如果无法释怀,那就把它作为一份力量继续向前吧,人的生命会越走越宽阔的!
21/45
@Amei
坐标:北京
我是2014年参加的高考,湖北考生,644分,全省900多名。可惜那一道理综选择题的差距,遗憾错过了自己的理想学校浙江大学。报志愿时选择了省内高校当时最热门的专业,主要是不想浪费自己的分数,现在想想有些幼稚,但是十七八岁时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高考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是高考让我走出了小城、来到了首都。很庆幸虽然家境普通,但是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享受到了当时所处环境下最好的教育。
22/45
@xx
坐标:海外
我是2018届的文科生,高考正常发挥超出了一本线50多分。但在报志愿的时候出现了失误,导致我只能去一个从没有考虑过的学校,我记得录取确认的那天我一直躺在床上看老友记,很失落。后来家里人商量之后觉得我英语不错就申请了国外的本科。我觉得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要出国。我的大学生活因为疫情有些坎坷,明年才能本科毕业,有时候也会想象如果当时留在国内会怎么样。今年我的高中同学大多数已经大学毕业了,看见他们在朋友圈里发的毕业照片,说没有遗憾是假的,但总的来说我并不后悔这个选择。
23/45
@错错
18年,考了660分,用自己家电脑查的,查到分数的时候比较满意,看到排名就跌入谷底了。因为有想去的城市,打电话问了那座城市的985,说录取可能性很大,于是第一志愿就填写了那个学校。只是我对学的专业实在不感兴趣,又错过了可以转专业的最好时机,阴差阳错走到了现在。总是会想,如果再有一次高考我会怎么做呢。如果我不是在河北高考就好了。如果当初好好填志愿就好了。如果真的有如果就好了。
24/45
@Justin
坐标:多伦多
2002年高考,考后预估大概600。我妈后来给班主任打电话问的,605分,是我高中的最高分。当时想去浙江大学,离录取线差30分。父母不希望跑太远,最后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其实当时一点都不了解,属于歪打正着。对专业也不了解,大概选了生物类,最后调剂化学工程与工艺。现在回头看,那时候对于大学、专业方向,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没有很好的认知,也是因为信息的缺乏,很多选择现在看起来都像是赌博。高考对于我后来的生活有重大影响,985还是被社会认可的,之后的求学跟求职都更顺遂一点,但工作几年后基本上也就看社会经验跟能力了。
25/45
@不舍昼夜
坐标:上海
2019年,浙江省,656分,全省排名7592名。短信在2019年6月22日傍晚7点发到了我爸的手机上。我清晰地记得这些数字,甚至连我的各科分数都倒背如流。我爸是家里唯一一个大学生,对我报考志愿非常上心。他在我考前就按照我往常校内模拟测试的成绩拉了一个excel,并且把我可以选的、可能喜欢的、或者是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全部按降序排列。那张表格上至清华,下至双非一本。浙江省志愿填报能报80个,我排除了自己不想去的学校、不想读的专业,最后把80个全部填满了。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我阴差阳错进入了一个填错了的专业。学校是声名在外的强势政法院校,但它是双非一本,它的保研率低得出奇。现在想来还是后悔没能去985,这样就不会在大三因为保不了研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