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瑞,1965年5月3日出生,在家排行老二。明明家境优渥、看起来什么都不缺的她,成长阶段却一直觉得自己一无所有。
回过头看,她口中那漫长的几十年的自卑自怨自艾,自是有形成原因。
一是“重男轻女”的底色无法更改。她的出生像是在宣告父母生子希望的又一次落空。
四十好几才成家的曲父,本来传宗接代压力就大,盼着二胎是个儿子,结果又来了个女孩,颜值还跟老大相去甚远,再加上事业波折,难免怨气丛生。小朋友总是能很敏感地察觉,她到底被不被家族欢迎。
▲ 出自曲老师社交平台内容。
四年后,父母如愿生了儿子……她更成为了那个“夹芯板”。
上面有更漂亮的姐姐,下面有听话懂事的妹妹,更别提还有个被视为传承香火的弟弟了,曲老师常自嘲她是那个最丑、最不得宠的小孩,所以从小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但只是静静记在心头,不发一语。
二是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无法避免的互相竞争较劲。
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父母的偏心客观存在。时至今时今日,曲老师已经年过半百了,依旧会认为母亲更疼姐姐弟弟妹妹,而不是她。
鉴于弟弟是男孩,众星捧月,妹妹是老幺,年龄相差甚远,只大她一岁的姐姐就很容易变成了假想敌,当然更多时候是父母在教育上的错误引导,让她事事都想跟姐姐一争高下。
▲ 姐姐有的,她都要一模一样的,有时候甚至会故意跟姐姐抢玩具、抢衣服。细看这钢琴,可是六十年代的雅马哈!
在她的描述里,姐姐太优秀了,像是仙女下凡,而她呢,长相不如,成绩功课也不如。
▲ 其实翻看小时候的合照,在我们外人眼里,姐妹俩真的没什么差别……两张图里曲家瑞都是左边的那个。
长大后,姐姐轻而易举就考取了耶鲁,而她明明都拿到了耶鲁艺术学院的奖学金,最后竟然还是失之交臂。
▲ 就算很多很多年以后,早已功成名就,成为了无数人的心中偶像,曲老师提起当年硕士未被耶鲁录取之事,依旧情不自禁在演讲台上痛哭流涕。可见,青少年时期深埋在心底的痛苦和不甘,真的会在冥冥中影响一生。
▲ 也是很多很多年后,她才想明白,姐姐远比她以为的要爱她,并且以她为荣。
三要归结于父亲教育方式的严苛,整个家庭环境的严肃压抑。
▲ 她怕父亲,她也爱他,在父亲去世后,每每提到他,她都会哭。
传统中国式的家长都大同小异,内敛、从不轻易表达情绪,他们在外头呼风唤雨,回到家后却只是板着张脸沉默寡语。
曲家瑞心底的父亲一直都是这样,沉闷、严苛、古板,用她不喜欢的方式管教着她。这样的管教里还带着陈旧思想的打压,更像是父母对子女的一种PUA…
每一句“嫌她不如人”的谴责、“喊她少说话”的教导,或许从父亲的角度出发,是要她收敛锋芒,但对青少年时期的女儿来讲,是扎心的,痛苦的,是让她陷入无端自我怀疑,丧失自信的根源。
所以她叛逆,想要反抗,想要证明。
▲ 撒谎、偷钱,更像是一种吸引父母注意力的方式。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想着要逃跑,逃离这个家,不管是读书还是嫁人,反正躲得越远越好。
但人生就是很奇妙……最后一直贴近陪在父母身边,跟父母同住的,也是她。
其实父亲当然是爱她的。
▲ 比如她小时候学钢琴,被老师夸赞是天才,父亲便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才能培养她,只是最后顾虑太年幼不舍得送去维也纳而作了罢。
▲ 长大后一直以为父亲看不上她的绘画,不屑于她走这一行,直到父亲离世后,才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他把她童年时的随手涂鸦悉心珍藏。
只怪太年轻,总会认为父母的爱理所当然,会贪得无厌地索取,也会蛮横无理地任性。待父母年迈时,再回头看,作为子女,有太多的不舍和遗憾。
▲ 2012年父亲去世几个月后,曲老师回到节目上,禁不住声泪俱下。
翻看曲老师的履历:
▲ 出自实践大学官网。
真的是在台北绝佳黄金地段长大的小孩。
▲ 从小就读的复兴私立学校就在她们家步行一分钟的范围内,有幼儿园、小学、国中、高中部。
如她所说,初中的成绩不够好,父母担心继续这么下去会考不上好大学,高中时便把她送去了美国。
▲ 也因为成绩不够好,就算在初三那年高票当选了美术股长(类似于课代表),还是被老师一句话驳回了…这件事让她伤心了许久。
16岁的她在纽约的寄宿学校The Masters School就读:
刚去的时候,英文差、成绩更差、没有朋友,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抛弃在异国他乡,世界简直一片灰暗。
画画成了她排解情绪的唯一方法。
说来也算幸运,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绘画老师,是一对夫妻,他们对这位亚裔面孔的小女孩格外照顾,也对她展露的绘画天赋不吝夸奖。
▲ 翻看当时的日记,还没成年的曲家瑞用端正的字迹一笔一画地写下,“我想他们两位是第一次喜欢我的老师。”
有时候,老师的一句夸奖真的可以埋下一颗种子,改变一场命运。
从严苛的教育体制下走出来的小女孩,放下了她怯生生看待世界的眼光,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擅长的事,并且每一次尝试都会收获褒奖和鼓励,赞美的力量就此战胜了内心的自卑,她毫不怀疑自己的天赋,并且越战越勇。
高二时,她的作品《吸尘器》被送去了纽约州参赛,得到了高中素描组冠军;高三时,那幅引以为豪的彩色抽象画破例获得了全美高中AP美术素描组的最高分,也为她申请到了Cooper Union。
当然,远在天边的爸妈还是偶尔会想插手她的人生,比如安排她去上曼哈顿音乐学院的预科班主修钢琴,希望可以走大家闺秀路线,去当个钢琴家、演奏家。
而已经找到毕生所爱的她,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言听计从的小女孩,最后终于如愿跟随自己的心意走上了绘画之路。
学艺术是场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过程,而曲家瑞在这个过程里不停地自我寻找,找灵感,找风格,找自己。
在纽约求学的那些年里,她从过去那个不自信的姑娘:
一步步蜕变,变得会打扮,变得有腔调:
▲ 1987年已经开始在哥大读研的曲家瑞,留着帅气的短发。
▲ 跟爸妈一起站在哥大著名的台阶前。
▲ 再到1989年,她留起长发,扎着马尾辫,坐在纽约午后的阳光里小憩。
▲ 1990年的哥大毕业典礼。
研究生毕业之后,一心想着逃离父母的曲家瑞选择留在了纽约。
▲ 用她的话说,想要闯一闯,实现美国梦。
只是现实远比想象残酷。
▲ 很久之后,她用白日梦来形容这七年。
比大多数人幸运,曲爸爸很早之前就在纽约购置了房子、车子,她不用考虑租金或者还贷问题,家里寄来的零用钱也没有上限。
▲ 当然,父母这么做的本意是希望她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不至于被小恩小惠哄骗,显然,事实未能如他们所愿。
但身为艺术家,眼看辛苦拿到的硕士文凭等同白纸,苦心钻研的绘画作品没人赏识也无法养活自己,只能在不断的自我寻找和怀疑里,苦苦挣扎。
▲ 她做过很多杂工,不过大部分时候还得依靠家里的补贴度日。
1995年,曲家瑞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临摹出一幅米开朗基罗《创世纪》里的人物。
▲ 即将迈入30岁的她和自己的作品合影。
也是差不多同时期,她关在家里创作了一本儿童读物,结果被当时的男友署上了他的名字,也没拿到一毛钱版税。
▲ 现在还能找到这本1996年出版的《Milton》。
1997年,爸妈再也无法接受她在美国的放任自流,强烈要求她回来。
老实讲,在纽约漂泊了16年,早已习惯了脱离父母管控、无拘无束的日子,再选择回来,内心深处定是充满挣扎的,生怕又要回到过去暗无天日被打压的岁月。
▲ 曲爸爸催婚、催生,都能把她的个人问题跟社会人口结合在一起谈大道理……
但32岁的曲家瑞,还是回到了熟悉的地方。先是在父亲公司帮忙翻译文件,拿着微薄的薪水浑浑噩噩度日……
之后恰逢实践大学新开设科系(媒体传达设计学系),她有了机会去教书……
这一教,就教到了现在。
▲ 图为2004年,即将迈入40岁的曲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