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简单地说一下赵无极的生平。
他1920年生于北京,2013年病逝于瑞士,活了九十三岁,算是高寿。
他是世家,家族可追溯自宋朝皇族,其父赵汉生是一位银行家,家族字画收藏众多,环境的熏陶加之赵无极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使他很快在绘画方面展露头角。
1935年,赵无极考入杭州艺专学习,是当时学校里年纪最小的学生。在这里,他与朱德群、吴冠中俱是师从留法归来的中国现代水墨林风眠。其后,随着三人先后赴法留学,亦有”留法三剑客“的美誉。
▲赵无极幼时,是超级富二代,自幼受尽宠爱。其祖父赵绍甫为前清秀才,家中书画藏品收藏巨众,殷墟甲骨、米芾等人的字画皆有涉猎。书文造诣同样不在话下,赵无极的名字就是祖父所取,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的典故。
▲左四、五为赵母,赵父;右起三、五为赵无极及妻子谢美兰,谢美兰手中所抱的幼童即为他们的儿子赵嘉陵。人生有时不可预料,一家人1948年一别,赵嘉陵再去巴黎与父母汇合已经是1979年的事了。时代洪流的裹挟下,这是另一个故事。
▲上为赵无极家族合影;下左为谢景兰与赵无极;下右则是赵无极父母。
▲左一为林风眠、右一为赵无极,躺椅上的女士则是谢景兰,1946年三人合影于杭州。
法国是赵无极艺术的福地,他的人生有63年都生活在法国。他在这里深造,在这里创作,在这里获得荣誉声名鹊起以至名扬世界,但也在这里伤心,在这里失意,而他的三段婚姻,也代表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赵大师的三位传奇妻子。
谢景兰又名拉岚(Lalan),画家、舞蹈家、音乐家,一位奇女子。
话说1948年赵无极赴法时是有妻同行的,当时小夫妻两人原本准备同携五岁大的独生子赵嘉陵前往法国,但因赵家父母阻拦未能同行。
谢景兰同样也是出身世家,1921年生于贵阳,家族亲眷俱是学者名流。其父谢梅根是清末维新官员,后亦参加过辛亥革命,是一位锐意进取的开明知识分子。母亲乐碧纯出身贵州名门乐氏,家中几位兄长皆为北大的高材生或曾考取庚子培款留美名额。
▲赵无极、谢景兰与他们的独生子赵嘉陵的合照,赵嘉陵这个名字正是取材于嘉陵江,因夫妻俩都曾因抗战的缘故,随学校左右腾挪,并最终落于重庆。
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谢景兰自幼接受西方现代教育,善弹钢琴。她曾入读杭州私立弘道女子中学,该校由美国传教士创办,为教会学校。1935年,年仅14岁的谢景兰在同样就读于杭州艺专的四表姐的介绍下,与赵无极相识,其后谢亦考入该校音乐系就读(一说谢彼时亦就读于该校音乐系,与赵为校友)。
两年后,两人订婚,并于二十来岁的年纪双双赴法深造。走时夫妻二人怀揣赵父所给的3万美金,在当时,这是可以买下上海一整条街的巨资。
▲14岁的赵无极,此时他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刚刚相识。严格意义上来说,两人16岁订婚。1941年因赵无极祖父过世,守丧期间遵循旧历不能婚娶,二人放弃了在北京举行婚礼,转而在香港注册结婚。
▲1948年赴法途中摄影。他们从上海起航,乘坐的“安德烈·勒篷”号是一艘只有三根烟囱的破旧轮船,行驶中遇到风雨天气,船舱还会漏水。在海上漂泊了36天后,夫妻二人到达马赛,上岸后立刻改乘火车抵达巴黎,到达巴黎的当天下午二人立即打车奔赴卢浮宫。拍摄这张照片时,海面与生活还俱是风平浪静,谢景兰和丈夫都还不知道,自己正在奔赴一场波浪汹涌的未来的路上。
彼时,巴黎正是世界艺术的核心所在,小夫妻日日沉醉在众多艺术馆与画廊间,并与贾克梅蒂(Giacometti)、当时同在巴黎的绘画大师常玉、吴冠中及抽象艺术代表人物 Georges Mathieu、Soulages、名诗人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等艺术家结为好友,并随即开始他一生创作的黄金时代。
▲1950年摄于巴黎皮埃画廊,赵无极(居中站立)与艺术家及艺术商好友。
▲赵无极1949年的绘画作品《无题》,赵无极后期认为作品名称反制了作品的表达空间,只以数字命名作品。
▲赵无极1949年为谢景兰绘制的油画像,这幅作品是传情之作,名称是直白的《我妻子的画像》。这对于吝啬于明确命名作品的赵无极来说是难得的表达。
巴黎是文艺之地,高知中国女性在此更是稀有,谢景兰比丈夫更具社交才华,在国内,谢景兰原本学习的是花腔女高音,但因病错吃了喉药导致声带损毁,到达法国后开始转而进入美国文化中心学习现代舞蹈及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校学习作曲。
据其子赵嘉陵叙述,谢景兰对于赵无极的早期作品影响颇深,两人未分开前赵的每一张作品都有谢的影响,他们共同商量创作,甚至有时彼此构图意见不合时,即使经过激烈争论,赵无极还是会按照妻子的意见进行修改。
但时代的局限让女性并没有把发展自己的才华摆在首位,后来谢景兰感概地说道“我造就了一个画家,造就了一个雕塑家,可自己却什么也不是。”中的“画家”,即源于她早年与赵无极的这段经历。
▲赵无极与谢景兰在巴黎画室的合影。
二人少年相识互为初恋,又育有一子感情甚笃,但可惜世上好物不牢坚。
谢景兰用下半生造就的“雕塑家”即将登上她人生的舞台,1952年,法兰西画廊负责人佩沃夫人介绍法国音乐家马赛 · 范甸南(Marcel Van Thienen 1922- 1998)与谢景兰相识。
马赛是一名小提琴家,亦做过海地国家音乐学院的院长,自幼有音乐神童的美誉,相比赵大师,马赛不仅更有知音之感(两人同爱音乐),同时也更热情,他对谢景兰一见钟情,长达四年左右的狂热追求,而赵无极亦对此知情。
谢景兰也曾夹杂在丈夫与马赛的爱意间左右摇摆,当时她似乎还决意恪守中国传统婚恋观念。但1956年,谢景兰回国半年探望儿子,马赛误以为美人一去不复返,痛苦得为情自尽。
彼时已把儿子带往香港准备等待丈夫前来一家团聚的谢景兰,听闻这个消息,立刻独身匆忙赶回巴黎看望马赛,而这段纠葛了几年的三角恋情,从此尘埃落定。
谢景兰迁居巴黎北郊St. Ouen,并改艺名“Lanlan”为“Lalan”。她的离开为赵无极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他曾数次自责自己过于投入艺术创作而忽略家庭,彼时成日借酒消愁的赵无极,在巴黎还得到了一个“赵威士忌”的外号,而“兰兰”也多年曾成为赵家及周围亲友不能在赵无极面前提及的名字。
▲与谢景兰离婚后,赵无极作画《淹没的城市》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艺术家的痛苦都很矜贵,这幅作品2016年在香港佳士得30周年夜拍里拍出了3484万港币(当年约合3000万人民币)的高价。那场拍卖里,赵无极一人就独揽全场最高成交价的四席之地。
▲有趣的是,谢景兰与马赛成婚后艺术兴趣从舞蹈及音乐转向了抽象绘画,而作为电子音乐先驱的马赛,却选择改为主攻雕塑方向。1960年,二人再婚后的第三年,谢景兰在巴黎举办首次个展,从此在绘画及作曲、编舞领域大放异彩。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二人虽不是兄弟,但总还是孩子的父亲母亲。1990年,谢景兰举办个展,赵无极到场观看。此时距离谢景兰其后车祸去世,仅有5年的时间了。赵嘉陵曾说,他的妻子曾在婆婆去世后拿着谢的展览画册请教赵无极是谁画的,而赵端详一阵后表示:画得不错,但不是我的画。对于很少评价别人作品的赵无极来说,这个表态可谓罕见。
▲1994年,赵嘉陵与母亲谢景兰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家中合影。2021年,他曾为母亲推出《谢景兰Lalan》文献集作为纪念,聊慰母亲“自己什么也不是"的寂寥。其中收录了谢景兰多年创作历程及重要作品,人生转择点等关键篇章。
▲1993年,谢景兰与马赛(左一、左二)与亲友在法国南部的家中留影。相比赵无极的情路坎坷,他二人再婚后算得上一对佳偶。1995年,谢景兰在法国南部小镇金合欢(Bormes Les Mimosa)因意外车祸去世,极度悲伤的马赛于四年后因肺癌离世。
▲谢景兰与自己的作品合影。她的作品曾被法国文化部以“国家藏品”的名义购入而永久收藏。
▲谢景兰画作《从蓝绿中产生的形象》,2016年香港佳士得拍出过340万港币的价格。蓝绿是谢景兰创作中最喜欢使用的色彩。
▲谢景兰1984年创作的《回忆米修》。她的绘画创作和赵无极很像,到底是谁影响谁,还真是有得扯。
▲谢景兰的部分作品一览,即使不了解绘画的人也能看出她与赵无极风格的相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