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些烦恼:
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考虑别人会不会生气;
事事都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与人交往中处于被动和讨好的位置;
不懂得拒绝别人,可是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又难以启齿……
怎么才能改变讨好型人格,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 答主:海猫君(1.4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些场景以前在我生活中经常出现:
打车时,不好意思不跟司机聊天,不管司机想聊什么,都配合着一起聊。
在同事中,从不发脾气,也不和其他人发生矛盾。
今天帮人改个 PPT ,明天写下文案,总能尽力满足对方需求,即使有时牺牲自己利益。
微信聊天,没有秒回就心存愧疚,每次都仔细斟酌自己的用词和表情,对话框的文字写了又删,总怕说错话。
我总能敏锐觉察别人需求,几乎难以拒绝任何人请求,即使无礼或过分的,都会无条件满足对方。
当被别人夸奖时,会觉得很不自在,甚至反驳他们。
一旦事情进展不顺,就会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是我的人生信条。
虽然觉得这样很累很痛苦,但始终难以做出改变。
讨好型人格的真正问题,还不是把自己搞得很累,而是这样做根本不讨好。
你会发现越是讨好别人,别人就越不把你当一回事,越看不起你。
而你,也会愈加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更可怕的是,一旦别人接受了你的人设,你之后只要稍有拒绝或排斥,就会遭到比普通人更多的不满和非议。
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 答主:海猫君(1.4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种讨好型人格是如何产生的?
研究发现,大部分都是从小形成的,两种典型家庭氛围,容易让小孩形成讨好型人格。
1. 父母控制欲过强
在这种父母眼里,小孩不能有自我和意见,一切都要围着父母打转。
一旦小孩做不到,就会被指责、甚至打骂。
渐渐地,小孩变得胆怯,不敢表达自己需求,觉得自己必须讨好父母才能不受指责。
当他们长大后,就会把讨好心态带入社会。
很难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其他人也不像自己父母,一旦不符合他们要求或评价,就会被斥责。
忘记他们拥有捍卫自己需求和利益的权利。
2. 附加条件的爱
一些父母在跟小孩表达爱意时,通常会附加一些条件:
「你要考到 100 分,爸爸才会高兴。」
「你这学期要得三好学生,妈妈才会喜欢你。」
这就是附加条件的爱,也许这些并不是父母真实想法。
但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小孩觉得自己跟周围的关系不稳定,一旦自己表现不好,不讨人喜欢,世界就会崩塌。
讨好型人格对安全感、别人的认可,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
怎么改变讨好型人格
| 答主:申晨煜
1、不要立即答应对方的要求。
「讨好型人格」可能出现的一个场景——当别人提出意见或要求时,常常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对 Ta 们来说这是理所当然之事,因为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往往比 Ta 们自己的更重要。
但其实 Ta 们通常并不能自洽,在下意识的答应了对方之后,可能才会回过味儿来——
原来这可能是超出自己能力范畴的事情,或是自己根本不愿意做的。
但为时已晚,由于「面子」的原因,又无法重新回绝对方。
受一位来访者的启发,Ta 在处理跟他人关系的时候有个小诀窍,就是「不要立即答应对方」。
这样做可以避免直接拒绝所带来的「尴尬」,也能防止自己反复陷入自责的情绪泥潭中。
即使答应对方,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果思考后决定拒绝,还能帮自己争取到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想理由。
2、不要为了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完美而追求完美。
每次采集病史,都会问病人生病前性格如何,很多人会说自己性格追求完美。
但继续追问下去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大多数人所谓的追求完美并非源于 Ta 自己内心,而是抱着这样一个观念——
「只要我表现得不够完美,我就会被拒绝」。
在这样的观念的指导下,Ta 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
Ta 会有社交焦虑,认为只要自己表现得不好,就会被别人认为是没能力的,就会被排斥。
接着出现焦虑的情绪反应,脸红、颤抖、出汗等生理反应,还有回避社交场合。
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只要遇到冲突,Ta都会选择自己忍着,表面看似一团和气,但内心痛苦不已。
想要改变,首先就要改变认知。
一个人可以追求卓越,但不要为了让自己在别人眼中看起来完美而追求完美,这样只会毁了 Ta 。
3、敢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低自尊者」常常有「讨好型人格」,他们在工作中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害怕遭到拒绝。
这样的结果就是总是做着自己心不甘情不愿的事情,虽然表面和气,但是内心非常抵触。
这样做出来的结果不够好,又被批评,接着否定自己。
不如学会拒绝,对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say no ,并敢于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尝试跟领导沟通,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正反馈。
4、有时不是「不能」拒绝,而是你「不愿意」拒绝。
不少来访者会厌恶生活中的种种限制,比如:
选择留在婚姻里,但已经不爱了;
同时做着两份工作,但没有一个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当被人问到喜欢做什么时,显得畏首畏尾,无法给出答案;
明明已经看某人不顺眼了,但又无法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欧文亚龙曾经使用过一个方法:
每当来访者说「不能」,治疗师就让他把说法改变为「不愿意」,用这个方法来增强对责任的觉察。
做出这样的调整,上面的限制就会变成:
我不愿意离婚;我不愿意离职;我暂时不愿意做出选择;我不愿意表达不满。
「我不能」代表着个人选择是被动的,是在忽略自主性。
「我不愿」赋予个体主动参与和做决定的感受,可以提升自我控制感。
提示现状并非无路可走,还有其他选择的可能性。
最后答主 @海猫君 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
《被讨厌的勇气》
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共同创作。
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自由是不怕被别人讨厌。
关于平等、自信、自我价值实现等等你需要的价值观,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不断实践书中内容,你会感觉一天比一天幸福。
题图: 《甄嬛传》
编辑: 鑫鑫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