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则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家门口就有花园的生活。同济大学的老师刘悦来带着团队“四叶草堂”,在上海造了120个社区花园,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还有超过700个迷你版的花园,都是与居民一起造出来的。
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中匆匆忙忙的城市人来说,家门口的一片自然,意味着一种柔软、一种孩子成长环境的不同可能。
创智农园 杨浦区的创智农园在2016年7月1日正式开园。此前,因为地下有一根污水合流管道,这块三亩多的地已经荒废多年。花园就在大马路边,没有大门,没有入口,走到街边哪一处,都可以进入。植物长得茂盛而有个性,与修建齐整的绿地完全不同。
北边的片区有不少农作物,玉米、果树,还有一块专门留给新手体验的“一米菜园”,居民可以来认养。南边更混搭,有公共种植区,有可食的香草类,比如紫苏、薄荷,还有池塘和树荫,是特意为了照顾到小动物的饮水清洁等问题。南区还有一片专门做的诗经花园,高高低低地栽种了30种《诗经》中出现过的植物,很多现代人已经陌生了,比如“蒹葭苍苍”的茅草,“采薇采薇”讲的救荒野豌豆,参差的荇菜。 在这个对外开放的自然环境中,有对儿童的自然教育,也有社区营造沙龙。有时候,周边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的老师也会带学生来创智农园上课办讲座,旁边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兄弟,打扫卫生的阿姨,工具一放就进去听了。
“四叶草堂”不忘授人以渔,他们展开培训,把社区花园建造的经验传授给普通居民,协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小小花园”。 从小朋友到中青年人,到退休居民,都能动手在家门口造花园。他们找到的荒地、废弃地,各不相同,最后花园的呈现样貌,也都带着居民各自的独特个性。 唯一共同点,花园不是个人所有,一定是开放的,共享给所有人的。 这一年,有人远离城市,去往山海寻找更合适的生活节奏;也有人留在城市里,但仍然在既有的环境里,找到了面对自己,或是面向社会的生活方式。 或许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重要的是,不断有人在勇敢地做出新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