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0

[转贴] 罗斯北部自由之邦,俄罗斯最古之城,遗世独立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9 09: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斯北部自由之邦,俄罗斯最古之城,遗世独立的诺夫哥罗德共和国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01-30 07:30
0.jpg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可以说是古罗斯历史上的一枝奇葩,它的独立和特殊性是远远超过于人们想象的。无论是在基辅罗斯管辖时期内,还是在蒙古帝国的桎梏下。诺夫哥罗德都延续了她那坚忍不拔的传统,“共和气质”则是她对自身传统的最佳诠释。


一、诺夫哥罗德的独立与发展


大家都知道,最初的罗斯国家历史是从“基辅罗斯”的建立算起的。诺夫哥罗德起初本是基辅罗斯统治范围内最重要的大公国之一,它的地位有点像西欧的巴尔干半岛。因为能够通过水道联系商运繁忙的波罗的海沿岸各地区,又因着陆路同临近的南俄草原得以互通有无。诺夫哥罗德由此便因她的地理位置而变得繁荣和强大。


1.jpg

诺夫哥罗德繁荣的城镇


11世纪中期,基辅罗斯大公智者雅罗斯拉夫去世之后,诺夫哥罗德等西北城市就已经出现了要摆脱基辅统治的倾向。由于诺夫哥罗德在雅罗斯拉夫的权力争夺中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坚定支持者”的形象,当地王公们都想通过雅罗斯拉夫的得势来确立诺夫哥罗德的优势地位。但并未想到的是,从诺夫哥罗德走出去的大公是一个心系远方的英雄人物,他最终也没有将诺夫哥罗德人的愿望付诸实践。


2.jpg

10-11世纪基辅罗斯势力范围


早已在此前聚集成团的贵族们索性延续了他们开设会议的习惯,时常在诺夫哥罗德城走动的商旅和教士们组建了市民议会“维彻”以便对时事发表意见。1136年,管辖诺夫哥罗德的慕斯季斯拉维奇公爵发动对苏兹达尔的战争惨遭失败。市民们通过“维彻”商讨,决议将其罢黜。这一般被认为是诺夫哥罗德脱离基辅独立的开始。此后诺夫哥罗德虽仍受中央节制,却并不缺乏自治的权力。


在蒙古人的铁蹄踏上了欧洲大陆之时,从东到西的各民族与小国几乎都没有成功的抵抗住他们那狂飙突进般的攻势。基辅罗斯在13世纪初便与成吉思汗的军队展开过对抗,结果并非十分如人意。1240年,在拔都西征的过程中,基辅罗斯因受到战争冲击而趋于毁灭。或是因为地处西北,抑或是因为没有阻碍到蒙古人西征的主要通道。总之诺夫哥罗德奇迹般地逃离了被蒙古征服的噩梦。


3.jpg

强悍的罗斯战士


在南方金帐汗国的大旗已经高高悬起的时候,看到对异族人屈膝跪拜的前君主和朋友们,属于诺夫哥罗德人的骄傲便由此产生。在罗斯国家受到蒙古人统治的时期,诺夫哥罗德继续发扬了她重视商业和自由的传统优势。在罗斯国家无力反抗外族侵略的同时,她却在此达到了自己的鼎盛季节。


同汉萨同盟各国的商业接触,使得诺夫哥罗德大发其财。13到14世纪期间,来往此地的时欧洲各国商旅络绎不绝。她本身就是“瓦希商路”的重要据点,通过瓦尔霍夫河能够直接同东地中海地区开展商贸。由于便捷的水陆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诺夫哥罗德垄断了罗斯地区与汉萨同盟的往来贸易。“她从东方向西方运出皮毛、蜂蜜和粮草,再从西方引进布匹和葡萄酒。”因此常被欧洲人赞叹为“永不跌落的东方太阳”。


4.jpg

汉萨同盟势力辐射范围


二、诺夫哥罗德的共和气质


如果诺夫哥罗德就这么被蒙古占领,很可能它也要像古罗斯国的其他地区一样变得更加严肃和崇尚军事力量起来。但事实并非如此。诺夫哥罗德无论从权力机构、经济职能还是法律传统来看,都有着与众位邻人不同的“共和气质”。


其一,诺夫哥罗德当地的各级官员和公国元首基本上是由选举产生的。除了中央委派的家族亲信充任当地的虚君之外,诺夫哥罗德当地还设有行政长官、千人官和大主教等政教要职。这些公职人员无论大小,均要依靠民众投票产生。


5.jpg

凶悍的草原民族:蒙古人


在基辅失势的时候,当地民众还会用“赶跑统治者”的方式来表达欲图独立的渴求。在蒙古统治时期,诺夫哥罗德开始从大公家族中延聘王公。不要为当地的“最高官员”被“上层垄断”的现实担忧,具体的民主形式是这样的:由于王公所具有的独特地位,他必须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果作出有违背当地共和政体精神的事情,或者乱拿公权谋取私利的时候,“维彻”和“波雅尔”都可以将其罢黜。


其二,维彻在一切国家机构中享有最高权力。在诺夫哥罗德地区,徒具形式的“大公”和“维彻”,很像“英王”同“议会”一般互有默契。无论是高级官职的废立、军队的调遣还是税收的征派,均通过维彻决议。更富有原始民主色彩的是,维彻并不限制参会者的身份,也没有规定的常设时间。所有参会者可以通过大声辩论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最终能够获得最大认同的往往是“最能被人听清楚的一方”。


6.jpg

中世纪俄国贵族的家宴


其三,诺夫哥罗德的共和气质,与其自身长期以来从事商业的习惯不无关系。诺夫哥罗德长期依靠商贸获取生活资料。因为地处北方,土地并非常年干燥肥沃。在诺夫哥罗德人的经济生活中,商业贸易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


而长期经营贸易和贴近市场的人,一定会形成关注政治和社会组织的习惯。与终身从事农耕的农民不同,工商业的发展是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因此,商业民族常常十分重视他人的需要,由此会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与享受到的社会权力的问题,由此才会时常掀起与君主的权力博弈。


7.jpg

诺夫哥罗德的“维彻”


最后,诺夫哥罗德的司法也同样具有多源分散的特点。它并没有设立集中司法权的“最高法院”或者“神判法庭”等机构。而是在各种政府机构中都有自己独立的法院,以便于处理不同生活场景产生的独立的社会问题。


从1371年的一份法律文献中可以看出,大主教、王公总督、行政长官和千人长都各自拥有自己的法院。各个法院之间不仅仅有分工,还时常有相互的法律借鉴和司法约定。比如,它区分了“教会法庭”和“世俗法庭”的具体功用,以及审理“民事案件”的同时如何定罪等。因此我们不得不感叹,诺夫哥罗德的共和气质竟成熟得让人难以置信!


8.jpg

位于诺夫哥罗德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文史君说:


号称俄罗斯境内“历史最悠久省份”的诺夫哥罗德,时至今日仍然保留了她的独特风韵。浓厚的工商业传统将当地的居民塑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拼搏者。在苏联时期,下诺夫哥罗德俨然已成为了全国航空、汽车、船舶和军工产品的制造中心。此外,石油加工、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在此也相当兴旺。举世闻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已经在当地发散了将近一千年之久的光辉。到了今天,诺夫哥罗德还牢牢掌握着俄罗斯最重要的北方港口和出海口。享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她,未来还将为我们书写更动听的历史故事。


参考文献:


顾銮斋:《诺夫哥罗德共和政体及其特点》,《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


张雪:《诺夫哥罗德政治体制探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30 06:55 PM , Processed in 0.0336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