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2|回复: 0

[我爱我家] 知名建筑师设计百万毛坯房,不是第一次了|腾讯新闻谷雨影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8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名建筑师设计百万毛坯房,不是第一次了|腾讯新闻谷雨影像

 中村好文 白石 谷雨影像-腾讯新闻  2021-12-06 11:58

IMG_2041.jpg


IMG_2042.jpg


百万“毛坯房”

IMG_2043.jpg

©TELEDESIGN

这座小院是《梦想改造家》节目最新一季的作品,过去八年里,这档节目帮助有住房难题的家庭,委托设计师在有限时间内使用有限的资金对房子进行改造。

这一期的委托人老杜是一位本地农民。一开始下地,后来下煤窑,老杜夫妻两个勤勤恳恳把五个子女全都供上了大学。子女们像候鸟一样在羽翼丰满后飞离甘肃白银,在天南海北各自发展,朴素但温馨的小院也就冷清下来。

老杜一直有个念想,就是把老房子翻新,“做人有根有底”,这样逢年过节孩子们也能更爱回老家,退休后也方便在老家落脚。他心心念念的是乡亲家里两层的白色小洋楼,但节目建筑师建好的房子却是另一个审美范畴。

IMG_2044.jpg
©TELEDESIGN
这栋房子外立面大面积使用当地产的红砖,做成了没有上漆的清水墙。房子内部也用了红砖铺地,再用材料填补缝隙打磨平整,为得是老杜夫妇平时打扫方便,干完农活回家不至于把地板搞脏。尤其是水泥砖墙砌成的厕所,如厕时可以看到一棵枣树在中庭里,获得一种天人结合的野外风味。

IMG_2045.jpg

©TELEDESIGN

打地基、雇工人砌红砖、做清水混凝土墙面,这些工序导致这座外表质朴的小院造价并不低——132万。

但观众对这样的设计并不买账。有人表示设计师打造的用来晒枣的斜面屋顶并不实用,枣会滚下来;这种品质的红砖不加清漆会风化掉皮,并不耐用;红砖围墙有缝隙,里面会长蝎子。此外,布满孔洞的院墙和屋子里的落地大窗户可能导致房子保暖性能不好,白银的冬天温度可以达到零下20度,真正的考验可能还没到来。

IMG_2046.jpg

©TELEDESIGN
11月底,小院的红砖墙已经反出了一层白碱,一体成型的楼顶也被拍到了疑似裂缝的纹路。
老杜的新家美不美、冬天住人冷不冷、居住体验到底如何,还需要时间去证明,但我们起码知道一件事,有比老杜的设计师更张扬的设计师,也有比老杜住得更不舒服的人,而且人家的房子还得了大奖,吸引无数游客跨国专程来拜访。这栋房子就是把清水混凝土风格发扬光大的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早年作品,“住吉长屋”。
同为建筑师的中村好文曾经造访这栋住吉长屋,写下一份手记,记载了建筑师房子里的苦与乐。

“这房子什么时候盖好啊?”

住吉的长屋落成的时候,这一带还随处可见真正的长屋,一派浓郁的老城风情。但现在,老房子基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粗制滥造的预制板房。不过逛上几步,还是能看到一些木造的长屋。我站在前面凝视着那些房子,不由得想:建造住吉的长屋就像是切羊羹一样,从这些建筑中辟出一块,然后强行塞进一个混凝土盒子。

IMG_2047.jpg

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站在这里的安藤忠雄先生可算得上是异想天开,还把异想变成了现实。然而尽管那时的工程如此困难,但这栋房子仅仅展示着它那静谧而禁欲式的外观,让人丝毫察觉不出当年的艰辛。
IMG_2048.jpg
不加修饰的水泥墙上开一个入口,由于这里叫住吉的长屋,有位警察误以为墙里面有一排长屋

从公路一侧,只能看到一面冷冰冰的水泥墙,正中间开了一个入口,此外别无他物。我记得这栋房子刚建成的时候,右边还是一家公共澡堂。现在澡堂已经停业,不复当年景象。在老照片里,我们还能看到那时澡堂门口又大又花哨的门帘,与这面灰色的水泥墙形成有趣的对比。

IMG_2049.jpg

住吉的长屋是一栋让人极为“轻松”的房子,我发现移动上的便捷性给这个小家营造出了心理上的宽阔感。它拥有数学比例带来的几何协调性,还有能产生光影效果的精湛空间结构,这些让它成为二十世纪住宅史上的名作。

然而,和它的美观宽敞相比,这栋房子不是一栋可以轻松安居的住宅。

“钻进”水泥墙上的入口,左手边是一扇玄关大门,仿佛被刻意隐藏起来一般。这里的房主东佐二郎先生打开门,和留着男孩子般的短发的纯子夫人一起欢迎我们。
与明亮的街道正相反,室内天花板的高度很低,营造出一种水泥洞穴般的舒适感。令人意外的是,室内的空气并不像照片上那样让人感觉冰冷,反而流露出一种动物巢穴般温暖亲密的氛围。也许比起“动物巢穴”,“动物的家”这个说法更贴切一些。在这片怀旧、温暖而湿润的空气中,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冬天盖过的、塞满厚厚棉花的被子里的空气。
佐二郎夫妇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四分之一个世纪,而且他们的意见和感受都表达得十分直率,因此听起来非常真实,充满说服力。
比如……这个家到了冬天就像冰窖一样冷入骨髓,可是夏天又比冬天更难熬。有次到了晚上,实在酷热难耐,佐二郎夫妇想“或许房顶有风,能稍微好过一点”,便上了房顶。没想到房顶铺的楼板晒了一天,晚上正像地暖一样散发着热气,根本不是能睡觉的地方。夫妇二人当时就像“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一样狼狈地下了房顶,但实在不想回到桑拿房一样的室内,最后便在中庭的架空走廊上,像两节手电简里的电池一样前后躺着睡了一觉。
IMG_2050.jpg
作为舒适的露天起居室和餐厅,佐二郎夫妇经常使用中庭,水泥墙会因光线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风情

最后,再讲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饶有趣味的小故事。

这栋房子竣工后,当年曾住在长屋的佐二郎先生母亲有一天来新家看儿子。母亲一定很想看看让儿子自豪的新家是什么样,也想看看当年那昏暗的长屋怎么摇身一变为崭新的家。但这所谓的新家,内外都裸露着水泥墙,一般人怎么看都觉得房子还在施工。就算建成了,那格局和环境也不像能让人舒适居住,简单来说就像个“水泥箱子”。

据佐二郎先生回忆,当时有位日本建筑界的大腕,为了日本建筑学会奖的审查工作来看这栋房子,连他也不觉得这里像是住宅。有人问他作为专家怎么看待这个“家”,他一时语塞,最后说了句“这家的茶很好喝啊”,搪塞过去。

IMG_2051.jpg
从起居室通过落地窗欣赏中庭,在四周水泥墙的衬托下,大碗里颜色鲜艳的果蔬和绿意盎然的花草非常美丽

因此,我想佐二郎先生年迈的老母亲也一定困惑不解,说不定还会想:“我儿子儿媳凭什么要住在这种地方……”

母亲参观完房子,从餐厅经中庭回到起居室时,不知是不是有些魂不守舍(也可能只是因为逆光没看到),咚的一声,脑袋撞上了眼前巨大的落地窗。

待母亲喘过一口气来,她忧心忡忡地反复看了看儿子和“水泥箱子”,忍不住问了一句:“佐二郎,这房子……什么时候盖好啊?”


养育一个家

翻一下每个月寄到手里的建筑杂志,我也知道无论在日本还是海外,追求建筑上的独创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式住宅一直在源源不断地问世。但是,那些房子大多只是“名为住宅的展览馆”,不是能让我称心的“家”。

这类“住宅展览馆”的特点是体现建筑师的思路、观点以及美感的建筑喧宾夺主,住户只能在房屋一角察言观色,备感拘束地住在里面。而这栋棱角分明、不知通融的住吉的长屋,原本极有可能——甚至可以说只差一步就会成为这类“住宅展览馆”(安藤先生,实在抱歉),但靠着屋主佐二郎夫妇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加上他们的审美和乐观的性格,这栋房子就像一匹被驯服的烈马,经历长年累月的居住之后,终于成长为我心目中理想的家。

IMG_2052.jpg

屋主佐二郎先生和纯子夫人。没有人比他们更适合谈论住吉的长屋,两人是一对健谈的好搭档。远处笑着的人是《走进世界最美的家》的编辑松家先生

佐二郎夫妇与住吉的长屋的建筑主题产生了共鸣,他们一边最大程度地尊重建筑的理念,一边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住吉的长屋为舞台,建筑师和住户互相切磋又互不相让,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对决……
IMG_2053.jpg
比如,这栋房子墙壁和天花板的交界并不呈直角,而是加上了一个呈四十五度角的斜面,这在建筑术语上叫作“加腋”,有加固整体结构的作用。看看房间,会发现起居室和餐厅都利用这个斜面挂上了钟表。这样一来,钟表就呈俯视斜下方的角度,坐在椅子上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虽然只是些小点子,但站在这间屋子里,就不难想象当时两人想出这个点子,满脸得意地说“就得这样”的场景。
IMG_2054.jpg
玄关附近也有同样的创意。
进入玄关,右手边有一处狭窄的墙面。就在这宽十五厘米的墙面上,镶着一面大小和墙一样的镜子。有这面镜子,出门时就可以稍稍打开房门,借自然光整理整理仪表。看着这面镜子,我忽然想到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也有这么一面镜子。
IMG_2055.jpg

中庭的绿植和楼梯处于对角线上。这使中庭看起来显得细而长。自行车似乎也是中庭的点缀物之一

提到架空走廊,佐二郎先生又回忆说,阪神大地震的时候,这栋看似非常坚固的水泥房子晃动得也十分剧烈。睡在二楼卧室的他以为架空走廊一定掉下去了,不禁紧张地想:“怎么才能下到中庭逃生呢?”
接着他又说起,遇上天气好的休息日,他真的会从早到晚待在中庭里,沐浴清风阳光,仰望蓝天白云,把阳光在水泥墙上留下的影子当作日晷,就这样度过一整天。那是一种简约而无比奢侈的体验,令我羡慕不已。
写下这些,有人可能感到我抛开住吉的长屋的平面规划、空间结构等本质性的东西不谈,只是拘泥于细节。但随着参观的深入,我愈发感到:所谓住宅,其实正是生活的点滴积累。况且对住户来说,住宅的每一处细节都像身体的一部分那样重要,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想到这些,我这个以设计住宅为业的建筑师不禁深深自省。(来源:腾讯新闻)

撰文|中村好文 白石
摄影|中村好文
编辑|白石
出品|腾讯新闻谷雨工作室
IMG_2056.JPG
© 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节选自南海出版公司《走进世界最美的家》,有删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5 06:51 PM , Processed in 0.0400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