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8|回复: 3

[我爱我家] 3位上海独居女性的家: 与人保持社交距离,是我充电的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7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位上海独居女性的家: 与人保持社交距离,是我充电的方式

搜索下载一条 一条  2021-12-07 07:55


大城市里,不少女性选择独居,

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趋势。

女性独居是否意味着孤单与凄凉?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我们找来了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独居女性,

与她们聊了聊,

看看她们的出租屋与生活现状。


IMG_1742.GIF

IMG_1743.JPG

她们当中,有人刚刚结束一段婚姻,

租下了一套老公寓,

享受活在上个世纪黄金年代的感觉;

有人在家堆满了充满故事、历史感的老家具;

更有人选择居住在现代顶层的公寓,

静静享受独处的时光。

女性独居不再与“空巣”相连,

而是代表着一种独立、自在、

享受孤独的生活态度。

编辑   陈稻稻  责编   邓凯






IMG_1744.JPG

IMG_1745.jpg

IMG_1746.GIF

大学老师兼室内设计师Linda,是景德镇人。去年因为疫情,被迫与先生分居两地生活,先生目前在英国,而她一个人在上海生活。

Linda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去年9月份租下的,在上海陕西南路上,是一个建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都铎式风格的老建筑。


IMG_1747.JPG
玄关空间

Linda说:“老房子是上海的魅力。新房子在中国大小城市都可以看见,而上海的老房子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一个产物,不同地区、时间段的老房子都有它的特点。

陕南邨的历史非常悠长,前面是上海文化广场,以前是一个赛狗场。这一片的房子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了,房子原本还有两个通道的,一个是主人通道,另外一个是保姆通道。”


IMG_1748.JPG

内楼道细节

房子的内楼道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上世纪二十年代Art Deco的装饰风格,水磨石和马赛克的工艺,一点都没有被破坏。这让Linda在看房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里。


IMG_1749.JPG

IMG_1750.JPG

房子的整个面积大约有120平米。在Linda进行改造之前,整体是比较暗的,只有前厅的地方有些光线。拿到房子之后,Linda对于整个光线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发现从早到晚,阳光会照进不同的空间。


IMG_1751.JPG

Linda说:“在尊重老房子的前提下,我并没有做任何结构上的改动。只是把客厅的墙面粉刷成了苔绿色,这样能把原本就在客厅的木头老柜子摁进去,不会显得很突兀。

前厅这块则选用了果绿色,跟苔绿色有一个自然的过度,让前厅显得更加亮堂。


IMG_1752.GIF

卧室原本是非常暗的,但对于睡眠是有帮助的,特别是早上,不会被强烈的光线照醒,所以我还是让它暗一些,选用了一个酒红色的丝绒壁纸去做一个装饰。”


IMG_1753.JPG

IMG_1754.JPG

整个硬装其实只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当Linda搬进来居住,邀请朋友来家里玩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她已经在这个房子里面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Linda笑称:“可能我用的家具都比较老,跟整个房子的环境与氛围很搭。”


IMG_1755.JPG
IMG_1756.JPG

Linda非常喜欢旅行,她曾经在第一份工作结束之后,做了18个月的背包客,跑遍了东南亚、南亚与欧洲,收各种各样的老物件。

“我喜欢老家具,因为每一件老家具都有它的故事。而房子里的每一件物件,其实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的。”


IMG_1757.GIF
在前厅有一个Art Deco风格的八边形桌,是Linda在德国一家中古家具淘到的,意外发现这张桌子非常适合前厅的空间。


IMG_1758.JPG
卧室的床前面,有一个木饰面几何图案的柜子,也是一件典型的Art Deco风格的家具,产于上世界30年代的法国。


IMG_1759.JPG

除了收藏老家具之外,Linda也很喜欢收一些器物,但在这方面,她反而喜欢收藏新的。
Linda说:“因为我从小在景德镇长大,对于陶瓷这一块是耳濡目染。我更喜欢收藏当下年轻人的作品,比较个性化。”

IMG_1760.GIF

IMG_1761.JPG

有一个年轻艺术家叫朱兴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的。

Linda收了好几件他的器物作品,她觉得作品有意思的地方是器物上有些非常好看的纹理:“将瓷土放在石膏板上,由于石膏板长年累月的刻画留下了斑痕。烧制之后,就会呈现出一种自然裂开的效果。”


IMG_1762.JPG

另外,前厅还有一个Linda很喜欢的花器,也是一位来自景德镇的女性艺术家。器物上有很多她手作的痕迹,反应当时她捏造这个器物的心境与思维。


IMG_1763.GIF

Linda与先生是在旅行中认识的。两人被迫分开,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了,被问到是否思念先生时,Linda说:“思念是一定有的,我们每天都会进行视频聊天,聊聊工作、生活。

但因为我们两个人的生活本身非常独立,也有本职的工作。所以并没有觉得很孤独、很难熬。


IMG_1764.JPG

反而我挺享受当下的生活,一个人的空间。即使是伴侣,他也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因为还有很多别的事情需要去做。

人的一生当中,大多数都是独处。既然活在当下,就享受当下。如果问题能解决,就无需多念。反之问题不能解决,多念也无果。过好自己现在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765.jpg


古着服饰店主与设计师Lolo,去年刚结束了一段十几年的婚姻,开始一个人居住。她在上海淮海中路上找到了一套老房子,过程花费了不少的精力。
Lolo说:“我一直都很喜欢老房子,以前也住过。这次设定好想租一个老公寓,必须有电梯,因为我的东西很多,经常需要搬来搬去。然后,还有一个硬件的条件就是房子的采光要好,要有一个大的浴缸。所以,当我看到这套房子的时候,就是一见钟情,满足了我各种需求。”

IMG_1766.GIF

这是一套1929年建造、1930年竣工的老公寓。在Lolo搬进去之前,公寓被改造成了德国乡村大木条天花板加中式青花瓷盆卫生间的奇怪样子。Lolo参观了邻居的房子,看到了一些公寓的老照片感到非常心疼,决定对房子进行还原改造。

IMG_1767.GIF

IMG_1768.JPG
“这个房子最特别的就是客厅的拱门,之前的房客把它封掉了,影响了采光,所以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拱门还原出来,还有房子原本的一些Art Deco的线条和实木画景线。房间门也换成了原始的圆弧形实木门。厨房也是参照隔壁邻居原始的状态,用了白色的橱柜、实木的桌面。还原以前的老样子。”
整个硬装的改造,Lolo没有找室内设计师,全部是她一个设计的,时间大概花了一个半月,花费了十几万。在软装方面,Lolo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

IMG_1769.GIF

“我的软装、家居大部分都是这些年陆陆续续收藏的上个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老东西,其中有一个玻璃柜,是我在巴黎淘到的,上面有一些非常可爱的手绘人形图案,可爱又特别。”


IMG_1770.GIF
IMG_1771.JPG
也有一些是为了这套公寓去购买的。像是客厅的这架古董钢琴,Lolo原本看中了一个巴洛克风格带烛台的钢琴,但又她觉得和摩登Art Deco调调似乎不太搭,最后选择了一架19世纪末的书房钢琴,没有繁复的装饰,却有着岁月留下的美好痕迹。
客厅墙纸是一家英国墙纸公司复刻的来自1910年代的设计,介于新艺术和装饰艺术风格,是Lolo喜欢的绿色调子。

IMG_1772.JPG

Lolo在家举办爵士派对

从郊区搬回到市区之后,Lolo见朋友的机会越来越多了,时不时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忙碌,她甚至会在房子里面举办复古舞会,邀请一帮爱好古着,老爵士音乐的朋友来参加。


IMG_1773.GIF
Lolo说:“在家里举办爵士派对的想法来自于上个世纪20年代在美国哈林区流行的房租party。主人会准备食物与酒水,请来爵士乐手现场演奏,客人只需要支付比娱乐场所少得多的花费,就可以尽情唱歌跳舞。这个社交活动当时不仅减少了租客们的租金压力,无形中也促进了当时爵士音乐的发展。“

IMG_1774.JPG
而Lolo最喜欢的也是1920年代,传统和现代化相互碰撞出很多令人振奋的新事物,包括工业、艺术和生活方式。

IMG_1775.GIF

Lolo在年纪轻的时候喜欢追求一些貌似深沉的艺术形式,但当她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二三十年代的老爵士音乐后,那种发自人性本能的单纯与快乐让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她说:“那才是美好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另外,那个年代的穿衣打扮也是她非常喜欢的,无论男孩、女孩的着装都非常迷人、讲究、俏皮又可爱,令人赏心悦目。她甚至开了一家古着店,已经经营了12年。

IMG_1776.GIF
搬到这里之后,Lolo每天都会为自己做一顿简单的早餐,有时候可能是只是咖啡和面包。早餐过后,她会到工作室或者自己的古着店看看,到了周末,她会选择一天时间,完全待在家。

IMG_1777.GIF

IMG_1778.JPG
Lolo说:“不得不说,搬到这里之后,我享受每一天的生活,并且时间都花在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我可以心血来潮地在家里高声歌唱,或者躺在沙发上看喜欢的老电影,又或者自己一个人玩玩收集的老卡片。
我并不觉得自己孤独,我喜欢热闹,也需要大量独处的时间和自己玩,也许这种孤独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是奢侈的吧。而这个家,是完全按照自己心愿来布置的,每一件老物件我都会去使用它,物尽其用,也许这才是收藏真正的意义所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1779.jpg
IMG_1780.JPG
93年苏州女生Nora,大学学的是经济。毕业之后就来到上海发展,做过一段时间的编辑、艺术类写手,大约在4年前开始从事自然酒的生意(一种自然发酵的葡萄酒)。

IMG_1781.JPG
刚到上海的前两年,Nora是跟朋友一起居住的。但她始终喜欢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于是就搬出来开始一个人住。之前,Nora居住的房子在武康路附近。现在那片区域变得人流太多、太嘈杂。

IMG_1782.JPG
今年3月份,Nora搬到了一个现代的高层公寓。房子的面积有约150平,层高有4米8。
Nora说,中介带她参观这个房子的时候,一眼就被吸引住了。
“原先住在这个房子是一对情侣,东西有点多,但房子的结构、硬装是很好的,而且层高很高,采光特别好,天气好的时候,室内是一整天都会有阳光。虽然房子的租金超出了我的预算,但我还是把它租下来了。”

IMG_1783.JPG
住进这个房子之后,Nora没有进行任何的改造,只是添置了不少家具。

“因为我以前为杂志供过艺术类的稿件,对于中古与设计家具有一定的了解。椅子基本上都是北欧、法国的,选择差不多的色调,这样会跟整个空间比较搭。


IMG_1784.JPG

其中客厅的西班牙椅子是由丹麦设计师Borge Mogensen设计的,是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椅子,因为扶手很宽大,坐在那看书、喝酒都很适合。”


IMG_1785.JPG

除此之外,房子也不少中式的家具,是房东留下的,像卧室里面明式的椅子、老木书桌、中式的屏风等。

Nora说:“小红书上有很多博主刻意去营造中古、北欧氛围的家,但我其实喜欢在家里摆放一些中式元素的家具,进行混搭。”


IMG_1786.JPG

IMG_1787.JPG
搬到这个房子之后,Nora还会在家定期举办家宴,邀请一些精通厨艺的朋友来一起煮大餐。从上海本帮菜到云南小吃都有涉及。
Nora说:“我本人其实不太会做菜,但我会邀请厨师朋友过来煮。然后我就负责餐桌上酒的部分搭配。会根据家宴的主题,选择适合这个菜系的自然酒,尊重地方料理的特色与葡萄园的风土。”

IMG_1788.JPG
IMG_1789.JPG

对于前一阵子,在上海独居的一位女生出了不幸的经历,Nora表示自己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有一点小担心与害怕。

但Nora也说:“其实这些都是小概率的事情。我平时工作挺忙的,要经常社交。回到家的时候,已经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了,只想自己一个静静的好好待着,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是我给自己充电的方式。”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打造100㎡復古老公寓

古著服飾店主與設計師Lolo,去年剛結束了一段十幾年的婚姻,開始一個人居住。她在上海淮海中路上找到了一套老房子,過程花費了不少的精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 12:49 PM , Processed in 0.0567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