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晚,一条突然公布的消息,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债务压顶的恒大地产身上短暂移开——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在过去数年间,海航、恒大有一点相似之处——疯狂大跃进。可以说,导致他们今日之祸的元凶是“多元化扩张”。上世纪90年代,中国民营企业出现了第一波多元化浪潮。巨人集团、沈阳飞龙等企业出现的危机,引发了关于多元化、专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俞铁成是讨论的积极参与者,他在2001年出版了《公司紧缩:资本运营新境界》,对当时中国企业盲目多元化扩张进行过系统批判,提出大公司们应该通过恰当的资本运营手段剥离非核心业务资产、做大做强主业。20年间,俞铁成眼看着“没有任何改变,有相当多民营企业的‘老板’因为多元化失败而一夜回到解放前”。在他去年出版的专著《并购陷阱》中,他总结出了企业并购和多元化扩张的70多个大陷阱,200多个小陷阱。一家企业能做多大,取决于带头老大能把控住多大的资产和财富。陈峰和许家印都是草根出身、靠“赌性”起家。海航当年买飞机是忽悠索罗斯“空手套白狼”,恒大的地产是一直在用高负债、高周转去赌,始终在钢丝绳上跳舞。当他们在顺境时赌成功,能把控住一家几百亿资产企业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相信自己也能管理几千亿甚至几万亿的企业“帝国”。他们在企业内部就像帝王一样,高高在上“一言堂”。他们想做的事情,没有高管敢说一个“不”字。最近有一份“恒大高级管理层的宾馆接待要求”的表格,传播很广。一家企业的高管层,生活奢迷、下属溜须拍马、揣摩研究老板喜好、像皇帝一般侍候,其中的细节看了让人瞠目结舌。这种企业文化很危险。多元化企业埋下危险的基因,是企业家把自己当成了“经营之神”。后面的一路扩张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他本人的眼界、专业和修行,也含有运气成份。这些出事的带头老大们把控不住后来所做的这些事情,是导致他们企业崩盘的根子所在。海航和恒大的多元化有很大区别。相对于海航来说,恒大的多元化要收敛一些。原来它一直做房地产,后面跨界算是从恒大冰泉开始。恒大冰泉可能烧掉了几十亿,没有伤筋动骨。后来搞足球队,问题也不大。让许家印伤筋动骨的,是恒大汽车,在里面投了成百上千亿,步子迈得太快太大。海航是企业多元化的典型负面教材。陈峰自己在2018年讲过,中国22个大行业,海航进入了12个,其中涉足到44个细分领域,除了造避孕套的企业没有,几乎无所不包。高峰时期,海航下面有1500多家子公司、孙公司。虽然都是高负债下的多元化,恒大的现金流仍然是过度的压在房地产板块,房地产行业一旦出现风吹草动,就会出现大麻烦。大象倒下,足以引发局部地震。而海航虽然进入破产重整,但是国家出面拆分,下面还是存有一些优质资产,比如航空业务。海航的多元化程度之高,也带来另外一个后果。扩充了那么多板块,根本就管不了。世上没有可以1个人管理44个细分行业的“经营之神”。在盲目自大的驱动模式下,许多企业家在多元化时就会非常急躁、草率、冲动和业余,甚至会犯许多“低级错误”,让人扼腕叹息。包括海航在内,此前很多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有一个现象是“出钱不出声”。陈峰在2017年收购德意志银行,后来砸下去一笔钱,成为了主要股东之一,但没有任何影响力和控制力。膨胀期的创始人追求的就是一个“爽”字,成为了某某跨国公司的股东,但实际上对他的主业没有任何帮助。梳理海航崩盘、恒大危局的根源,除了已经说过的盲目多元化扩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四个字:短钱长投。海航、恒大的多元化并购扩张,绝大多数属于长线投资行为。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多自有资金做长线投资,中间有一部分中长期贷款,更多的还是需要靠集团层面来发各种一年内要还的短期融资产品。“短钱长投”是中国企业多元化的一大财务“恶疾”。如果企业扩张所用的资金大部分是短期融资而来。这犯了并购中最忌讳的“资金期限错配”错误。因为企业并购一般都是长线投资行为,资金投出去到回收本金一般至少需要3到5年的时间。如果投出去的每一个项目都很好,被投资企业每年都有盈利、可分红,分红能够覆盖掉借款的利息,那问题也不大。但问题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盈利分红,很难覆盖投资方的资金成本。当短钱长投积累到一定阶段时,集团资金链就一定会出问题。海航很像十几年前的中国著名民营企业德隆,最初是10个锅10个盖子,后来变成8个盖,5个盖,然后总有捂不住的一天,爆掉了。因为缺乏经验管理,不能够输入很多资源,盲目多元化扩张不能创造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用了短期资金来做扩张和并购投资,崩盘就成了必然因素。最近几年,国内一些官办或民间商学院、创业营等大力鼓吹寻找“第二曲线”,积极投资新的产品、行业来“突破瓶颈”,我对此坚决不认同。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第二曲线”?当每个老板都想寻找到“第二曲线”时,很多新兴产业和行业立刻就从“蓝海”变成“红海”,难道说“第二曲线”失败后再去找“第三曲线”、“第四曲线”?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勤劳,努力地整天想着赚钱,先为了养家糊口,然后为了光宗耀祖。当很大一部分国民都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其实每一个跑道,都有一堆人在竞争。创业者、企业家觉得自己的跑道很累很辛苦的时候,会想着换一个跑道,但是你不知道别人有多苦多累,有多少人想着进入你现在的跑道。如果说占了任何一个市场的行业份额到20%,或者变成前三名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考虑去跑第二个跑道,这是可以的。你不能在行业市占率只有1%、2%的时候,就觉得这个行业好累,要换个跑道,那么其它的跑道可能更累。第二、三、四曲线不能乱找,这涉及到战略性方向的选择。我最近几年在研究多元化的方向,一个建议是:理性、适度的多元化,要按照“同客户不同产品”的方向去做。比如你是做汽车方向盘的,做到了行业前三,跟中国所有整车厂商关系都很好;要考虑多元化的话,你可以干什么?可以去投一个做汽车座椅或是汽车音响的公司,但不能盲目的跨界。看一下美国大企业的发展,关于多元化、专业化的结果已经非常明显。当年多元化的代表、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通用电气,从杰克韦尔奇去世以后,一路多元化,一路滑坡,市值已经跌了百分之八九十。反过来看这几年美国的巨无霸公司,苹果也好,谷歌、亚马逊也好,这些公司他们其实都是围绕他们的核心主业在发展。账上都有大量的现金,也没有去乱投资、乱并购。如果说海航和恒大给中国民营企业敲响了警钟,我觉得最需要警醒的,是民营企业家们一定要保持脑袋清醒。尤其是在融资特别方便的时候,在辉煌时期,1 号位的脑子一定要保持清醒。举个例子,宁德时代和隆基股份分别是中国锂电池和光伏行业霸主,现在所有的金融机构对他们都是一路绿灯,所以他们拿钱都很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钱是不是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宁德时代和隆基现在的疯狂扩张真的没有风险吗?许多老板会觉得只要能融到钱,不拿白不拿,拿到可以快速地往热门的领域里面砸钱。比如说深圳的两位房地产富豪,许家印和姚振华,都在汽车领域损失惨重。海航之前有很多佛教的符号,包括那幢被解读成形似佛像的总部大楼。陈峰一直对外展现的也是虔诚的佛教徒的形象。佛教说,人的苦来自于贪、嗔、痴、慢、疑,贪是放在第一位的。从产业扩张的角度来看,海航太“贪”了!这和另外一个学习佛法的企业家有很大不同——福耀玻璃曹德旺,他能够控制欲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专注做汽车玻璃。《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这几年其实有几家民营企业冒出来,很多人不注意,但其实是值得大家关注和研究的。比如说苏州的两家企业,恒力集团(2021 年《财富》世界 500 强第67 位)和盛虹控股(2021 年《财富》世界 500 强第311位)。我十几年前去的时候他们都还很小,然而他们这么多年坚持做化纤纺织主业,都做到了几千亿规模。当下值得赞赏的中国企业家该有的经营战略应该是:围绕核心产业深耕细作,依靠科技进步突破技术瓶颈,凭借资本市场实现市值同步提升,产品经营稳步推进的同时,自然获得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回报。断了浮躁多元化扩张的心,就没有那么多额外的资金需求,企业负债率也能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企业自然就能活的安全滋润,老板也就能安静下来做真正该用心做的事业。我常用曾国藩的一段话来与企业家朋友共勉:“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